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转型期环境因素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作者:王 妮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的健康模式为:“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己,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现代社会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三维因素的统一体,而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整体健康的核心和支柱[1]。近年来,青少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患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青少年是生理、心理逐渐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环境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本文拟就转型期的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做一简单分析。
  
  一、转型期的界定及环境的变化
  
  1.转型期的界定
  我国的社会转型是指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后来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带来的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影响。主要包括政治转型、经济转型及文化转型三个层次。首先,在政治转型上,我国进入了一种从“总体性社会”向“多元社会”过渡的转型期。本质上看是社会约束机制从道德约束到法律约束的根本性转变。其次,在经济转型上,通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供给型经济转向需求型经济;由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转为开放型的经济;从温饱型经济转为小康型经济。[2]第三,在文化转型上,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体现为从整体文化传统向自我意识文化的转变和以现实社会环境为主的文化转向以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化的特征。
  2.转型期环境的变化
  (1)社会价值观的多元特征
  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
  (2)社会矛盾突出,救济手段缺失
  一方面,由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内,原有的社会平衡机制被打乱,各项利益资源需要重新分配而社会又未能提供一套科学、有序的制度相配合,于是分配不公、贪污腐败、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出现,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境况,社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的急剧产生,使得冲突剧增,而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本身还处于改革演变之中,人们的冲突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公正的解决,对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二、转型期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
  
  1.家庭生活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特别是伴随社会在发展中的转型,家庭生活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从不同角度加大着青少年的心理压力。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2+1”(即父母加独生子女)式的家庭结构,居住条件改变造成的社区交往减弱和邻里关系隔膜,对社会治安的担忧和家庭防盗设施的安装,使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狭小,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单调,心理状态变得更加封闭。其二,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多数家长渴望增强独生子女在今后生活中求职和获得社会升迁的竞争力,而不断强化追求高学历的观念,从而不断从精神上对子女施加压力,从学业上给子女加重负担。其三,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紧张化”相对照,各种失望、失落、失衡、怀疑、忧虑、焦躁、对抗等消极情绪,各种以愤世嫉俗的态度抨击社会的过激言论,在部分家庭中富集,并导致家庭成员间关系紧张和攻击行为的增加。生活在这种家庭气氛中的青少年无疑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而某些消极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和社会丑陋现象(如黄色文化、赌博、吸毒等)向家庭生活的渗透,则更为直接和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学校生活的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为获得高中、大学教育机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尽管我国已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变,但由于与此相配套的对青少年心身发展的评估机制和选优机制尚不健全,所以,在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生活中,“应试教育”仍然颇有市场。在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中,为保证升学必考科目能获高分,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受到冷遇,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意志培养和体能技能训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心理保健和心理素质教育,则更沦为学校生活的盲区,这种以升学必考科目分数高低为评价学生发展完善与否唯一尺度的教育,势必造成学生心理结构发展的多层面失衡,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赢得“教绩”,教学中一味强调“满堂灌”,大量的机械训练,频繁的考试,超负荷的作业和无休止的“补课”,不断加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着青少年身心发展所必须的休闲时间和全面发展的权利。
  3.社会生活的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是对青少年最具影响力的百科全书,转型期间我国社会生活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所发生的种种“阵痛”中的消极性变化,不仅增加着个体承受的心理压力,而且弱化着克服或缓解这些压力所需的客观条件,从而加剧了青少年心理承受力与实际所承受压力不相适应的矛盾。转型期新旧交替过程中,社会控制必然会或长或短地出现一段“断档”而呈现出乏力状态,各种丑陋的社会现象沉渣泛起,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方式悄然扩散,假冒伪劣产品、经济犯罪、行业不正之风、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屡打而未绝,诸如此类消极现象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一方面引发着青少年对社会的怀疑失望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全感,一方面诱使部分青少年滑向人生歧途。近年来据统计,青少年犯罪比例占整个社会刑事犯罪比例的70%--80%以上[3]。
  
  三、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对策
  
  1.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对家庭成员的心理扶助作用至关重要,这是其他社会组织和群体无法替代的。因此,在当前社会支持系统比较紊乱的情况下,尤其要进一步强化和充分发挥家庭的社会支持功能。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家庭和睦、稳定、健康的社会环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少年对家庭的责任感、义务感。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民主的培养方式,父母要给孩子应有的爱,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不仅应给予其物质生活和身体的关心,也应对理想、行为、兴趣、情绪给予真诚的关心。提供合理的帮助,建立积极的相互关系,养成孩子积极乐观的个性品质,当然对不合理的要求应给予限制或禁止。在家庭里,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气氛。
  2.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应注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做到教态亲切、随和,和学生平等交流、探讨。当教师提问,需要学生单独回答或表述一件事情时,要选择能够有把握作出满意回答的学生,给予他一次展现自己风采的机会;当学生未能回答出问题时,要从教师自己这方面找原因,给予学生适当的启示。对学生切忌体罚、侮辱,师生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创建温馨、和谐的关系。学校还应该适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意识,学会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使学生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活动与交往中,保持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3.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要提供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基本活动更人性化,减少生活危机对个人心理的冲击,以有利于与青少年的适应和发展。要更新社会化机构。目前,家庭、学校已不再是仅有的社会化职能机构了,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以及社团、社交群体、社区等多种机构的社会化职能已日趋明显。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社会化空间,调动一切环境资源,尽快形成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社会化环境,消除单纯依赖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造成的各种“营养不良症”和“社会不适应症”等心理缺陷。基于社会转型的加快、加深和青少年心理社会延缓期的增长,社会教育已势在必行,因此在学校教育之外,要大力发展能够使青少年品德得到培养,业余爱好得到发展的校外教育。此外,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彻底整顿文化市场和娱乐场所,清理校园周围的环境,对非法网吧给予整顿与关闭,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孙宏艳,徐文新.社会转型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特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4(12).
  [2] 李曙光.中国的经济转型:成乎?未成乎?经济战略,2003(3).
  [3] 赵美玉.社会转型期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犯罪原因的对比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6).
  [4] 崔丽娟,王小哗.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3).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