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略论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作者:苏 斌 吴 斌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日,笔者考察了一所以开设《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这一校本课程为特色的民办中学。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料和校长的介绍,知道这所学校学生是由“三流生源”学生组成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学习意志、坚定的学习信心、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理想。他们的入学各科平均分都在及格线以下,并且道德水平较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我们这里称之为“低成就”学生(学困生、德困生)。针对这样的学情,学校开设了《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这一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塑造健康的心理及高尚的人格。校本课程开设的形式多样:一是非智力因素教育正式进入课堂,有专职老师讲解。二是开展非智力因素教育实践教育活动,包括:1、给班级命名,增强学生的集体向心力、凝聚力。2、仪式教育,每周一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全校学生举起拳头齐诵誓词、齐唱校歌。3、强化校园、班级文化和“课桌文化”建设。4、参观高校,增强学生的成才意识等。同时,学校中每个教师都强化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理念,加大这种教育的实施力度。把非智力因素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学生时时、处处都处于这种教育之中。
  
  二、对非智力因素教育必要性的理论分析
  
  至于非智力因素的内涵,心理学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我们这里所说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指除了智力因素(IQ)之外的,凡是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态度、意志品质和学习方法等。
  1.非智力因素教育实施的空间很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口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有许多不同的层次,但在全部人口中基本呈常态分布:IQ在130以上的占总人口的1%,IQ在110-129的占19%,IQ在90-109的占60%,IQ在70-89的占19%,IQ在70以下的占1%。心理学家认为IQ在89以下是偏低的,那么至少有80%的人口的IQ是正常、甚至偏高的。那么在低成就学生群体中,他们中绝大部分的IQ是正常的。因而,非智力因素教育对于他们来讲有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
  2.非智力因素教育与学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关系
  心理学家通过控制IQ,研究其他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一般智力测验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是0.60左右。相关系数在转化为决定系数时,要自乘,即决定系数=r2。r2=(0.6)2=0.36。因此,IQ分数的高低大约只能决定学生成绩的13。也就是说,学生成绩的好坏除了少部分可以用IQ解释以外,大部分还要用其他因素来解释,即:学习成绩=f(学习动机、原有知识、IQ水平)。皮连生教授认为,兴趣和动机是同质的概念,都是由需要引起的。并且认为,动机、需要、驱力和兴趣这几个概念很难区分,所以在心理学中往往将这几个概念相互替换使用。在这个公式中我们就可以把“学习动机”看作是非智力因素的代表。因此,我们通过公式可以看出,一般学习动机愈强,学习成绩就愈好。即:非智力因素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与学业成绩间呈正相关关系。
  3.非智力因素教育能促进学生特别是“低成就”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以班杜拉(A.Banduya)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和改造的。因而提出观察学习、模仿、榜样、示范等观点,强调了学生所处环境对其道德塑造的重要性。
  以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L.Kohlberg)为代表的认知学派认为:人的道德发展受到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学生道德发展阶段上,教师一旦能唤起他们的道德冲突和不确定性并驱使他们去寻找新的、不同的解决方法,就能推动其道德发展。
  原苏联心理学家包若维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动机圈”理论,强调“德育的最重要目标是形成一定动机——需要区的结构,以及与其相应的行为和行为方式”。“动机圈”理论认为,道德发展的高低是由激励人作出道德行为的动机而定的。所以道德发展应注意动机、需要的培养。新的动机一旦产生,就会导致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的“主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认为: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接受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准则的过程,是把具有社会化特征的外部道德要求转化为内部需要的过程。
  在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以上理论分别强调了外部环境和内部动机的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教育特别重视学生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促使“低成就“学生由失败心态转化为成功心理,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机制;同时非智力因素教育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利于其道德培养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教育实施中提供的一些光辉形象(岳飞、爱因斯坦等)、实例(校园中的优秀人物和师长的示范等)、参观学习、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重塑)正确的道德认知,丰富道德情感,从而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
  
  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营效机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决定外因,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用非智力因素教育来激发学生,从内心感到有种成就驱动力,健康、全面地发展自己,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学习的快乐、道德高尚的价值,从而能产生心灵健康的舒畅与和谐。
  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A.)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求知、审美、和自我实现七项需要。按照他的观点,学生有求知的欲望和诉求,进而获得别人的尊重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对于那些“低成就“学生来说,基于目前的现状,他们在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方面有更大的愿望和潜力。因此,我们用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即:非智力因素教育→产生学生的需要(学习和道德塑造)→激发学生的动机→意志和努力的付出→适当的方法→成功。
  
  四、《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校本课程的功效
  
  《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这一校本课程得到学校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该校董事长程女士高兴地说:“《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校本课程在我们学校开设,学生的变化喜人,让我看到了学校发展的更大前途。”该校地理教师吴老师激动地说“以前我们这些“小学科”老师很难上课(学生在上课时调皮、捣乱),自从开设了《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校本课程,学生懂事多了,课自然也就好上多了。”学生对这门课程更是推崇备至、喜爱有加。该校曹飞婷同学在题为《寻觅学习生活中的绿灯》的文章中感言:“非智力因素课使我由安于天命、消极不前的被动状态,(到)懂得了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改变。往日我常常生病,也缺乏战胜自我的力量,但当我在非智力因素课上听完《走出学习低谷,站在高高的群山之颠》一讲时,我自信、自强起来。”这个升学平均分达不到及格水平的学生,中学毕业后被南师大附中录取。该校葛胜胜同学说:“听完《树立自信,走出学习低谷》一讲,我不再落泪了,我学会了暗示,我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我知道前进的道路坎坷,但我要挑战自我,相信我能成功。”该校刘校长也兴奋地介绍说,自从开设了《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校本课程以来,许多学生的学业成绩、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变。基本杜绝了打架斗殴、吸烟喝酒进网吧、早恋等劣风陋习;学风有较大的提升,旷课、迟到、早退现象得到根本的扭转;文化氛围增强,尊纪行为有很大地改善。学生成绩普遍提高,本年度该校被市教育局评为“学生进步最快学校”和“优秀寄宿学校”。
  “磨刀不误砍柴工”,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教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生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是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加倍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对于缺乏强烈学习动机的“低成就”学生群体来讲,其高效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低成就”学生群体来讲,非智力因素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的做法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是值得推介的。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2004.
  [3] 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 刘公绰.非智力因素与中学育人(校本课程)教材.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