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苏霍姆林斯基的课程资源观及其实践

作者:郝丽琴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关系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大大突破了传统教育把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局限,使人们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去思考实现课程目标可供利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目前,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广大教师正以无比的热情进行着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探索。在此,我们想通过对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课程资源观及其实践的研究,使大家能够从中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图书:“学校——首先就是书籍”,要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在课程资源中,苏霍姆林斯基把图书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他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念的真谛之一。学校——首先就是书籍。”“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1]。他认为,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要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2]。
  1.制订课外阅读大纲。苏霍姆林斯基把图书资料的购置和阅读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并专门制订了中生课外阅读大纲——“第二套教学大纲”。“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堂教学大纲;“第二套教学大纲”则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他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识记的材料越复杂,必须记忆的结论、规则越多,学习过程的“智力背景”就应当越广阔。他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2],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2.师生共建书籍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包含小学在内的偏僻的乡村学校,有500多名学生,30多位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他与全体教师经过严格的挑选,一起编写了学生《好书目录》,书籍达900余种。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学校图书馆藏有教学大纲和《好书目录》规定的全部书籍和列入世界文学宝库的所有著作,藏书总量达1.8万册。除学校图书馆外,他还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的图书建设。在主楼的每一层都根据不同年级设有相应的阅览室,楼道里还设置有书籍陈列架。在帕夫雷什中学,可以说图书随手可得,处处都是书籍的世界。但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这些书籍“并不是真理的仓库,而是内心体验的源泉”。他说:“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就是要通过阅读去“接触最美妙的文化领域”,去体验“什么是智力生活的世界”,去“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2]。只有如此,图书资源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文明的发源地。
  
  二、环境:“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对校园环境潜在的课程性质有着深邃的见解,他说:“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1]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的每一建筑的物质景观,树木花草的自然景观,各种场所的内部陈设,都经过精心设计而富有教育意义,显示出内涵丰富而和谐完美的文化特征。
  1.设立各种专用室、活动室和工作间。帕夫雷什中学的专用室、活动室和工作间,是供学生在课外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的场所。它是校园环境的物质景观,也是课程实施的物质条件。学校设有各科专用室,设有博物馆、运动大厅、电影厅、剧场、音乐室、摄影室、游戏室、故事室,设有少先队室、共青团室,还设有美术角、安静角、女生角、家务角,等等。每一个活动场所都有完备的器材和设备,各个场所内部的环境和活动设施都经过师生的精心设计和安排,活动的内容则与课程的内容相联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对孩子施以情绪上和审美上的影响而创设的。有些阅读课和语言发展课就在这里上。课外在这个环境中朗读或讲述故事,会在孩子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1]
  2.设置各种展览橱、陈列橱、标语牌和专栏。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1]在帕夫雷什中学,处处设置有各种展览橱、陈列橱、标语牌、专栏,构成一道颇具人文特色的校园风景线。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校学生周围的陈设布置,乃是起教育作用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1]
  3.创建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帕夫雷什中学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学校。校园的周围是学生开辟的果园区,里面培植着乌克兰地区生长的所有果木。全校各个房舍都被各类树木遮蔽着,教学楼旁是一大片葡萄园,校园里处处有草坪,道路的两侧栽着玫瑰树丛,有几处是成片的锦葵,各个角落则种植了各种花卉。树林、果园、绿草地、灌木丛、林荫小道都成了孩子们读书、谈心、游戏、散步、沉思遐想和欣赏自然的“绝好地方”。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所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环境能培养他们的道德审美观和增强道德关系。”因而校园里的花木“都不是任意种植的,而是考虑了每棵花木、每朵花所能赋予人的精神生活的某种审美和情绪色彩”。[1]
  
  三、自然界:儿童“思维的主要源泉”,要带领儿童到自然界去上“思维课”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珍视周围自然资源的课程价值,他说:“大自然以及它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思维的主要源泉,是发展智力才能的主要学校。”[1]为此,帕夫雷什中学在春秋两季几乎把小学三分之一的课都移到大自然去上,让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
  1.编写校本教材,将“思维课”纳入教学计划。帕夫雷什中学地处乡村,周围蕴藏着无限丰富的课程资源。苏霍姆林斯基以此作为课程素材,按照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师们经过几年的努力,编写了学校教材《自然界的书》。这本教材的内容一共300篇,每篇都是一种自然现象,或是一种季节现象。苏霍姆林斯基把这门课程称作“思维课”,正式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教材中的300篇内容,按照教学计划每次观察一种现象,规定孩子们在4年内到确定的观察地点对自然现象进行300次系统的观察活动。
  2.在观察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课”是苏霍姆林斯基校本课程的一个创造,也是帕夫雷什中学小学阶段最具特色的一门课程。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把这种观察课称为“思维课”,就是因为“儿童的大脑是在理解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多方面的联系(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的过程中得到发育和增强的。”[2]教师上思维课总是努力抓住教材和自然现象之间的“接合点”。比如,在讲植物的根系及其在植物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时,即抓住“无机物怎样变为构成生物的建筑材料”这个接合点,先在课堂上激发儿童对于他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生物生命过程的兴趣,然后带孩子们到田野里去观察土壤的剖切面,让他们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探索其隐藏着的生命过程。
  
  四、劳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要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
  
  劳动作为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活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2]学校应当“努力建立一种劳动教育体系,使劳动在这种体系中能培养人的道德品格和智力品格”。[1]为此,他积极创办各种劳动的场所,开展多样化的劳动,并通过必修课和课外小组两条途径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1.创办各种劳动场所,实现劳动的多样化。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各年级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为丰富劳动的种类,在学校创办了各种劳动场所。这些场所除了上述的一些学科专用室外,主要还有各种手工劳动活动室、电工技术活动室、无线电技术活动室,木工、金工、电工、铸造车间,儿童发电站、机械修配站、温室、绿色实验室、各种农作物实验园地,以及苗圃、果园、葡萄园等劳动场所。这些场所为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天资和才能的发展和实现劳动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劳动的多样化”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无论以什么方式把孩子“固定”在某一个小组或小队,是“根本不能允许的”。在学生时期,他们的“劳动越多样化,青年男女选择专业的自觉程度就越高,他们的个人倾向也就越能充分地发挥出来”。[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