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功能与构建
作者:黄 彬 王德清
1.课堂教学的个体性功能
(1)知识传递。教学认识过程具有简约性规律,同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又以认知教材为基础。因此,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知识的传递,使学生成为人类经过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的承载者、文明的继承者,使学生的个体认识在有限的学习期间里能迅速提高到社会所要求的水平上来。
(2)社会适应。在课堂教学中有关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言行规范的指导是经常普遍进行的。不管是人文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的课程内容,显性课程内容还是隐性课程内容,都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国家教育体制、学校教育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所产生的课堂文化、群体行为、集体舆论等都为学生预设了合乎社会生活秩序的某种规范,并且教师的引导和集体的力量使学生个体逐步认同和内化,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对社会生活的一定的适应性。
(3)个性发展。“个体发展是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中,通过主体的各种活动实现的,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和所有方面都必然作用于学生的个性面貌及其发展水平,使其出现相应的、合乎目的的变化,从而形成学生现实的个性。
(4)人格特质养成。人格特质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现代课堂教学在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养成学生的创造型特质方面应有更多的关注和强调。培养创造性复合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2.讨论模式课堂教学的功能
(1)激发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证明,一门课程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比照于讲授法,在讨论教学模式条件下,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由发言、提问,也可立即作出回答,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在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极力证明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当对方心服口服的时候,他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如果讨论中没有说服别人,就会发现自己知识上不足,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将这种求知心理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再者,围绕某一问题开展讨论,促使学生努力在查阅材料罗列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原理的演绎推理、归纳整合来辩护自己的观点,在小组讨论和各组间交流中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当今社会,知识快速更新,许多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并能对别人意见作出评价,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论点。培养这些技能的最适当的途径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就是在讨论教学模式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自由没有压力的讨论。
(3)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讨论也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在课堂讨论中需要学生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的合乎逻辑的阐明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思考的思辩性,有助于高水平认知能力的逐渐形成。
(4)转变个体态度,加强德育引导。简单说教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讨论教学模式在改进德育教学中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在对儿童进行道德引导的言语教学中采用的形式应通常是课堂讨论。他认为“教师应提供一些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儿童可以扩展他们现有的道德思维,并发展更为有效的应付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所遇到的现实的认知结构”。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的“扮演角色”的道德讨论以及价值观辨析学派强调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这类的课堂讨论活动中学生个体既触及了自己的价值观,又了解了他人的价值观。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得以剖析,促进了个体态度的纠正,道德观念得以改进和深化。
三、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建构
1.阅读材料,设计问题
教学讨论涉及三类问题:第一,基于陈述性知识的事实性问题。这类问题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进行预热,激活学生的思考。第二,基于程序性知识的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讨论作者的观点,而且探究问题的涵义。第三,基于策略性知识评价性问题。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层次论,学会进行评价和创造是最高层次的知识习得。鼓励和激发学生对一般程度上的习得性知识进行反思与评价是我们往往忽视而恰恰是更为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在此类问题的讨论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有助于培养其综合素质与健全人格。
所以,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好的讨论问题首先必须精确,要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是事实性的、解释性的、还是评价性的;其次不要太宽泛,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最重要的规则是该问题应该反映真正的疑问。
2.共同规划,设计问题群
教师最好能寻求一个合作者共同规划讨论模式的课堂教学,预测学生的反应。合作者可以是志愿家长、一名咨询人、另一个教师或者是班里的一个学生。随后设计问题群,确定基本题和扩展问题。基本问题是指范围相对广泛的反映某一课题核心的解释性问题;扩展问题是指扩展基本问题的问题,解决基本问题可以通过对扩展问题的回答获得提示,因此,可以从许多不同侧面解答基本问题。一般一个问题群由一个基本问题和八到十个扩展问题组成。
规划时还涉及讨论的程序。教师首先要准备一些事实性问题,在讨论之初提出,再决定最重要的问题群以及问题呈现的顺序,开始和终止问题群都用基本问题,中间呈现扩展问题。学生通过探究和讨论扩展性问题会对课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学生对基本问题前后的反应会有所不同。最后还应提出些评价性问题,使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经验发挥应有的作用。
3.明确程序,目标管理
明确讨论的过程,训练讨论的程序,规范讨论的语言,界定各个小组任务与职责,实施课堂目标管理。
4.师生互动,实施讨论
(1)学生预习,解决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绝不能削弱基础知识。上课伊始,教师可出示以填空、选择为主的基础知识练习题,也可设计简表使学生在快速阅读教材的同时,掌握本课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概念、公式、原理等重要的基础知识。
(2)教师出示精心设计的中心问题。在钻研教材基础上,依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各种问答题的类型,精心设计本节课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设计问题是这一教学模式的关键,问题设计得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问题时,一要注意概括性,问题要基本覆盖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二要注意启发性,有一定的难度,以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要注意综合性,可设计大跨度的综合归纳题、小切口深层次的理论分析题;四要注意理论性,突出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特点,突出理性知识;五要注意开放性,可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或评价,让学生论证取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六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综合。总之,讨论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教师在这节讨论课中的组织和设计艺术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思考。
(3)学生组讨论。课前可把学生分为若干讨论组,每组设组长一人,负责组织讨论,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可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的座位排列,设计适应各种讨论课的座位排列。如马蹄式、对阵式、会议式、半圆式等,以适合各类专题讨论。在教师统一指挥下,各讨论组有序地讨论教师出示的各个问题。教师应深入各讨论组,听取学生发言,做到反馈流畅,指导及时。
(4)全班交流。每个问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可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应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对学生的发言及时指导,作出简要评价,多鼓励肯定,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如争取谈新观点,补充新论据等。讨论中若出现有争议的或互相对立的观点,教师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争辩,最后达到共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向传统的观点挑战,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视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讨论中出现的不同学术观点,各方都有理有据,可以同时并存,对一些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暂时不能当面回答的问题,教师可暂不下结论,师生在课后查资料、搞调查,留待以后再解决。讨论中要建立激励学生踊跃发言的竞争机制,可采用评选优秀小组和最佳发言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班长或学习委员统计评分,及时宣布结果。
(5)回顾过程,评价总结
①问题小结。每个问题讨论结束后,师生要共同作出小结。对于一般问题,教师可指定一名学生整合大家的论点和论据,形成正确的结论。对于难度较大、学生讨论不成熟、不完整的问题,可由教师作总结。
②综合性小结。学生自己列出本课知识结构提纲,作为全课小结。在问题讨论教学模式下,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必须加强教材系统性、科学性和内在联系的教学。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全课小结时,教师指导学生列出全课的知识结构提纲,可采用提纲式、表格式、结构式等,促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图景。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