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生活德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作者:邵广侠




  时下,生活德育的理念在学界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新课程改革就是在此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然而,当我们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时,也发现了诸如新瓶装陈酒、教育内容偏离德育目标以及回归生活简单化等问题。对生活德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它,以期尽快地解决它。
  
  一、生活道德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新瓶装陈酒
  这里说的新瓶装陈酒,是说时下一些老师在新课改中虽大讲德育的生活化,如在教室墙壁贴上生活化的标语,教学计划里写了实施生活德育的举措等。然而当你深入下去,认真观察研究他们的实际做法时,仍然是过去我行我素的老一套。
  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为之。表面上给人一种紧跟形势的感觉,而实质上又在实施自己应试的行为。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叫做明知不可为而进行的所谓“变通”;另一类是思想上确实想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操作不当,最终还是跌入非生活化的泥潭。如一些人认为自己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多用些事例,这样就算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了。于是在他们的教育教学中,一味堆砌事例的现象明显增多。
  2.教育内容偏离德育目标
  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曲解生活化道德教育的内涵,到处标新立异,偏离德育目标而自说自话。如有一位老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见义勇为的课题时,选择了某司机在制服犯罪行为过程中致使多名乘客受伤,歹徒却逃走了,事后受伤的乘客要求司机赔偿医疗费。围绕这个材料,教师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司机的行为是不是见义勇为的行为?二是司机是否应该赔偿医疗费?课堂讨论热烈,大家争论不休,师生互动得不亦乐乎。然而师生讨论的医药费问题却偏离了教育目标,必然会带来一些负作用。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课后在笔者问及一些同学讨论的收获时,他们中一些人说以后要少管闲事,否则会好心得不到好报。
  现在,一些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一味地标新立异,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只注意“让位”于学生的主体活动,忽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变化和认识的提高,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以正确的信息,缺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再如一位老师引导同学讨论对“狐狸和乌鸦”的认识时,有的同学说狐狸很狡猾,因为它说的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终于骗到乌鸦嘴里的肉。也有同学说狐狸很聪明,而且很有意志力,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老师总结时认为后一种见解有创意,对此赞不绝口,大加鼓励。这种做法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忽视了正确的引导,偏离了德育的目标,没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回归生活简单化
  有的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德育回归的是学生陌生的生活,这样使得学生对一些东西感到费解。如有人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时,眼睛只盯在“艰苦”上,而忽视了“奋斗”,常会遭到学生的嘲笑;也有人把回归生活搞成自拟的虚假生活,其所期望搭建的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之间的桥梁最终因学生无法拥有相应的生活体验而崩塌。如一位老师在讲授人生价值的内容时,为了贴近生活,把某农民捐资助学的事移植到其读书的儿子身上,并把这种移花接木的做法美其名曰艺术加工。这些弄虚作假、主观编造的材料,根本无法使学生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反而误导了学生的思想,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还有人一提回归生活,就把教育等同于生活。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教师人的语言”,不对社会生活进行过滤,使各种生活直入学生眼帘,因此搞了生活化教育后,使得一些学生厌恶现实生活,不敢面对现实生活。
  
  二、生活道德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生活道德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成因,既有对生活道德教育误读有关,又与生活道德教育理论存在瑕疵相连,还与人们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相随。
  1.对生活道德教育解读有误
  生活道德教育是和种种形式的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相对而言的,它强调应充分认识到生活之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可因偏执于某一方面的追求而忽视了生活和道德教育之间的本体性关联,从而使道德教育走出科学化、知识化、形式化和理想化的误区。生活道德教育要求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去过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从而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道德不是谈资和可以旁观的事件,道德的学习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与冷眼旁观中进行,它需要师生间平等的对话,需要主体的自我体验。
  解读生活道德教育新理念,涉及对其中每一层次及相关因素的理解。这是明确德育目标,确保教育实效性、针对性、深刻性的一个重要前提。然而现在有些人由于没有真正理解生活道德教育的内涵,致使其表面上在进行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实质上早已偏离了生活化道德教育的轨道。结果在具体的实施中就仍在传统应试的怪圈里打转。再就是一些老师头脑中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当生活德育新理念没有内化为他们认知结构一部分时,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仍旧会按照自己过去熟悉的一套去做;当然还有少数人存在投机的心理,他们认为生活化理念与其他曾经时髦过的东西一样,只不过是一阵风,要升学率,自己还必须扎扎实实搞应试,但为应付课改的形势和要求,又不得不做些表面文章,于是乎,在他们那里就出现了新瓶装陈酒的表里不一现象。
  2.理论本身存有瑕疵
  一是理论自身还存在模糊的东西,易于使人产生歧义。如对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解,理论界有多种说法,致使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生活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关系没有能够清晰地界定,致使一些人易于跟着感觉走;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为何能达至复兴等问题缺少强有力的论证,致使一些人对生活道德教育持观望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在实施所谓的生活德育过程中却偏离了德育的目标。二是理论界简单地移植、借用了大量西方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术语和僵化呆板的文字,缺少充满着个体体验的真诚的教育实践话语。由于在生活德育研究中,存在着“食洋不化”的毛病,不能很好地与中国人的生命、生态、生活相联系,这样的理论自然会受到质疑。如有人把西方的对教师、书本、课堂三个中心的批判,以及对学生、个体体验、活动三个中心的提倡作为教学改革跨入21世纪的首要历史任务,不完全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状况。由于对生活道德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误区,很容易让一些错误的做法打着生活道德教育的旗帜堂而皇之地溜进生活道德教育的后门。
  3.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在提倡生活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人割裂生活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关系,全盘否定传统德育中的合理因素。科学化、知识化的德育模式把道德教育视为纯粹理性的、认知的或者是技术性的加工、生产的过程,这种对道德教育性质的定位是错误的。但并不等于完全不存在道德教育中的某些合理的思想和做法,换句话说,科学化、知识化道德教育模式中的某些具体方法和措施在以生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中仍然具有适当的位置。譬如,以训练儿童的道德思维、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现代主知主义的道德教育模式,虽然具有浓重的科学化色彩,但其道德发展价值又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断然否认的。我们之所以对科学化的道德教育进行批判,主要是针对道德教育对科学化追求的过度迷恋,从而遗忘了对道德教育来说更为基础性的东西。因为认知的发展尽管必要,但却不是道德的全部,更谈不上是道德的根本,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实践才是道德教育不应该忘却的基础,更好地体现了道德的本性。只要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结合生活进行并为实践道德生活这一目标服务的,那么我们同样也是提倡的。所以,对道德教育之生活化的提倡并不意味着对科学化道德教育模式的完全否定,它要批判和否定的是对科学化模式的过分推崇与科学化模式对道德教育之生活基础的僭越。
  道德生活也是一种可能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分注重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就会忘却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超越性。当你一旦这样做时,在实施中必然会迷失道德教育的方向,出现道德教育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从而使回归生活简单化。鲁洁教授早有预见性地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既要注重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实效性,又要注重可能生活的超越性。当然怎样才能求得两者的平衡,怎样才能保持两者之间合理的张力,这一直是学界未能解决的课题。现在有些人从纯粹的生存活动的角度来理解生活世界,并把它与科学世界完全对峙起来,持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是不妥的。倘若这样,他就有可能陷入一些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当中:消解一切形而上的探讨和承诺,陷入一种怎么都行的虚无主义。所以才有一些实践者在教育中或放任自流或标新立异。实际上,对学生而言,并非所有生活都具有同等价值,真正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有意义的是那些具有生命感动的生活历程。道德教育应该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生活中去,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才能融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的人生历程。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