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道德对话:一种新的德育话语策略

作者:李 艳




  道德对话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它包括民主、理性、宽容、平等的因子,是生产性的德育活动,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德育方法,它可以促使双方真正地理解,从而谋划了德育价值的本体论视域,奠定了德育具有终级关怀的价值向度。在对话的过程中,双方都向对方真诚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又是对对方的真正的接纳,不仅如此,对话还从根本上克服了由灌输所造成的道德中的动机危机,通过对话,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交往、理解,在对话中展现个体的伦理世界,展现复杂的伦理牵扯,让个体在自我发现中拓展其伦理视界,启迪其道德思维、道德智慧和个体德性生成的自由自觉,并通过对话达成彼此视界的融合,促使双方的共同成长,创造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意义世界。
  
  一、对话关系:平等真诚的精神相遇
  
  传统德育带来了师生交往的片面化和师生关系的疏离,师生之间只是道德规范的授受关系,而这些规范又是外在于人的,师生都不是作为完整的人的精神整体而相遇,在当前情境中并没有发生真实的情感交流,学生对于教师只是一个对象性的存在,而不是一个人格上平等的生命主体,教师与学生间的人与人的平等关系被异化为人和物的关系,教师以对待物的方法对待学生,师生间异化的关系最终造成了师生间交往的片面发展。在传统德育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被控制的处境中,缺乏主体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间不平等的状况常导致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甚至演变成为一种消极的反抗的病态心理,表现为盲目抵触教育者本身或所谈及的事物,对教育内容采取极端的偏激的反对态度,甚至趋向或偏好于教育者所反对的事物。
  道德对话首先要求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地对待对方。不平等的道德对话,就意味着一种主体性对另一种主体性的压抑,最终这两种主体性都丧失了合理性。因此,在对话中,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否则,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很可能说出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话语而误入歧途。师生之间的道德对话,教师应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特的人来接纳和肯定,要从多视角、多维度注重学生个体,保护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道德文化而不是用现成的模式压抑他;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是用同一种德育模式对待所有学生。
  在道德对话中,师生之间的态度要真诚。真诚是对话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真诚,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思想上真正交流。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给他们以帮助,并指导他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学生也因此会和教师真诚地对话,增加输送信息的正确性,教师也因此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独特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态度来调整自己的对话策略。教师通过正确识别信息,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把隐含在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理解的建构,这样,教师就成为学生道德关系的促进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法律关系,而是一种道德关系;不是压制与被压制的关系,而是交往与对话的关系。
  
  二、对话能力:对立统一的“主体间性”
  
  在传统德育中,道德被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普遍的、客观的原则和规范,道德教育只关注外在的道德规范的传授,而忽视了对道德主体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的关照。我国长期以来把道德规范当作科学知识传授,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学生看作完整的、真实的人,而是把他们看作是认知的人。“若把学生确实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把学校生活看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那么,就会发现近十多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不足:无论是对时代的认识,还是对学生的认识,学校教育的认识,都只侧重于认知,在一定意义上是乐观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1]道德教育变成教师对学生的道德灌输,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一种主客体间的认识与被认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非“主体间性”的民主交往关系。
  实践证明,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并非由抽象的知识直接转化而来,而主要来自他们每天经历的充满着丰富细节的生活,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发展过程与构成、支持和改变道德体验的生活情境密不可分。人并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体生存于世界之中,人总是以与他人“共在”的方式生存着,“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为个体生命在社会中的活动提供方向和动力,把个体引向与他人生命的共在,引向个体生命与周围世界的真实关联,积极拓展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和精神内涵,使个体成为真实的生活在世界中的有德性的人。道德是生命主体与生命主体之间达成的共识,道德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走向主体间性交往的道德教育就是要改变道德教育中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重新塑造道德教育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重新构建一个充满温情的人性化的德育世界。以完成人的解放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说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互动,教育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两者主体性互动中的有效性和最优化,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性”的对立统一的实现。“主体间性”是道德教育的发生形式,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道德教育重新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人性的本质上,使之真正成为一种建构人的精神的活动。道德教育只有在主体间交往中才能实现对生命的超越和提升,培养独立判断、追求心的觉解、个性自由和自我解放的道德交往精神。站在交往的角度看德育,真正的道德教育在于肯定道德的价值,在于摆正具体的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位序;站在德育的角度看交往,这是一种对话能力,是“主体间”的深层互动。
  道德是主体间性的,而非个人主体性的,但是道德教育不是自发的活动,而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人向善,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我们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而弱化教师的作用,缺乏教师引导的道德教育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当代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学校德育的对象是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有不同文化层次背景、个体差异极大、追求不同的青少年,德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负面事实,缺乏教师正确引导的道德教育必然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只有用主体间性的关系型思维去重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才能走出困境,真正成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活动。
  
  三、对话境界:自由和谐的视界融合
  
  向学生传授的价值准则和规范体系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的检验。学生的道德观点是必须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德育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揭示人与道德之间隐藏的更深层的东西,这便是人的在场,是理念的实质,即在纷繁复杂的变化现象背后隐含着的更本质的东西,帮助人去获得这种永恒的在场,就是德育的价值和实质。鼓励师生双方对自身存在的状况进行反思,把这一存在状况当作自身研究的对象,彼此沟通,相互启发,在启发过程中,教师完成了对受教育者的改造,从而完成社会文化的传承,使教育者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因而,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教师的再创造活动,师生均成为创造者,德育生活变成师生意义重写的过程。教育是对人的需要的培育,德育应成为需要的诠释及满足需要的行为导航。在这里,德育不再是一种装饰品,而是一种生命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和快乐生活的需要,即对话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和意义生成的需要。德育出发点是人,内容是德,方式是育,途径是人德合一(即对话),目标是德人。这是一个显真性、寻真知、生真情、做真人(即德人)的对话过程,也是共行善,互动共生美境的道德实践和道德运动过程。道德对话从人的需求出发,以信息传递为基础,依特定的生活世界的共生情境——意义关系,互动共生出富有一定价值意义,并促使人觉解的人际共生效应和效果。道德对话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实现其本体价值同时与前述灌输德育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师生情感的交换和意义的共享,师生之间流动的就不仅是道德知识,更是道德精神和道德智慧。
  对话不一定要以达成共识为目标,而是更加重视实现彼此的理解、宽容和接纳。它是生产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活动,对话的结果是开放的,对话的过程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理解的认知结构出发所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其结果是主体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在道德对话中,对方的视界不断地走向自我的视界,个人的“前理解”不断开放,在理解中发展、进步。这一切使道德主体在他律、自律的不断调节中促进自我道德的提升,师生在道德共享中相互促进,保持共识,包容差异,增进主体间的视界融合,朝着德育的最终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教育研究,199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