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新要求
作者:王志生
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改革目标是针对过去语文课单纯传授知识的片面性提出的。它要求摆正知识和能力的位置,处理好知识和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目的。它指出了高中语文既不是单纯的文学鉴赏,也不是生硬的语言规律灌输,而是要在语言学习、文学鉴赏、文化积累和人文素养的熏陶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而在不同的阶段,“语文”的内涵是不尽相同的。一方面,随着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加深提高,原来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为主要目的的小学、初中语文教学,必然要进化到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为主要目标的高中语文教学,这是由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学生进入高中,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探索、思考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语文教学能够也应该帮助他们解答“人之所以为人”之类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人文性”已处于语文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淡化了人文精神,过分追求应试价值,忽视了语文学科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文学教育是情感的教育,是审美的教育,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在文学教育中情感得到净化、思维受到启迪、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文化修养得到质的改变。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那么,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归根到底,语文课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着眼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全面、终身发展。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二是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恰当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初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三是形成开放的视野、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四是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包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以及积极吸收人类先进文化,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语文素养不再只是强调字词句篇的掌握,更重视的是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文素养还强调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这不但是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所必需,还是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
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课程教材的综合化、开发化,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国家已经颁布了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课程”的指导性意见,“研究性课程”也就成为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然而,这门课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国家只给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要依具体情况而定。“研究性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必须站在课程实验的高度去组织和计划,要求教师也必须用课程实验的方法和技术去研制和实施。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实验研究迫在眉睫,如何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修订和调整,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既确保课程开发的质量,又确保自己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诸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等方面的知识。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字的光辉典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及突出的审美价值。选编这些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能够知古鉴今,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拓展文言文知识,还要扩充文化知识,使学生把文言文知识结合实际巧妙地用起来。这是语言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要具备文学方面的知识。新教材恢复了文学教育应有的地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思想上重视文学教育,行动上去拓展文学知识。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丰厚自己的文学功底,提高鉴赏审美能力。要把握文学作品形象性、抒情性两大特点,把能否动情,能否以情感人作为衡量文学作品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志。
第二,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在今天,不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很难说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方面的知识对语文教学具有导向性,对于语文教师理解大纲、钻研教材、选择教法、理解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帮助非常大。随着社会转型,许多社会问题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理解学生,包括了对于学生心理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针对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才会使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具有针对性,才会使语文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性凸显出来。
第三,自然科学知识。传统的文理分开越来越被文理融合所代替,这是科技进步时代的必然。顺应这些趋势,教材编选了部分科技文,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扩充这方面的知识已势在必行。
第四,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国学校的信息化水平,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应逐步应用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教师要熟练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生动、灵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及时将新技术、新知识传递给学生,平时要善于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处理,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优化设计教学进程,合理选择教法,使教学设计和实施具有时代性。
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转变。
首先,积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多发言,多研究,让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研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倾听教师”转为“教师倾听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为“教师倾听学生”。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其次,“教材研究”转为“教材、学生双研究”。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师要从“导师”和“领导者”的角色过渡到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合作者”,要从“教材研究”转为“教材、学生双研究”。
最后,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实现角色的转变。现代社会中,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展开教学,除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之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比如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打破了知识的垄断性,结束了优秀教育资源只能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的历史。网络资源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个求知者都可共享知识资源,都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使整个教学活动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直至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实现社会化,使传统的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家庭、走向信息技术存在的任何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已经愈来愈不适应追求共性的班级授课制下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作为其中一个被变革的对象,首先就是要接受来自信息的开放性对自己以往知识权威地位的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教师的资源优势不复存在。面对每天涌现的新知识,教师和学生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互联网还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传统教育中师生尊卑差异及支配与从属的关系在新时代会加速瓦解。
但是,教师优势地位的丧失与教师真正功能的实现并行不悖。首先,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平台。它使教师有可能把接受性、主体性、活动性、问题探究性等自主创新性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际和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促成师生间多向互动、和谐互动教学关系的形成。其次,信息技术使教师逐渐从单纯传授知识的繁重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教师之为教师的功能才可能得以实现。以往“学者”即良师,其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而今天,“启智”和“育人”将成为良师的功能。面对日益丰富的信息源,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求知的渠道,教会学生搜集、判断、选择和加工知识、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