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语文教师课堂审美角色漫谈

作者:潘伟志




  当前,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引起广泛重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语文课堂的审美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活动中,必须从教师的角色定位入手。语文教师在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基础上扮演好各种审美角色,对促进学生审美化学习及个性的自由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情感体验的示范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推动、以情感为中介和桥梁的。不论是审美欣赏还是审美创造,要领会到美,创造出美,必须“入情”,激发起丰富的情感。语文课堂是学生审美活动的场所,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感情,就仿佛一个人没有血肉,是苍白而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应该贯彻到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高效能的情感体验具有示范和调节的功能,能够自然地感染和熏陶学生,成为鼓舞和推动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要想使课堂教学臻于活的境界,教师必须投入丰富的情感,使语文课堂成为“情感场”,教师丰富的情感磁石般的吸引了学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就会使学生进入忘我学习的境界,智慧和潜能便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教师要体现情感体验的示范者的角色,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言语含情。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无论是讲析课文还是朗读课文,都必须饱含感情。情感越丰富,语言的感染力就越强,情感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当学生受到教师的情感熏陶感染时,就能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共鸣。
  体态传情。就是巧用体态语言来传达教师的情感。所谓体态语,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姿态和动作。在运用语言表达描绘时,借助适当的体态语,可以使语言形象化,增强感染力。
  设境冶情。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与学生学习相谐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是教与学的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与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中,师生平等对话,交往互动,深化学生学习的体验。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随时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诱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文本美的发掘者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将教材中各种美的因素发掘出来,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善于从文本中发现美,提炼美。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在感知教材时,要为教材中蕴含的美所感动,悠然心会。然后,对文本中蕴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细心品味,蕴涵体察,反复推敲,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教材中美的因素融化到教案中,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分享。从内容方面来说,主要是发掘文本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因素。
  发掘自然美。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自然美的发掘可从入画、入情、入理三个层次入手。入画即让学生通过课文描写的色彩、形状和状态去想象。《沁园春·雪》,就要引导学生亲临其境,产生身在图画中的美感。入画是课文描写形象的再现,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描绘将画面展现。入情则是进一步要求体味画面所表达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进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中去,达到作者情与学生情的共鸣。最后一个层次是入理,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美跟现实中的自然美是不同的,它有着特定的意蕴。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画面去领悟意蕴。审美活动是由形象美、情感美、意蕴美逐层深入的,只有引领学生品味这些不同的感情焦点,才能领悟课文的自然美的真谛。
  发掘社会美。社会美是指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事物的美。语文教材中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内容,如人物美、劳动美、斗争美、风尚美等。其中人物美在社会美中占据中心地位,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步的人生观又是人物美的核心,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发掘课文的社会美内容,主要是发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在“完璧归赵”的过程中,显示出了不畏强秦的气概和胆略;他在避让廉颇的行动中,蕴含着先国仇而后私仇的美德;廉颇“负荆请罪”中,展现着知错就改的深厚涵养。这里面既有行为美、语言美,也有心灵美、人格美。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应引导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和比较,将这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美的因素发掘出来,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发掘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反映的产物。在生活的启动下,艺术家根据艺术创作的规律,主要以审美需要、审美尺度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手段和载体把审美心理加以物态化,这种物态化的事物所表现出的美的特性,就是艺术美。它以美的形象感染人,寓教于乐,动之以情,使人在灵魂震撼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益。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艺术美的资源。如其风格所蕴含的美的方面,有华丽之美、古朴之美、典雅之美、流畅之美,还有严谨之美和浪漫之美等。教师在教学中对课文中所蕴含的这些艺术美的因素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花大力气将其发掘出来,让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在鉴赏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精读文本,这样才能细细地体会出作品中艺术的至美。学生在体味中往往因为人生经验和艺术素养的不同,得出的感受往往有所差异。这时教师不应越俎代庖,作呆板的静态的讲授,而应该紧扣课文情境,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欣赏水平去启发、点拨学生,让他们自己进入探索、体悟和归纳总结的状态。
  
  三、审美活动的引路者
  
  审美既是审美主体的自觉活动,同时又离不开审美指导者的参与。众所周知,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审美情趣发展过程的不稳定阶段,可塑性极强,存在一种动摇不定的状态。为此,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引路,帮助他们跨越审美情趣发育过程中的不成熟阶段,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
  披文入情。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披文入情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波动。“文章不是无情物”,作为观念形态的作品,无不是客观外界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在语言形式的外壳下,或隐埋着作者的层层忧伤,或回荡作者声声呐喊。作者某个时期的特定心境一般与当时所感受的外物同形同构。“披文入情”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细细观览,沿波讨源,寻找作者在其作品中所反映的这种同形同构关系,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各自的经验和知识观照作品,理清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情感结构关系,使学生和作品的情感吻合起来。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篇课文通篇写景,并无“秋思”字样,但又通篇都在写秋思。小令共写了十件事物和一个人。教师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初步感知这些事物的特点,然后要求他们将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展开想象,使其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秋野夕照天涯羁旅图”。在这幅图画中,落日余辉映照下的小桥、屋舍、老树、昏鸦,都呈现出一片灰蒙蒙的色调。这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从事物的形态去看,树是老的,鸦是昏的,道是古的,马是瘦的。透过这幅画的色调和事物的形态,学生便会感受到这个“断肠人”的多愁善感的思乡之情,同时也领会了作者的情感思路。
  缘情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胸有的这个“境”,就是根据社会生活所构成的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读者读文章只有进入这个“境”,才会感到文章的“亲”来。缘情入境即在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和作者的感情沟通起来,并进入作者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中,仔细体会其精妙独到之处。要让学生缘情入境,就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或朗读吟诵,或联想想象,或问题探究,或对话讨论,或假设自己就是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变“此情此境”为“我情我境”,“象喜亦喜,象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
  破文悟道。破文悟道就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披文入情”、“缘情入境”的情感体验,深刻体会作品所蕴涵的哲理,从而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作品中的“道”一般是蕴含在形象或诗情画意之中的。作者往往小中见大,言近旨远,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说明深刻的道理和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破文悟道”,是实施美育的必要途径。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诗,一般读者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成功地写出了泰山的巍然高耸层面上;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诗句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入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然而,这也还没有品出本诗的“诗味”与意蕴。教师教学这首诗,不应仅仅停留在以上层面上,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使学生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诗句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进而领悟诗句中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至此,学生才算透彻领悟了全诗的真谛。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明确并扮演好自己的审美角色,才能正确引领学生在美的殿堂里漫步,使他们真正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语文素养也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