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女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发展

作者:李世荣 马 莉 马红伟




  女学生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惰、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等,缺乏锻炼身体的主动性、自觉性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女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调查中发现,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和不愿意上体育课的女生占多数。为了转变女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及态度,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女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终身体育锻炼价值观,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一、转变观念,帮助女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
  
  终身体育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类提出的要求,伴随终身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终身体育看,转变学生对待锻炼身体的态度,是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观念的革新中要做到,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传授技法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长时间的固定模式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他们感到体育课枯燥,使他们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没有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多种教育形式的要求,类似这样的问题还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和理解上。所以要想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拓宽女学生的体育知识层面,从体育的目的、任务、地位、意义和作用到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体育训练的方法和原则、运动生理及心理、运动医学及生物化学、体育科研的方法及传统的体育文化思想等多方面深化教育,不断提高她们的体育文化素养水平。同时也不能忽略培养她们的体育欣赏能力,主要通过高水平的比赛(健美操、艺术体操等)来塑造气质,陶冶情操。加强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体验,以达到提高体能、提高素质、提高能力、活跃身心的目的。
  
  二、消除心理障碍,发展女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应尽量选用适合女学生特点的教材,如艺术体操、健美操等。要在每节体育课中安排一项女学生较喜欢的项目,另外辅以田径、球类项目,以提高她们上课的积极性。根据女生爱美、爱干净的心理特点,在选择场地时尽量选用环境优美、清静的地方,器材要整洁。在教学中教法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对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要及时鼓励,使她们获得学习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信心。在练习过程中适当给予肯定和评价,帮助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使她们的心理状态与完成动作的速度、力量、节奏同步活动。转移和分散女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她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消除恐惧和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和勇气,从而克服器械困难和动作难度。要注意培养和使用体育骨干,让她们去带动影响别的同学。在气候条件差或测验耐力项目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克服怕苦、怕累心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心理训练同增强体质及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心理训练,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兴趣、能力和习惯,增强体质。
  
  三、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做好教学“开场白”,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教书是为了育人,学生获取知识是起点,学生的内因才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就会主动去学。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小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学习中就能更加积极主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任课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场白”。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从而达到想学和爱学。
  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注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只有这样,才可能由运动惰性发展到运动向往,在向往项目中在同学的带动下,由想到做,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自觉参与到运动中,从而真正体验运动的乐趣,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这样,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的运动兴趣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健身为主、娱乐为主、休闲为主、兴趣为主的多种课余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女学生追求自我健身的时尚。在教材安排中,应注意各项教材间的合理搭配,做到既增加女学生感兴趣的教材课时,又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研究体育教学方法,结合女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法。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先进行游戏性的准备活动,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协调性,再采用定时跑、变速跑、走跑结合的越野跑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最后采用竞赛的方法完成教学,使学生在多变的形式中,不断受到新颖刺激,既可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他们心情欢畅,积极努力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对女学生的教学中,应根据女性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安排应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有开使,有高峰,有结束。每堂课出现两次心率高峰,教学效果最佳,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情绪,又完成了体育教学目的任务。针对女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传授一些能满足女学生终身体育锻炼需要的锻炼内容和锻炼手段,有效地促进她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年龄增长和生理上的发育,学生成人化的心理逐渐成熟,过去心目中的教师权威在逐渐消失,在她们之间会重新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威信人物。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权威压制学生,我教你什么你就必须学什么的强制式教学方法。这样只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造成学生不愿上、不想上、怕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女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找到自己喜爱锻炼的项目进行锻炼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参与,通过她们的需求来获得知识。一旦学生能够发现自我的能力,使其在感受到精神的满足后能找到表现自我的个性“闪光点”,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育环境。体育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快乐,更重要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在“成功——失败——成功”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克服——新的需求”后,才能真正地领悟和体验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喜悦。这样的体育课才有精神感召力,学生的运动兴趣才会得到巩固和发展。只有运动兴趣的巩固和发展,才能为终身体育锻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提高女学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从体育教师自身抓起。体育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教学态度、语言艺术及组织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首先,要求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优美的动作示范和丰富的形体语言及恰到好处的保护与帮助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美及吸引力。其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量,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赵家贵等.素质教育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四川体育科学,1999(4).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