首页 -> 2007年第5期

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

作者:袁春平 匡 茜




  一、感恩教育:一种新的德育尝试
  
  德育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化,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我们所期望的德育实效性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达到内在的质变效果。这种效果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隐性效果,但最终都指向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以往长期的德育实践中,那种“高、大、全”完人式的德育要求,那种注重德育知识灌输的贫乏的道德说教,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无从体验而让学生失去了热情。那么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感恩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所谓感恩教育就是通过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和价值,唤起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形成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教育活动。感恩一词源于外国的感恩节。感恩节是早期欧洲移民为感谢和纪念当地印地安人的帮助而设。在感恩节这天,人们都要隆重庆祝并感恩,感谢生活中的人和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从不缺乏感恩的思想。早在《诗经》中就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句子,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对慈母的感恩之情。关于感恩有着太多的话题。
  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都积极地展开了感恩教育的尝试。在上海,“学会感恩”被写进了2005年新修订的《中学生守则》的第六条。上海的进才中学北校也因为感恩教育施行得有声有色而见诸报道。[1]进北中学以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为契机,抓住“感动”这个主题,将对“感动中国”人物的学习与学校传统的德育活动结合,策划了“感动进北”校园人物的评选。在“感动”中激发“感恩”,因为“感恩”而被“感动”。通过对校园里学生自己身边那些令人感动的人物事迹的发掘,父母、老师、同学等学生日常生活中这些看似普通平凡的人物得到重新认识。“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捕捉生活中最质朴的感动;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馈生命中最真挚的感动”,切身的体验让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因势利导,学校又提出了“让感恩伴你我成长”等主题,并规划了具体的行动策略,将感恩教育搞得红红火火。
  同时其他各省市不少学校也围绕感恩教育这个德育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基本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些学校感恩教育的范例让我们到了解到这么一个德育工作道理:只有鲜活的德育素材和充满创意的德育活动,才会使德育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感恩教育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是对德育工作者创新精神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感恩教育的肯定,说明感恩教育的德育模式是在德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有益、成功的探索。
  
  二、感恩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
  
  感恩教育无疑是德育天空吹来的一股清新之风。感恩教育的出现,与200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许多切合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恩教育的出现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必然性:它反映了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中的应然取向;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能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形式灵活,吸引力强。如何更好地推广感恩教育,推进德育工作的进展?我们有必要对感恩教育的脉络进行一个全面梳理,实现感恩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
  1.取向: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教育即生活。杜威曾经论述过,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就没有什么目的。传统德育实践之所以在实效性上大打折扣,首先就体现在其目标只注重方向性而缺乏层次性,目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完人”的取向,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德育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完全是力图从文本中去养成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因此,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就成为德育的必然选择,而感恩教育在这方面刚好迎合了这一趋势。生活世界是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真实的世界,是基础和本源。感恩教育就是通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里去学会发现、学会感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朋友的帮助都是值得感恩的对象;山川河泽、风景名胜让人身心愉悦,也让我们体验到了大自然的恩赐;社会生活中那些感人肺腑的事迹,无时无刻不令我们感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2]然而生活世界中也有反面的教育素材,这需要我们去辨识和自觉抵制。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不是单纯地返回到我们的生活世界,而是要在回归中提升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感恩教育是要在生活世界中去发现其中的积极、丰富的德育意蕴,在感恩中把德育和生活完整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对通常意义上的生活世界的超越。
  2.过程:主体性的体验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要经历由他律期转向自律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八、九岁以后,发展到道德自律期的学生已经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而开始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其主体性日趋显现。[3]感恩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在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切身体验来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行。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把学生仅仅视为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德育过程变成为一个只有灌输道德知识而缺乏对学生主体道德情感和行为关照的过程。这种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的道德认知因为学生体验的缺失,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在道德养成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感恩帮助学生主动去挖掘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美好的事物,培育学生感恩的心。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在感恩中通过学生亲身体验避免了那种空洞说教,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地培养起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
  道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感恩教育就体现了这么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有感——有悟——有行。生活中有太多让我们感动的东西,父母的爱,自然的赋予等因让生命有了色彩而感动,而有了感动也才会有感恩。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感恩开始,启发学生去审视自己生活中曾经漠然不觉但需要去感恩的人、事和物。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就会体悟到人生的意义,便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心态的改变就会带来性格的改变,感恩的心就能够净化提升我们的道德习性。感恩不是简单地对往昔错误的忏悔或者对别人恩情的回报,一颗感恩的心能够滋生出高尚的道德情感,并将感恩转化为一种责任和行动。人的德性只有在自然的活动中才能形成,在生活世界中学生经常要面对与道德认知的冲突,通过亲身实践得到的才会刻骨铭心。只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在这些道德冲突中锤炼自己,形成坚如磐石的道德信仰,才能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方式:多样化的实践
  首先,与传统德育主要依靠单一的学校课堂不同,感恩教育更强调构建一个立体的德育网络,强调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结合形成合力,通过这三个渠道共同营造一个相互关爱、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传统德育更多的是注重对书本上德育知识的死记硬背,将德育变成了学生对那些遥不可及的英雄人物和宏大德育叙事的文本复制,只有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灌输。感恩教育则试图克服这样的缺陷,将德育的视阈扩展到家庭和社区,用学生生活世界中丰富的体验去替代空洞乏力的言辞。以前有种说法,5<2:学校五天的教育抵不过家庭和社区两天的影响。感恩教育将家庭和社区纳入感恩教育的体系,挖掘其中具有德育价值的资源,其目的就是要实现5+2≥7。感恩教育将德育还原于真实的生活中,通过学生对自己切身体验到对生活的感恩中,感恩教育成功的实现了德育的“润物细无声”。
  其次,感恩教育的手段应该是多样化的。感恩不仅是在语言上的表达,心态上的转变,更有道德行为的进步。感恩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说一句感恩的话,写篇感恩的文,做件感恩的事……学校在感恩教育中应该发挥其导向作用,不仅是在学校内的感恩活动如主题班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外感恩活动,引导学生在感恩的过程里养成健康的道德情感、并主动施行道德行为。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可以从感恩父母、感恩家庭开始。父母给予生命并养育自己成长,其间耗费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感恩可以是为父母做饭,洗衣等等,也可以是角色互换的体验,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去做父母平日里的事情。从这些日常小事中体验一切的来之不易,从而为父母艰辛的付出自发地萌生感恩之情,因感恩而反思,在反思中促进良好德性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金卫东.从感动到感恩:让感恩伴你我成长.思想理论教育,2005(10).
  [2] 陶行知.生活教育.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3]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