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人性化——当代德育的人学理路

作者:赵文炳




  德育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和目的的一项社会活动,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价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然而,我国德育正日益呈现出伪圣化、抽象化、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其根本原因在于德育人性的缺失。本文在对传统德育进行人学反思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指导,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理论层面对人性化德育进行初步探讨。
  
  一、传统德育的人性缺失
  
  无论从理论或实践层面看,我国的德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德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受教育者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彰显的历史条件下,德育实践表明:灌输教育是一种“失真”的功利主义教育,一种与整体教育相剥离的分离教育,一种把受教育者当作物的物化教育,一种强调德育的驯化作用和工具意义的驯化教育,一种把鲜活的道德实践转换为刚性的道德规范知识学习的知性教育。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存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者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对待,施行非人的“教育”,其主要表现是:
  一是伪圣化。只注重理想道德教育,而忽视基础道德教育,脱离现实社会实际,脱离受教育者生活实际。道德教育成为“墙上道德”、“嘴上道德”,而不是“行为道德”。人人都要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作家、老师等人人羡慕的人,却羞于谈及自己的平民意识。传统的治国平天下被诠释得无以复加,而谁要是“胸无大志”,那必然为大家所不齿。
  二是抽象化。德育的许多内容常以理论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时候忽略了人的认知规律,而且向受教育者所灌输的道德规范、概念又被抽去了它的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它所要和所能达及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于人的心灵。受教育者无法从这种抽象化的规范中领悟到道德的根本,也诱发不出对于人的理解、关怀等基本的道德意识。道德的培养离开了它的“根”,所能形成的道德品质也只会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
  三是工具化。传统德育强调教育者主导,教育者是道德的权威,受教育者被当作“美德之袋”。这种道德灌输的本质是控制性、奴役性的,教育者的独语是现象,背后依托的是一定社会(阶级)意图。灌输的主要特征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对待,当作“可被别人占有的东西”,作为国家“驯服工具”培养,实施居高临下的单向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思想与思想没有交锋,心灵与心灵没有交流,德育是静态的德育。传统德育在把人作为工具对待的同时,德育自身也沦为工具。
  四是功利化。以往的德育只在于满足施教者、社会整体、国家的需求,德育与日常生活疏离,教授的道德原则与现实生活不符,这种德育体现出功利主义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受教育者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这种道德知识的灌输也许能应付考试,但不能真正内化,应试的功利性色彩必然导致人性的淡漠。
  
  二、德育理念的嬗变
  
  面对道德教育的种种困境,德育理念的创新成为必然。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笔者认为,德育从物化走向人性化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性化德育就是把人当人看,了解人的心理和需求,尽量考虑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把人当机器,当牲口和奴才;就是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它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文精神;就是要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人性化德育符合人的本性要求。教育是为人的,而非人为教育。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是完整的生命体,它要自由地发展。卢梭认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人性化德育,首先要尊重人的本性,确立人的本性具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人性化德育符合人的社会发展要求。人类来源于动物中的一个物种,其生命活动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生物因素是教育的前提条件。然而,人的存在是一种可能性存在,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便是实现和扩大其可能的发展。人本身拥有无限的复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人的根本特征就是要实现和扩张人的可能性,这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必然逻辑。
  人性化德育符合德育的本质要求。道德教育是使人向善的,是促进人的德性健康成长,为创造人的幸福服务的。德育自身是育心、育德的文化心理活动,这是一种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如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三、人性化德育的人学理路
  
  其实,人性化德育就是让德育这个严肃的工作,充满人情味,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爱的温馨,体验到责任的动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德育这项艰难的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而是让人备感亲切、充满活力、洋溢激情的神圣事业;教育者再也不是威严地站在讲台前,透过厚厚的镜片,两道利剑似的目光直射而去的令人敬而远之的形象,而是可亲可敬的长者,是平等相处的朋友。
  德育走向人性化,其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在哲学本体论上,“以人为本”就是在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上,人是本体、是主体、是目的、是标准,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以“人的存在和全面发展”为德育的目的、逻辑前提和出发点,其最终理念是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张扬人的“属人”特性,发展人的个性,塑造人格力量和人的现代特性充分发展的完全人格。它的主要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刻认识和科学界定德育的本质。对德育本质的认识是贯彻“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逻辑支点和起点。我国也没有幸免这种教育工具理性的冲击和统治。究其根本原因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有失误,造成教育本质的失落和教育的异化。要理清教育的本质,必须追问到人类的生存哲学。依据生存哲学,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搞好“三大生存实践”,即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和人格塑造实践。而德育的本质是人格塑造,即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属人”特性和人格力量充分均衡发展的完全的人格,建设完全的文明。因此,德育尤其需要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以塑造人格为己任。
  第二、人性化德育要求德育以受教育者为本体。“以人为本”在德育中最根本的标志就是“以受教育者为本”,坚持以受教育者为“本体”。这要求在德育中,彻底纠正德育的“人的缺位”状态,以受教育者为目的、主体、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面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人格为根本任务,以受教育者的发展为评价标准,围绕受教育者的生存和人格发展开展工作,为受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指导。“以受教育者为本体”的关键是以受教育者为目的。只有树立起以受教育者发展为终极目的,才可能做到德育以受教育者为本体,关心、爱护、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为受教育者的生活、学习、成长、发展、就业和走向美好的未来服务。
  第三、人性化德育要求德育以受教育者“完全人格”塑造为根本目标。德育目标是德育本质的载体,也是贯彻德育“以人为本”的关键环节。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格发展要经历三个历史阶段:以对人的依附为特征的“依附人格”阶段、以对物的依附为特征的“独立人格”阶段、摆脱一切依附关系的“自由人格”阶段。我国正处于由“依附人格”向“独立人格”发展和转变的历史时期,德育的科学对策应当是发展“独立人格”、超越“独立人格”,尽可能全面发展人的一切力量,减少对物的过份依附。所谓“完全人格”,就是以“四有”新人为标志的,集多种人格力量和多种人格特征于一身的完全人格。所谓“多种人格力量”就是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所谓“多种人格特征”就是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和超越性等人的现代化特征。要通过持续的法律人格、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智能人格、心理人格、审美人格等人格塑造,达到“完全人格”的目标。只有这样的人格,才能够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并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
  应该指出,本文所提的人性化德育并不意味着无原则的迁就,任何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他必须要遵循社会规则,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坦率地说,目前在我国德育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有关教育者的负面报道太多,过份强调受教育者的权益,而忽视教育者的权益。教育者在德育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长篇累牍地报道,使部分德育工作者不愿、不敢、不屑全心去履行职责。尊重受教育者的权益是好事,但以牺牲教育者的权益为代价是不明智的。人性化不但给予受教育者而且也要施于教育者。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人性化的制度,而不是废除制度。让受教育者理解在限制中求进步,在规范中求完美,即:熔融个性于群体中,于群体中展示个性。如不了解这一点,以上提到的人性化德育将会走入死胡同。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