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再认识

作者:郑永江




  一、动因:时代与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以知识、技术、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国际竞争大背景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突显。人们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即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要想占据竞争的优势位置,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在这种背景下,各国政府对教育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通过大量增加拨款给教育改革以财政支持之外,由政府支持并组织有关专家、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等参与的各种研究报告、课程改革方案、教育法规等文件纷纷出台,新的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存在着许多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分科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综合课程则少之又少;必修课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选修课程则可有可无;国家课程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却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
  在教材建设上,长期惯用的一个方式就是注重知识的结构,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过去我国中小学教材大量存放现成的知识结构、答案和知识源,并直接呈现给学生,却不传授给学生科学发现的过程、知识形成的背景和前人对这些知识的看法等等,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当前国际国内教育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目标:六个方面全面改革
  
  目标一: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就是要改变课程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从课程结构的角度,要求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逻辑,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改变了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传统模式,新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三:从课程内容的角度,要求改革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目标四:从课程实施的角度,这次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目标五:从课程评价的角度,明确规定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目标六: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各省份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特点:八大亮点
  
  1.新的课程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课程价值观
  从课程改革设计实验的全过程来看,贯穿整个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或者说基本教育理念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应当说是课程价值观或者课程功能观上的重大转变。
  
  2.课程目标的设计上突出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同时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课程目标所极力突出的一个重点。
  
  3.课程改革突出体现了综合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首先,综合性体现得非常明显。从学科间的关系来看,此次课程改革既从整体上体现了综合的要求,在同一门学科中也加强了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以及学科内部的知识、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现实经验的综合关联;另外,还专门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个特殊的课程领域。其次,改革强调了基础性,从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明确提出了要精选那些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特别是有关的科学方法、科学发现方面的知识。此次课程改革对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阐述实际上已经展示了对它以往内涵的革新,“双基”的内涵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有了新的拓展。最后,新课程改革还从课程内容上强调选择性,这就意味着课程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
  
  4.课程内容的设计进一步关注了学生的现实经验和学习的现实状况,强调了课程内容回归生活实践
  这次改革无论从改革目标的确定,还是各科标准的确定,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这样的发展动向。课程内容的设计在立足于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同时,还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经验,关注他们现实学习的需要,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更多地强调了对一种生活世界的回归。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
  
  5.更多地容纳和反映了社会科技进展的新动向,同时十分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把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这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内容来加以完成,实际上涉及了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改革进程,在课程启动时教师必须对新课设计新的要求,对教学行为教学理念作出必要的调整。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从接受式的学习、机械记忆式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探究、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这样一种学习状态。
  
  6.课程评价方面建立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例如,在地理课程教学上,明确提出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多个方面的变化,如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如何体会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如何评价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地图上不同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审美能力、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学生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等。
  
  7.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重大改革,落实了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新体制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政策上给地方课程建设和上层课程开发预留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为每一个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课程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此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完全可以预料在新课程推行以后,地方课程的建设和上层课程的开发一定会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丽风景。
  
  8.课程的标准和教材的设计方面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1)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注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权力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理念在各科标准和教材内容中得到了程度不同的体现。
  (2)突破学科界限,在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科结构的逻辑性的基础上,不为过去所谓的学科中心的观点所束缚,使课程设计能够跨越学科,更加密切地关注社会现实,与生活实际发生关系,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发生联系,能够及时反映一些社会科技发展的新动态。
  (3)改善学习方式,在标准的确定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都强调要通过教材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4)课程教学评价建议具有了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在此次大纲的教材设计中针对如何评价课程教学设计了更多的具有操作性、指导性的建议。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蕴涵了很多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措施,所有这些新的东西都最直接地对教师后期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有责任在充分理解新课程的思想内涵及其基本内容的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按照新的课程要求进行反思和调整。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