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困境及对策
作者:冯国瑞
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提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精辟概括。关于语文的工具性,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1],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使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亦即语文所涉范围包括了自然、社会及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关于其人文性,德国语文学家洪堡特曾经说过“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而民族的精神就是它的语言,语言与民族精神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2]表现在它对学生的思想、人格以及审美能力的建构和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有二:培养学生以阅读和写作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结果。
众所周知,人类的精神活动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性: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等。联想、想象的能力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因此虽然面对同一文本,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却是丰富多彩、难于划一的。“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於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3],文学乃至精神活动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标准》确立了语文学科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语文学科改革的宗旨就在于提高学生以读和写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正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二、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与目前的困境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其核心要素是提出问题并进行求证,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即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精神。这是针对我国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尤其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种种不足和弊端而倡导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模式,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根据“当前,受传统学科教学目标、内容、时间和教学方式的局限,在学科教学中普遍地实施研究性学习尚有一定的困难”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科计划(试验修订稿),采取了一种变通的方式来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以求积累经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现阶段,我国推行研究性学习用以促进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思想、改变严重滞后的教学模式,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不仅得到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而且在教育发达地区及城市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当前,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尤其是第一种类型已经广泛实施并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特别是在物理、化学、地理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中,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的精神、性格特别是实际动手的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资源共享、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绝对公平的教育理想只能是逐步实现,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单位统一组织的考试仍然是作为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致使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经济落后地区更是如此),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观念和方式还在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学校教学实际上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有相当一部分依然采用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研究性学习与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之间出现了本不应有的尴尬——彼此冲突、矛盾、对立;教学仪器、设备等硬件的欠缺和教学思想、观念等软件的陈旧,导致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堂教学不能完全实现内在的融合和统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1.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之间的孤立。研究性学习成为学校一个与学科毫无关系但能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2.夸大研究性学习的功效,盲目追从研究性学习。在施行的过程中学生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指导,活动成果不具科学性;3.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只重形式而不重实质。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全部由教师一人包办,学生并未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三、开展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任何教学观念的更新、模式的改革,都必须以具体学科性质、内容为依托,不能脱离具体的学科来抽象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模式。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学科之所以研究性学科开展得较为成功,原因在于这些学科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活规律的直接认识,领域和范围相对固定,学生既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开展研究,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既和其他学科有联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观照对象。我们讨论、开展研究性学习不能脱离我国的现实国情,当然也不能脱离语文学科这一既定的前提。
开展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应当在广泛地对历史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他国、他人的优秀成果“拿来”为我所用,而不应采取割裂历史或与历史决裂的态度来对待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其在塑造学生的精神思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引导学生关心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恰恰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目标,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沃土。语文教学中也蕴藏着研究性学习的丰富素材,语文教学不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的培养、人文的教育,多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它能展示人的生命历程,注重人的情感体验,紧密地贴近学生生活。研究性学习也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题或项目,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学科与研究性学习的起点、途径、归宿具有高度的统一,因此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我们都具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
《指南》中将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部分教师在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觉得研究性学习和常规课堂教学的目标存在着冲突,二者不可能同时完成。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妨参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等古人的教育观点,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因素——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或由学生独立进行求证,实现常规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在本质精神上的统一和融合。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向传授者与引导者双重身份转变,与此对应的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凸显。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塑造,教师不应也不能替代学生的位置。其次,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无论是教师设置的疑问还是学生提出的疑惑,都可以是一个研究探讨的起点,教师既可以和学生一起寻找答案,也可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着重教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品质奠定基础;第三,学生课外阅读质量并重。语文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都离不开广泛的知识积累。刘国正先生曾指出:“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我觉得,教师指导课外阅读,只要做三件事: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想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5]第四,培养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综合运用文化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实践是一切理论知识的来源和归宿。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贯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精神,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整体认知的能力,从语文课本、社会生活的现实与未来中发现、提出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获得解决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25.
[2] 柯杜霍夫著.普通语言学.常宝儒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35.
[3] 曹丕.典论•论文.
[4] 教育部教基〖2001〗6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5] 人大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做个视野开阔的中国人.2001(4).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