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运用问题探究法突破“力臂”教学难点的尝试

作者:李元贵




  正确理解“力臂”的概念,不仅是初中阶段学好杠杆类知识的关键,也是后期学习力矩、刚体等知识的必需。但由于力臂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在形成该概念时容易受日常生活经验中先入为主的心理倾向干扰,常会形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这个错误认识。当前各种版本的物理教材对力臂概念的介绍,都是采用直接讲述的方法,比较生硬地引进了这个概念,忽视了在形成这个概念时物理方法的学习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具体认识过程中有突兀感,难以被同化、吸收并储存。
  我在突破“力臂”这个知识难点时,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在顺序上进行了这样的调整:把“杠杆的平衡”这个概念提前到“力臂”之前来讲述,为学生建立力臂这个概念做准备。然后,设置一组学生分组实验(详见后面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实验,边分析,边归纳,引导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主动地“发现”和同化“力臂”这个概念,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物理学中由具体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我在校附属中学所任的实验班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突破这一难点的教学设计思路及实施步骤。
  
  一、引入问题情境
  
  在指导学生认识并建立了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力的作用线及杠杆的平衡这些基本概念后,提出:
  问题1:要使杠杆保持平衡,是否只要动力等于阻力?(为下面讨论问题的方便,暂规定:把作用在杠杆左边的力叫阻力,作用在杠杆右边的力叫动力。)
  要求:学生完成图1所示的实验,在杠杆的两边挂上相同的钩码,将支点先放在中间,然后,再改变钩码的位置,分别进行实验、分析、讨论。
  
  目的:(1)得出当动力等于阻力时,杠杆不一定保持平衡的结论。
  (2)使学生通过实验,意识到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除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支点到力之间的某一距离”有关。
  问题2:当杠杆受到的动力不等于阻力时,杠杆是否能保持平衡?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能完成类似于图2所示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讨论。
  目的:(1)得出当动力不等于阻力时,杠杆也能保持平衡。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之一一定与某一距离有关。同时还可初步体会到在杠杆的某一端作用力越大,则这个对应的影响距离就小一些的特点,为后面探索杠杆的平衡条件做好相应的感知准备。
  
  二、引发认知冲突
  
  根据实验1和实验2,提出
  问题3:影响杠杆平衡的这个“距离”,有谁能用文字描述出来?
  由于实验1和实验2给学生们提供的感知材料都是作用线跟杠杆垂直的特例,也与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知识相接近,因此,学生们在归纳小结时,绝大部分都不可避免地归纳出了结论1:影响杠杆平衡的这个距离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且不少同学脸上露出了既轻松又得意的神情。
  教学实践表明,对于在这种思维定势消极作用下所归纳出的结论,要消除其影响,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变式教学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让其自行发现矛盾,认清谬误,从而自觉地消除错误的认识。于是,我指导学生完成图3和图4的实验:在左边钩码数不变的情况下,保持右边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变,先观察好在图3中杠杆平衡时弹簧秤上的示数,然后,保持弹簧秤上的示数不变,只是改变一下动力的方向,观察杠杆的平衡情况。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而提出。
  问题4:影响杠杆平衡的那个“距离”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吗?
  要求:学生在讨论时要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分析,得出结论。
  
  目的:(1)通过学生的认真分析和充分讨论,自行消除“影响杠杆平衡的距离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这一错误的认识(这个过程的分析虽然简单,但很重要),为后面正确理解“力臂”这个概念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
  经过上述过程的分析,学生们虽然在头脑中意识到了刚才的认识是错误的,但同时对影响杠杆平衡的那个“距离”究竟是什么也陷入了比较茫然的地步,脸上也露出了求助的神情。这时我针对初中生的特点,随机介绍一些科学家在探索科学规律时所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的事例,以激励学生们努力克服困难的斗志,使其重整旗鼓,勇于探索。
  
  三、自主认知顺应
  
  问题5:影响杠杆平衡的那个“距离”究竟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再次完成图3所示的实验。即把弹簧秤挂在图中A点并竖直用力向下拉,观察并记下当杠杆平衡时,弹簧秤上的读数及OA段的距离;再把弹簧秤挂在图中C点,使OC=2OA,将弹簧秤从竖直方向变为斜向左下方(或右下方)拉,并逐渐缩小与杠杆间的角度,观察:(1)当杠杆平衡时,弹簧秤上的读数将如何变化?(2)弹簧秤上的读数是否可以改变到和实验3中弹簧秤上的读数相等?(3)当观察到弹簧秤上的读数和实验3中的读数相等时,用量角器量出此时弹簧秤的拉力方向和杠杆间的角度。
  此时,为降低学生的理解坡度,指导学生将实验3中的后一种情形用图示的方法画在纸上,如图5图6所示,以帮助学生比较分析后,去发现相等的距离OA和OE这两条线段,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来正确出表述这两条线段间的物理共性。
  目的:(1)根据实验3(1)和(2)中的弹簧秤上的示数相等,带领学生推理出:在这两种情况下影响杠杆平衡的那个“距离”也应该相等的结论。把学生带到一种“心欲通、情难禁”的状态之中。
  (2)初步建立结论2,即影响杠杆平衡的那个“距离”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的概念。
  
  四、理解接受新知
  
  由于学生根据实验1和2所得出的结论1在实际验证中遭到了否定,故这次在归纳出了上述结论后,都很谨慎,都想到要用实验来检验、分析,来判断其结论的真伪。这时,再适时地提出:
  问题6:如何来检验结论2的正确性呢?
  由于刚才学生在实验3中,有的将弹簧秤向右下方施力,也有的将弹簧秤向左下方施力,分别得到了图5和图6两幅示意图。
  
  要求:(1)学生对照图5和图6分析,在这两例中,尽管拉力的方向不同,但由于什么因素一样,使得杠杆平衡时,拉力的大小都和实验3中的读数一样?
  (2)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当拉力与杠杆的角度变化后,欲使杠杆保持平衡,拉力的大小是否还能与实验3中的读数相等?如果不相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让学生继续通过实验分析,当拉力与杠杆的角度变化后,如果保持拉力的大小不变,杠杆能保持平衡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目的:(1)带领学生边实验,边分析,得出:尽管拉力的方向不同,但由于“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是相同的,故杠杆平衡时,拉力的大小也一样。而将拉力与杠杆的角度变化后,由于“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间的垂直距离”发生了变化,若拉力的大小不变,则杠杆就无法平衡。可见,影响杠杆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确是这个“距离”。
  (2)让学生又经历了一次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初步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至此,我再给出“力臂”概念的定义,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既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而且,还可顺理成章地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美Robert J.Sternberg.思维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汪明.运用问题探究法突破“功”的教学难点.中学物理教学参考.(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