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论当前课堂讨论中的机会不均现象

作者:李 静 安 莉




  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在这一大背景下,讨论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各种教学形式的课堂中。高效的讨论应该是师生的发言机会都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均衡,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师生感觉情投意合,感到自己有充分的自由发表谈话和听别人演讲。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量无序的、虚假的、低效的讨论占据了课堂教学。透视这一课堂现象,主要的症结是教师或学生的发言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难于保持平衡,剥夺了他人的发言机会,使得每个人无法真正投入到讨论中。
  
  一、现象及其成因剖析
  
  在课堂讨论中,如果教师独占发言或沉默,相对应的学生发言机会太少或几乎没有。反之,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多数时间沉默,那么学生基本上就控制了话语权,出现了“学生说什么都有道理”,这就是当前课堂讨论中的“流行病”,讨论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有外因,也有来自主体的内因,以下主要分析内因。
  
  1、集体讨论时,教师独占发言或保持沉默,形成了师生发言机会的不均
  (1)教师不清楚讨论的实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是否采用讨论似乎成了“现代”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然而很多教师在采用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时,对其实质并不清楚。讨论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积极地建构理解的社会过程。是在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这一过程包括个体知识建构阶段和合作性联合建构阶段。在个体知识建构阶段,个体分别将学习材料与自己的心理模型相比较,对知识作出建构;在合作性联合建构阶段,个体通过把自己的心理模型与发言人的心理模型进行比较,来修正自己和对方的心理模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先对认知冲突合理化,然后增加、修改或更正他人的描述;最后相互交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观念。(2)教师对自己的发言价值估计不正确。教师过高估计自己的发言,是因为在教师的潜意识里有一些非理性的观念:把自己视为知识的权威,承担着教学设计、实施的全部责任;学生的变化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作用和控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把更多、更“准确”、更便捷地将客观存在的知识输入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以使学生发生更大的变化。教师过低估计自己的思想价值,是因为教师害怕自己的发言不当会影响讨论,因此,就不敢经常介入或干预讨论,完全由学生控制话语,以此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表达讨论的真实性、民主性。其实这样做,只会导致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徘徊,而无促进作用。(3)教师不清楚自己在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讨论中往往只扮演单一的角色——问题的提出者或总结者。他们只管把问题抛给学生,任由学生自己构建讨论的目标,最后教师按照教案进行总结。至于所提问题的价值及讨论过程中的效果如何却很少考虑。为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扮演多种角色。教师是组织者,组织好讨论团体,平衡学生参与讨论的差异;教师是维护者,维护每一位讨论成员的参与权,维护课堂讨论中知识准确性和可靠应用;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团体有目的的讨论;教师是促进者,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4)教师对学生的假定发生偏颇。在教学进行之前,教师过低或过高估计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准备不足,不习惯批判性思考问题,他们对讨论是不会感兴趣的,因此,没必要进行课堂讨论,完全由教师自己唱独角戏。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什么都知道,因为进入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面可能强于教师。或者认为学生说什么都有道理,因为学生们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对现象进行诠释,于是教师就把课堂的发言权全交给了学生。
  
  2.同性别中,学生之间的发言机会不均等
  在课堂讨论中,产生发言机会不均的现象,主要是受以下的因素影响。
  (1)个性特征。性格外向开放,有强烈的控制欲的学生,发言时喋喋不休;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通常不敢大胆发言。思维敏捷、言语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有最大的机会作答,而思维迟钝、言语能力稍差的学生,由于需要较长时间准备,学生没有发言的机会。(2)学生过去的不良经历。在以前的讨论经历中,学生发言时可能遭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攻击,学生会从中吸取教训。一个曾经遭受过嘲弄的学生,如果要在课堂上再次发表一个非传统的观点,向小组观点发起挑战,或者向权威进行质疑时,就会三思而后行,不经过长期慎重的思考,他不会发言。(3)不清楚讨论的意义和自己在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几乎每个学生都不清楚讨论的意义和自己在讨论中所起的作用。有的学生发言只是为了引起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有的学生认为教学是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其实学生才是课堂讨论的主要承担者和最终受益者。如果在讨论中每个学生不扮演的积极参与者和忠实的倾听者,控制自己发言的时间,对他人的发言作出适时反馈,讨论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讨论的独特价值也将无法体现。(4)消极的同辈亚文化。讨论不仅是与他人分享经验,还意味着对他人的观点进行批判。有的学生感到发言就意味着背叛他人,以发言少或沉默表示对他人的忠诚,这样可以赢得他人的欢迎。(5)心理暗示。在有的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课堂上说得越多,越能赢得教师和学生的赞赏,或者认为保持沉默的人是无话可说的,所以这类学生通常会抢先发言。有的学生认为沉默不语是装酷的表现,或者认为滔滔不绝的人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所以他们在讨论中一言不发。
  
  3.不同性别中,男生和女生发言机会不均
  语言学家们对社会交往中话语状况的考察表明:女性话题常涉及情感、婚恋、生育、服饰等内容,由于话题的局限性,女性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谈话也往往被男性打断或得不到重视。女性在交流过程中,她们很少打断别人谈话,不争夺发言权,并及时对别人讲话作出反应,以表示全神贯注听别人讲话;而男性多关注社会人生,在言语交际中,往往控制话题的主动权,喜欢垄断发言权,善于从别人那里夺取发言权及时表明自己的观点,习惯于打断别人讲话,争夺发言权,他们对别人的讲话也及时反应,但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使别人逊色等等。因此,在课堂讨论中,男生相对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而频繁发言,女生则抵制充满批判的讨论,拼命克制自己不参与。但是,当教师不在场的小组讨论时,女生通常又充当主要的角色,因为女生乐于把谈话当作是一种与同伴表达亲近关系的方式。
  
  二、对策
  
  1.师生明确讨论的意义和各自担负的责任
  师生确认讨论的意义和个人在讨论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后续讨论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同时也是消除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心理暗示的重要方法。如果在讨论中,参与者自行其事,始终不能很好地担负自己的责任,势必影响讨论的效果,进而使师生对这种教学方式失去兴趣。所以在采用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之前,必须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2.教师创设民主、宽容、自由的教学氛围
  鼓励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的氛围。在讨论中,一旦学生目睹了两三次教师的偏见,就会降低参加讨论的热情,因为他们可以按惯例预测出此时该由谁来发言,那以后大多数学生就会心不在焉。因此,在讨论中,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保证学生犯错误时不会受到嘲笑和惩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积极响应,允许学生在讨论中的良性沉默。将学生的讨论置于自由开放的目标领域,让学生真正在讨论中有所生成,产生可贵的教学资源,提高讨论的成效。
  
  3.教师掌握和运用引导学生讨论的艺术
  (1)选择多样、开放且与学生的经验接近的话题。如果话题单一,男、女生参与的机会将受限。话题太抽象且脱离学生实际,缺乏讨论的基础,讨论将无法展开。学生喜欢对有争议的、开放性的观点作出反应,教师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进行讨论。(2)定期叫暂停。教师定期要求讨论停下来,通过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时间思考那些没有表达清楚观点,确认讨论的新方向。(3)运用征求意见表。征求意见表是学生在课堂上真实想法的课后记录,教师通过这种匿名的调查问卷表形式来发现教学中话语霸权和沉默寡言的信息源。(4)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讨论的形式。(5)合理分组。通过创造性的分组,如调整小组大小和男女生比例等,以改变讨论的节奏和方式,保持大家对讨论主题的兴趣,并帮助参与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观察讨论的主题和参加讨论的每一个人。(6)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奖赏。
  
  4.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同辈亚文化
  所谓亚文化,指在某一特殊社会团体中,其成员所形成的特殊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社会方法与技术,注意引导积极向上的同辈团体文化,避免消极亚文化的滋生,为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班级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stephen D.Brookfield,Stephen Preskill著.讨论式教学法.罗静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全球教育展望,2005(5).
  [3] 陈朴丰.讨论式教学中课堂恶性沉默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教育理论研究,2005(9).
  [4] 李颖.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5] 施小珍.课堂讨论中的性别差异和机会均等问题.外国中小学研究,2003(3).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