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论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
作者:陈洁营
1.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下,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去适应人即教育对象,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系统)高高在上,受教育者只能简单地接受各种既定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观念,他们只能处于被塑造的客体地位,而占主体地位的则是教育者和各种外部影响。既是主体,教育者必然追求和关注自己应该如何教、教什么,而这样一来,势必难以走近受教育者、理解受教育者、感受受教育者的困惑和群体特点,从而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以人为本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抽象了人性的本质内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思想观点等脱离了主体人性的本质内涵,近似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所要看到和所能达到的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行为结果,无法渗透于人们的心灵。要塑造人们的灵魂,使得人们的灵魂充满人性的魅力和理性的光辉,应该引导受教育者理解和挖掘各种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各种思想观点,使之化为内心体验,才能自觉地追求合乎规范的行为。否则,任何规范、观点都会成为一个“空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其道德认识和人格发展也只能始终处于“道德实在论”的水平上。
3.把品德的形成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向人们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形成一定品德的一种活动。人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不同于智育过程。智育是受教育者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的活动,是教会受教育者“知”的过程。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智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也必然同样是认识知识、形成概念、积累记忆、反复练习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种理解教育、情感教育,它要启发理解,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解力,充实受教育者的理解空间,使受教育者的心灵达到既有人性魅力、又有理性涵养的高级境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恰恰做不到这一点。
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基石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追求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谈到教育本质时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
1.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是具有智能的生物,人性是体现生物的先天属性和作为人的后天属性的综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世界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使人具有了理性和意义的需要,从而是具有了为自生立法,实现自身发展和超越的需要和可能。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但人的意义获得不是靠自然遗传进行的,而是在其自然资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进行的。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同教育者一样都是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基础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教育者所传导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能否被接受,也取决于教育对象能动作用的发挥,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受教育者能否获得和确立主体性,是教育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2.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特性。人之为人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因此人不仅具有欲望、情感、理智,而且具有需要、动机、愿望等主观特征。由于人性的复杂导致了育人的复杂,因此,作为教育核心的德育也就更加复杂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传统重理性教育的基础上,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关注人的品德知识的发展、人的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情感、意志、直觉、领悟、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主体的完整人格。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晓之以理外,应更善于动之以情,关注人的情感和多方面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构架一座桥梁,让情与理的沟通去融化人们心灵上的坚冰。
3.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有助于促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方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应当说,以人为本是向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回归。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三、以人为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无不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出警示:改善思路、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刻不容缓。
1.更新传统的“灌输教育”观念,凸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契合当时的政治需要,也能够较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其一,灌输体现了权力,忽视了民主。其二,灌输关注传递,忽视了创新。但因此就认为灌输教育无用也是不正确的,这种观念容易削弱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为了使灌输教育行之有效,我们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讲求灌输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新意,与时代结合起来,有折服人的道理;讲述的道理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第二,灌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要改变过去那种单调的学习形式,创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模式;开展健康多样化的活动,寓教于活动中;要发挥好典型的引导作用,并注意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第三,建立全方位的灌输网络。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工人员和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职责的旧观念,形成依靠群众、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实验灌输教育的网络。
2.更新唯“智力因素”教育观,确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教育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没有建立在尊重人们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这也与我们所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背。进行人们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应当借鉴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何将非智力因素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首先,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我们应当用主体论代替客体论,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其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从受教育者自身来看,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但受教育者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只有非智力因素才具有这两个特征。第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讲究层次性,即应当有明确规定,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观念到概念。我们应当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它们给以同等的足够的重视。
3.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由于受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说”的影响,也由于过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个人对国家计划和社会需要的绝对服从,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这种片面的社会价值观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事实上,社会与个人是辩证统一的,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与社会的主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也就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使两者内在高度统一起来,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国家与社会要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保障个人的利益,尽最大可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新观念。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个人的内在需要,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朝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探析.探索,2004(04).
[2]李贵.高校德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学术探索,2003(5).
[3]王小燕.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理论学刊,2004(8).
[4]梁彩花,严淑珍.优化思想教育方法,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桂海论丛,2003(4).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