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新时期德育发展心理学研究初探

作者:隋步景




  道德心理学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重要的理论基础。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说,“道德心理学就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它能为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近一个世纪以来,道德发展心理学已取得丰硕成果,对加强和促进学校的道德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道德发展心理学也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研究上从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道德发展心理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虽说年轻,但它的理论体系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成果丰硕。在西方,一个世纪以来,提起道德发展心理学总是与J.M鲍德温,W.麦独孤,J.霍布浩斯,G.A米德,J.杜威等心理学家分不开,更与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学说联系在一起。美国资深心理学家鲍德温早在1897年发表的《心理发展的社会的和伦理的解释》一书中,就提出了他关于道德发展的系统观点,认为道德或价值发展是以其逻辑认知发展为基础,而逻辑认知发展过程就是对主观和客观经验连续分化的过程。鲍德温关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思想通过法国心理学家让内深深影响了皮亚杰,他的关于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则直接来源于鲍德温的主张。通过皮亚杰的著作,鲍德温的思想还进一步影响了科尔伯格,对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给予了有意义的启示。
  就我国而言,道德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情况是:建国前的几十年,主要停留在介绍国外的有关研究,自己的研究不多,就后者来说,比较突出的有陈鹤琴和黄冀,但研究的影响力很有限。“十七年”时期,心理学研究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道德发展研究也不例外。先是全面学习苏联的理论,尤其是集体主义道德和劳动品德的教育,六十年代初虽有过短暂繁荣,但很快就受到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并遭受之后“文革”的沉重打击。直到1978年以后,我国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才迎来繁荣和兴盛的大好时机。
  以上虽是简单的回顾,但对合理认识中西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确有必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学生道德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量的西方理论被介绍进来,并被广泛运用到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中。但总的来看,由于我国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起步晚,所以还缺乏自己成熟的理论及其体系,尚处在由引进、借鉴到创生的阶段。
  西方道德发展心理学就其理论体系来说,大体可以划分为知、情、行三大领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几部分。
  1.道德认识。继皮亚杰之后,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至今在这一领域仍占居主导地位。皮亚杰的贡献是把道德发展的研究由思辨转到实证研究上来,促进了道德研究科学化水平的提高。而科尔伯格则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他的“新苏格拉底法”与“新柏拉图法”,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皮亚杰的理论,将学生道德发展由他律到自律的二阶段扩展到三水平六阶段,并提出道德发展的公正学说。科尔伯格的理论问世以后,就不断遭到来自各个方面不同的声音,这样,围绕着对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及道德公正学说的质疑与修正,就成为当前西方道德教育在这一领域的主要景观。对科尔伯格理论批评的声音一直在继续着,总结起来看,主要是:①否认道德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即一个道德阶段即使在逻辑上可以从它的前一阶段衍生出来,但从道德上看,并非必然地优于前一阶段;②否认心理发展到了高级水平,在道德上就一定达到了美德阶段;③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未能把心理学研究从他的哲学立场中分离出来;④否认对道德价值进行中立性研究的可行性,反对将道德抽象化、普遍化;⑤忽视了性别在道德发展研究中的意义;⑥研究反映出的是单一的道德视角以及传统的相互对立的二元价值观等。针对这些问题,一些人对其道德判断方法进行了修订,也有人提出针锋相对的理论,如以吉利根、诺丁斯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者就提出了道德发展的关怀路线。关怀理论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来说,它是第一位的;道德是随生活情景而教,而不是按预定的计划来教;用激情来激发道德行为而不单纯用道德原则来规范道德行为,原则须与动机相结合;道德教育重在教师的“行”,而不是“说”,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践履中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并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通过行动真诚关心学生而不仅是帮助,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自己被关心着,也才能养成关心别人的道德品质。
  2.道德情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较早关注了人的良心和内疚感等道德情感的问题。之后,由于道德认知理论的兴起,以及社会公正、宽容、尊重、责任等德性伦理问题备受关注,道德情感的研究相对受到忽视。近年来,由于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道德理论自身的繁荣,这一研究再次引起研究者们的兴趣,并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上述提到的关怀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当前有关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情感与道德敏感性;移情的理论研究;道德情感与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等。在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方面,一些研究者鉴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整体性缺陷,主张恢复集体意识,加强集体责任感,对公民进行品格教育。道德学家詹姆斯·威尔逊则认为,道德推理和判断并不重要,由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习惯构成的道德敏感性更易使人形成社会责任感。霍夫曼是较早提出移情理论的研究者,他较为系统地描述了人移情发展的四个阶段,与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判断的理论不同,他是从动机角度来界定道德行为的。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皆表明,移情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移情式的唤醒。
  3.道德行为。在道德行为的研究上,其发展体现如下特点:一是突破传统的认知观,重视实践参与和行为的情感机制;二是关注日常道德及其品质形成。近年以来,众多学者和研究者都一致批评了反人道的“灌输型”的道德,极力主张以人为本,倡导人的道德主体性和自觉性,在途径上重视实践参与。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在继承和批判道德认知理论、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一理论认为,青少年期的社会参与活动构成青少年公民同一性、政治和道德同一性发展的基础,而对人性和社会的尊重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道德教育的使命就是让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活动培养起这种尊重的品质。另外,像诺丁斯的关怀理论、纽曼的社会行动理论等也同样重视主体参与的重要性。这些理论不再仅仅把实践参与作为培养道德品质的方式与途径,而是通过情感作用,也作为表现道德的机会,从而充分尊重了道德主体,唤醒了道德主体的道德自律意识。
  
  二、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趋势
  
  20世纪末以来,国际上道德发展心理学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倾向,一方面是生物学倾向重新抬头,在考察道德发展机制时重视情感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文化心理学”理论的提出,从现实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出发,强调道德的多元性和对多元道德的宽容性,反对在东西方价值观之间划分等级。为挽救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一些道德学家坚持人生而具有善性,有一种生而具有的道德情感倾向。当今道德研究领域里,用品格来解释道德似乎已成为主要的声音,这是亚里斯多德传统在现代社会对个人主义价值极端张扬后的复归。美国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物里可纳批评此前的道德教育理论只重视道德发展的过程而忽视价值内容的做法,旨在避免以某种确定的品德为核心来进行德育,结果导致道德教育缺乏价值背景的基础。他提出的以尊重和责任为核心、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品格教育理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另外,英国帕特丽夏·怀特在其著作《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中将民主社会公民的品德概括为自尊、诚实、信任等九个基本方面。教育家厄内斯特·波伊尔在其著作《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中也建议将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作为“基础学校”道德教育教给学生的七项基本美德。米歇尔·博芭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中则提出同情、良心、自控、尊重、善良、宽容、公正七项重要美德等等,这些思想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文化心理学是当前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道德发展由注重认知到注重文化差异,是与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的事实分不开的。文化心理学家认为,思想、意义、情感和行为因文化的不同而变化,认为不存在一般的心理过程可以探讨,他们重点考察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意义建构。本尼迪克特考察了若干种文化中用以说明人们在道德价值上的差异的行为,证明不同文化中道德的不可比性。辛普森也指出,科尔伯格道德判断阶段性发展的方向反映了他自己的文化偏见,即他是美国文化中的一员。
  
  三、结论
  
  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道德发展的规律,而且更要服务于道德教育的实践,借助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水平。
  道德发展是知、情、行相统一的过程,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不可替代其他方面。
  道德总是人的道德,人是道德的主体。
  灌输不足以形成真正的道德,道德是主体自觉、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结果。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道德多元化已成为事实,但我们不能因此走上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利己与利群的统一,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个别文化与人类整体之间,实现这种统一也是一个德性社会必然的要求。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