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课程研究的生态学审视

作者:郑玉飞




  生态学给我们提供的最重要的观念是整体观念、系统观念和联系的观念。生态系统的这种有机整体论思想,为人类进行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随着人类对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世纪以来层出不穷的生态危机,促使更多人把目光转向和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的生态学领域,更多的人注重把生态学方法论和生态学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其他领域的研究当中。而课程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一种多元“文本”,为人们从生态学视野理解课程提供了条件。西方一些先进的课程理论者最先开始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课程,建立一个推动人类社会新文化发展的课程价值体系。比如:弗·卡普拉(FritjofCapra)的课程设计思想、大卫·格里芬(Griffin D.R.)“神圣的联系”的思想、米勒(Miller)的“整体性课程”的思想、高大(NoelGough)的“生态政治课程观”、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lil E.Doll,Jr.)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斯拉特瑞(Patrick Slattery)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我们一般称之为生态主义课程思潮。生态学关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把“人——自然——社会”视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关于一个地球上的生命之网的看法”。生态学反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主张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反对机械还原论,反对只看重自然的工具价值,主张自然中每个存在物都有其存在的自我价值等观点应用于课程领域研究,将给课程领域带来了不小的变革,使得课程范式发生转变,课程目标的选择依据也会作出相应调整,而课程内容也需要很大改观。
  
  一、课程范式的转变
  
  用生态学进行课程研究,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促使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转变。生态学的和谐、有序、动态的整体性观点,为生态主义课程提供更广阔、更自由的思维空间。以整体有机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反对二元对立和还原论为特征的生态主义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范式。前面所列的各种不同派别生态主义课程观,它们的提出者虽然处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表面上看与生态主义并无多大联系,实际上他们的思想中渗透着生态主义的观点运用的是生态主义的方法,体现了生态主义的整体观。这些各种各样的生态课程观的哲学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哲学,都是在批判现代性、批判现代的二元思维模式、批判现代主义的还原论和机械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他们的课程观也通称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post-modern curriculum paradigm)主张整体论和自然有机论,反对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但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就像后现代主义哲学一样,其性格并没有充分显露出来,就已显露的部分我们可以获致如下若干基本认识: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不属于科学主义课程哲学和人本主义课程哲学中的任何一个或两者的融合,它是对两者的超越。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并未切断其与现代主义的联系。它反对的是渗透于课程中的现代主义不合理的方面,谋求对现代主义的合理超越。
  ——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尚处于一种变化发展的状态之中,对其特征很难完整把握。但它总是力图在人、自然、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的背景上把握课程的本质,并力图使课程发挥有助于完善这种新型关系的功能。
  
  二、课程目标选择依据的调整
  
  现代生态学把世界看作是“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各种因素综合体的统一。生态学的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是统一体的看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主张在观察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不是单纯以人为尺度,也不是单纯以自然为尺度,而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尺度。也就是说,依据“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反对把人与自然相隔离。相应地,在课程领域中,对课程目标的考察也要考虑到自然的因素,不能把自然排除在视野之外。
  在课程领域,人们对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曾经进行过激烈的争论,直到20世纪中叶,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作出了大家较为认同的结论,他把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定为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其实,这三个来源,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早在1898年发表的《我的教育信条》中就已提纲挈领地论述了学生、社会、学科的关系,在他的《学校与社会》(1900)《儿童与课程》(1902)两部著作中以系统论述了教育与社会、儿童与学科的关系。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中用一种折衷的态度把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并列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这三个来源中,如果要进行归类的话,“学习者”就是生态系统中“人”这个要素,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就是生态系统中“社会”这个要素,很明显,少了“自然”这个重要的因素,缺少了一个“因素”,系统就不再完整,也就没有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在课程目标中少了自然这个重要的“因素”,这个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割裂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间的联系,忽视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就会影响学校课程、影响学校教育、进而影响学校教育培养的人。
  因此,生态学的世界观要求把自然也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只有这样,课程目标的来源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符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它要求“将学生的需要、知识的发展状况、社会的需求以及自然环境的要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影响课程目标的制定。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
  
  三、课程内容的改观
  
  课程内容是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保持着一致性。课程目标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在生态学的视野中,要求把“人——社会——自然”中的各个要素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那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仍旧要将人、社会、自然三个要素作为整体来考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认识自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征服”、“利用”、“改造”自然。正是这种二元论、功利主义以及人类中心论,才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二元论当把人和自然看作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你我互不相容;功利主义把自然当作发展经济和提高生产力的资源库和垃圾场;人类中心主义则把人看作是万物的尺度,自然中的一切都为人类所用。在课程中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出发点和目标是获得主宰和统治自然的知识,了解自然的奥秘发现自然规律,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途径和方法。“学而优则仕”的目的是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只为掠夺自然提供高效的手段。
  课程目标中将自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指导思想。课程内容涉及维持生态平衡和协调的知识和技能等,推动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具体透过生态学的视野来看,课程内容既要包括关于自然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包括推动人类与自然、补会和谐发展的知识和技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要达到生态化,共同创建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山东教育科研,2002(4).
  [2] [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6.
  [3] 张华,石伟平,马庆发.课程流派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余谋昌.生态哲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6] 王牧华,靳玉乐.课程目标研究的生态主义解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