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浅谈英语实践教学活动

作者:于 威 车玉平 刘晓玲




  Harmer认为,英语教学要注重技能培养,注重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要让学生多投入,学习要活动化,活动要交际化。他提出,语言教学三要素ESA,即投入(Engage)、学习(Study)和运用(Activate)。从Harmer的ESA三要素中可以发现,他所强调的是:(1)以学习者为中心;(2)学习者参与实践;(3)交际实践活动。而其中的活动就是指为了使学生尽可能自由和交际性地使用语言而设计的活动和练习,重点不是语言结构和语法项目,而是适合于某些场景和话题的语言应用。这是为了使学生有机会在几乎没有限制的情况下使用语言——一种真实地使用语言的演练。所谓实践,即某种行为的演练,为的是巩固所学,提高技能。语言学习者从所闻、所懂、所积累的语言知识中得到的益处归结为一点,最终他们可获得一种本能的自动化的知识,可使他们能流利地理解和表达,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
  综合以上所述,英语实践教学活动是指: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的需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现场——教室里或课堂外共同策划组织参与的一系列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的各种训练活动。内容形式不限,目的是为英语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语言实际运用的场合和机会,从而提高学习者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一、英语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
  
  英语教育特点决定了只有建立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英语教育的目的。Allwright曾指出:语言教育的最终产品是交际。根据母语语言的习得规律,第二语言的习得也应该同母语是一致的。无论是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都是人类用来交流的工具。Halliday是这样描述第一语言的基本功能的:(1)工具功能,使用语言来获取东西;(2)控制功能,使用语言来控制别人的行为;(3)互动功能,使用语言与别人产生互动;(4)个人功能,使用语言来表明个人的感觉和意思;(5)启发功能,使用语言来学习和发现新领域;(6)想象功能,使用语言创造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7)交际功能,使用语言来交流信息。
  英语的教学目的就应该体现努力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交际功能。学习和掌握运用非母语语言进行交流,只有通过不断地训练才能把所习得的语言知识变成交际的工具,才能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所以在校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通过参加各种语言的实践活动方可得以实现。因此,英语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1)明确学习动机——掌握一门生存技能,了解最新信息,融入时代主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打破被动、消极和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3)锻炼记忆模仿能力——记忆模仿是语言习得的一个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是与母语习得同样的方式。(4)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通过训练,使学生明白,英语很简单,就是模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锻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资料、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及各种媒体来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组织、整理及运用这些资料来帮助自己完成实践活动,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7)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演示能力——锻炼英语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8)培养成就感——成功地完成了一项训练任务,会使学生感到掌握了一种交际工具,能够顺利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9)了解并掌握英语文化背景和习俗——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的习得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还包括文化内涵和社会性,通过了解其文化背景和社会性,可避免许多因不了解而导致的障碍和误会,从而提高交际的质量和深度。(10)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小组或团队活动,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组织协调能力。总之,英语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明确了教学目的,英语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就要符合其教学目的。
  
  二、英语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英语实践活动的设计总原则应该是使学生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到真正的生活化英语,提高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和最为现实的心理因素,它决定着大脑工作的频率。学习兴趣越浓厚,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因为兴趣不但能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一种强烈的期待和向往,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行为形成一种执着的追求和探求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英语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水平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使英语课堂充满了轻松的气氛。而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参与,使学生具有更多机会去了解运用地道的、活生生的英语语言,同时了解英语文化的交际礼仪,为以后从事涉外活动奠定良好的交际能力基础。具体的实践活动设计和应用,使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基本上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目的和要求,同时了解英语语言的逻辑结构及日常使用的习惯,逐渐培养英语思维,避免因“嘴上说的是英语,而脑子里想的是汉语”而导致的语言理解上的误会。
  (1)学会随时随地使用“Thank youSorryExcuse meYes,Please;No,thank youCould you please......Would you mind......”设计能够使用这些表达感谢、道歉和请求的日常用语的多种场景,让学生不断地练习使用,一直到培养成一种习惯。(2)先说结果后说原因。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回答问题时,通常英语是先回答结果,后解释原因,而汉语往往是把结果放在后面来回答。设计多种问答场景,主要训练直接回答“Yes”和“No”。(3)直接回答问题。一般认为中国人回答问题比较婉转,而英语是直截了当地回答问题。设计多种问答场景,一对一的活动,如设计记者采访场景,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自由采访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注意训练直接回答问题,不要绕弯子。(4)学会赞赏别人。汉语环境中很少使用表扬词汇,但英语环境中就经常出现此类词汇,要注意培养学生使用这些词汇的习惯。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多使用表扬鼓励等词汇,给学生营造一种语言氛围。(5)不能嘲笑别人。多数学生缺乏开口说英语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怕出错而遭到别人的讥笑,这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积极发言的勇气。因此要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同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教会学生懂得互相尊重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准则。
  以上这些使用英语语言的几个简单的基本原则,其日常实用性极强。在设计英语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到英语文化背景的因素。否则,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语言的表达是正确的,但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和交往礼仪的疏忽,导致被交往对方误解而产生不愉快。这就是因为对英语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文化冲突,导致交际失败。同时要使学生在不同文化的差异中找到兴趣点,加强对英语语感的切身理解,在实际场景训练中毫不费力地学到地道的英语,从而达到准确掌握并能正确使用的目的。
  
  三、英语实践教学活动的特点
  
  在设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和参与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的实践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活动主题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也可以定期地进行调查问卷,以掌握学生对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看法和建议,以便随时调整。同时教师要有能力去引导学生参与他们不感兴趣但又很重要的主题训练,这就要求活动的设计至少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1)真实性,教师应设计既围绕教学内容又能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的活动,将学生引入生动的学习环境,这种真实的语言材料来自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2)实用性,课堂活动把课本语言学习与生活语言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语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趣味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活动。(4)层次性,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并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活动训练引向以生活为中心的实际应用。
  同时教师在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活动训练时,至少应注意以下四个原则:(1)各项活动衔接要自然,量要适度,设计活动不能过多注重形式的趣味性,而忽视内容的实用性。(2)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内向和不爱发言的学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训练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3)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4)活动设计要注意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的融合。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