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农村初中“高原现象”引发的思考

作者:罗志华 谢清平




  我国广大的农村初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有好的政策支持、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团结协作的队伍和有效的管理等,学校发展比较顺利。但经过一段时期的顺利发展之后,许多农村初中的发展都减缓下来,有的甚至有倒退的趋势。许多的农村初中学校校舍陈旧,设备破损,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辍学率居高不下[1]。我们把这种发展中出现的停滞现象称为农村初中发展的“高原现象”。本文对农村初中“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缓解农村初中“高原现象”作了深入思考。
  
  一、农村初中“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经费紧张,制约着农村初中的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贫富差距拉大,造成了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农村教育总体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教学条件滞后。大部分农村初中的一些教学设施都是在普及“两基”阶段勉强拼凑起来的。教师上课基本上还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在农村初中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农村初中属于义务教育,教育经费要靠政府投入,但政府投入却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初中学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以前通过集资和征收教育附加费等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被打破,国家虽然有相关的转移支付政策,但转移支付的数额却少于税费改革以前的数额,导致许多农村初中的教育经费锐减。一些以前发展势头较好的学校,由于公用经费不足,处于困境之中,更谈不上持续发展了。
  
  2.学校管理缺乏自主权,整体水平不高
  计划经济时期,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中学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的介入,上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初中的自主管理和发展。对农村中学进行管理、督导和监督的部门多,如乡镇一级的教办、县一级的教育局、人事局等部门。尽管这些部门对农村中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往往会出现权责不清、重复管理或缺乏管理等现象。
  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农村初中大多数是采用经验式管理,往往将管理定位于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按部就班。当一些农村中学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时,学校的管理者看到自己的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是在本县范围内)处于前面,便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忽视了学校办学特色和长远的发展。一些学校实行了“末位淘汰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但那种由来已久沉积多年的管理思想和模式难以一下得到改变。
  
  3.新课程改革忽视了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
  新课程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新课程的设计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教材的编排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但在其推行过程中却没有注意到城乡的差别。这种城乡差别不仅包括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的差别,而且更重要的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学生的基本素质差异。以城市学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制定的课程标准及教材远离农村的实际。其结果是由于教材的不切合实际和“城市化”取向导致了部分农村初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些学生厌学辍学的主要原因。
  不仅是对学生,农村初中的教师也感到教学上的棘手。新课程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使用较多的教学设备,这在基本的教学设备都缺乏的农村初中,就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勉强用些简陋的教具来代替,其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4.缺乏教师发展机制,教师出现思维惰性
  首先,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初中教师收入普遍偏低,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的职业。在经济地位几乎等同于社会地位的今天,教师的神圣形象无形中暗淡了许多。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其次,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基本上是论资排辈,这让许多年轻的教师感到很不公平。许多教师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只是时间问题。工作几年后的年轻教师会进入一个新的心理状态,进入一个较长的“高原期”,而且还容易和年长的老师形成心理上的隔阂,阻碍年轻教师的发展。
  再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不大。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多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许多教师多次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但收效甚微。
  在这种学校文化相对陈旧,集体观念落后的氛围中,一些教师感到郁闷不安而另寻它路,留下的也慢慢地习惯了这种环境,被这种滞后的校园文化给融合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和等待,不愿创造性地思维和工作,出现了集体思维惰性。
  
  二、缓解农村初中“高原现象”的理性思考
  
  1.加大对农村初中教育经费的投入,适当吸纳社会资金
  农村初中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发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发挥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主渠道作用,确立义务教育经费财政拨款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要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的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农村初中的公用经费标准应由省级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国家扶贫开发县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其他县级政府必须按照要求保证所辖农村初中的公用经费都能达到省政府规定的基本标准。这样才能确实保证农村中学的学校公用经费、教职工工资和危房改造经费等及时到位。
  另外,可以采用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办学。如发行教育彩票,将所筹资金用于农村教育;建立全国性教育发展基金;运用产业优惠政策、税收减免等手段引进民间资本办学;鼓励社会捐资办学等。
  
  2.理顺农村初中和上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农村初中在办学上要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和主动性,在处理学校的外部关系尤其是相关主管部门的关系时,要积极主动,灵活应对,争取得到上级各有关部门的经费扶持、政策支持和舆论宣传。上级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学校的微观管理要能够相配合。上级教育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和措施时应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应追求眼前的和短期的效应。
  农村初中学校要明晰上级部门管理、督导和监督的权限,弄清他们该管和不该管的事情。同时也要明晰学校自己的管理权限,实现权力的再分配和制衡。另外,学校也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潜力,使其在和其他学校的比较中获得更多的比较优势,得到上级部门的青睐,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3.课程改革要兼顾城乡的差别
  各省、市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城乡差别选用适合本地区农村初中的地方课程,打破教材使用整齐划一的做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不应使用行政命令强迫农村初中使用统一教材,而应给出相应的指导。课程也要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设置。
  另外,农村初中的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培养自身丰富教材和完善教材的能力,提升自己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使教材变活,让教材增值。课程应该是开放的,不是学科内容的机械传递和简单讲授的过程。应多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教材进行相应的整合,使教材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教材展示知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4.加强对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的培养与管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所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2]。没有教师的发展,农村初中学校的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每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发展观。教师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如何高效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则是学校管理者要考虑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应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教师是学校管理者的服务对象,应着眼于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环境。
  其次,要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创新能力。对于那些教师年龄总体偏大的学校,目标应定得低一些,步子迈得慢一点。若急于求成,势必会造成师资队伍建设的失误;而对于那些起点较高或师资年龄较低的学校,培养的目标就应定得高一些,步子可以迈得快一点[3]。鼓励年轻教师开展教改实践与研究,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措施。尽可能地为年轻教师的业务进修提供方便,促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柳海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教育研究,2005(6).
  [2] 才尚臣.以校为本:建立和完善基层中学的教师培养机制.基础教育研究,2005(6).
  [3] 赵福庆.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