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在科研基础上增强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谢苏燕




  任何课程都需要启发式教学,因为任何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参与下表现出来的双向互动。由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所要完成德育和智育双重任务的特殊性决定,它更需要进行启发式教学。近年来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把原本体现一切教学法基本精神的启发式教学仅仅当做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甚至简单地把提问等同于启发,启发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感,存在启而不发的现象等,教学起不到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批判、善于发现新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的作用。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缺乏科研的支撑,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不够。我们应该通过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加教学的科研含量,来增强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科研对提高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实效性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1.通过科学研究将思想政治课讲出学术性,才能调动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思想政治课就其教学内容来讲,需要从知识层面向理论层面提高,单纯的政治宣传对他们难以发挥出好的效果。思想政治课必须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实现由“是什么”向“为什么”的飞跃。应该注意的是,学生存在着某种对现有知识怀疑的心理和学术层面的追求,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只是重复他们已经知道的、教材中有的、媒体上讲的东西,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造成厌烦心理。因此,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阐述,必须讲出学术性来,才能说服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信服。那种只是照本宣科的教学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理论和培养自我政治素质的热情,也不可能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
  2.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科研成果,而非仅仅是教材上的内容,与学生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
  第一,对于现实性、时代性十分鲜明的思想政治课来说,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把丰富的材料展示给学生,把学术前沿的观点介绍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第二,通过科学研究才能使教师讲授问题更加深刻。有研究就有思考,有思考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深刻,一个没有深入研究而只是串讲教科书的教师,所讲的内容必定是肤浅空洞的,这样的教师与学生缺乏信息资源的落差。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实现的优势只能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对形形色色、庞杂混乱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与批判,才能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掌握主动。试想一个对问题没有深入研究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却无法解答,这样的研讨不仅起不到廓清思想、消除迷雾的作用,反倒有可能使思想政治课课堂成为社会上形形色色错误思潮传播的场所。因此,缺乏科研的支撑,研讨式、启发式的思想政治课是不可能实现的。此外,我们提倡启发式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那种注重研究、崇尚科学的精神,对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无疑会起到一种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思想政治课科学研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1.以启发式为精髓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法研究
  思想政治课既包括课堂讲授这个主导性教学环节,又包括与之相匹配的其他实践环节。怎样搞好这些教学环节,使其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是需要花大力气去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离开对以往教学经验的继承,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的教学对象等新情况,又需要不断创新。很多新问题的解决,不能套用老办法,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在实践中去探索新路子。
  
  2.学生思想研究
  只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关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困惑,才能使思想政治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受到他们的欢迎和认可。学生思想研究应包括:学生思想、行为、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学生思想现状与思想问题的研究;对学生关注的各类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研究等。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密切关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和实践中出现的各类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只有深入进行这类研究,教师才能把一些现实问题讲深讲透,讲清楚讲明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在科研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1.以启发式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启发式教学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启发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根据笔者的体会,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言传身教、教学思路和思维方法等几方面体现出来。
  (1)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我们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师在一些问题上应该首先有自己的思考。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而自己在这方面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比理论上的精彩阐述更重要。
  (2)教学思路。任何一门课“讲什么”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主要是讲思路、讲体系、讲重点、讲难点,而讲清思路又是最重要的。在思路讲清楚之后,具体任务就交给学生了,不仅要他们学习课本内容,而且向他们推荐经典著作以及一些专家的著述,提出阅读要求,深化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3)思维方法。如果教会了学生思维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理清思路。当然,思维方法的引导不是能一步到位的。横向、纵向比较的方法,政治、经济、文化相统一的方法,全面、辩证、历史的方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首先教师在讲课中要充分运用。
  
  2.以讨论式教学为手段,全面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发表观点、完善观点、提高理论素养的平台。
  (1)先讲课,后讨论。对一些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往往采用这种方法。这些内容如果让学生自学,难度较大,但这又不同于专业讲述,需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这也是需要讲课后进行讨论的原因。为了保证讨论有针对性,一般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预习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听课。然后在听课过程中解决一些问题并继续提出问题,在讲课后留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再“讨论式”地回答问题。之所以用“讨论式”,是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学术性问题,教师的回答也仅是个人观点。
  (2)先讨论,后讲课。对学生已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经过思考的部分采用这种形式。具体做法是,在讨论前一周先布置预习教材,并提供参考文献,让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后就问题进行思考,并写出发言提纲。为了保证讨论的广泛参与性,有一定的质量,在全面布置的同时,对每个问题在自愿基础上指定几位同学作专题发言准备。最后在全面听取同学发言后,由教师就讨论中涉及的问题作“启发式”总结。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并不是作总结,因为许多问题还需要继续讨论下去。
  (3)边讲课,边讨论。对具有一定理论难度,跟现实联系又很紧密的问题,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参与进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其他同学的感性认识,还使教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采取这种做法能将理论性很强的问题讲得生动、丰富而有启发性。
  
  参考文献
  [1] 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新论.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2.
  [2] 边保旗,樊富珉.也谈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出路.中国教育学刊,2004(4).
  [3] 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谢金森.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现状分析.莆田学院学报,2005(3).
  [5] 饶世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的战略性思考.理工高教研究,2005(3).
  [6] 洪英俊.思想政治课教学启发式艺术探讨.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