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雷红梅




  关于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盛行于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能力本位主导教师教育的时期,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技能的研究逐渐广泛和深入,并且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以往关于教师教学技能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对提高教师教学技能问题作一简单探讨,以引起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更大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一、教学技能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1.教学技能的定义。关于教学技能的定义,在教育界普遍存在四种观点。一是活动方式说,认为教学技能是“为了达到教学上规定的某些目标所采取的一种极为常用的、一般认为是有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二是行为说,认为教学技能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三是结构说,认为教学技能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认知活动结合而成、相互影响的序列”。四是知识说,认为教学技能是“用于具体情景(教学情景)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包括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等”。以上并没有形成关于教学技能的一致看法,但从中可以看出,教学技能应该至少涵盖这样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技能总是由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各种外显性的行为表现构成,同时又是由教师既有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情景的把握、对教学行为的选择等认知活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技能的定义还会不断出现新的成果。
  2.教学技能的特点。正确认识教学技能的特点,是揭示教学技能实质的必要过程。对于教学技能的特点,不同的学者、专家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达,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认为教师技能具有一般职业技能的共同特征,如功能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范围上的专业性和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具体性;训练上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等等。教师职业技能与一般技能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应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二是教学活动是极为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学技能虽然也具有一般技能的共同特征,但又有很强的专业指向性。如类型上的内隐性和观念性;来源上的多样性与简约性;形成上的练习的不可替代性和知识的不可或缺性;熟练程度上的自动化。把握了教育技能的这两个方面的特点,也就能够较好地把握教学技能的特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技能的实质。
  3.教学技能的分类。不同的机构和学者基于不同的方面,对教学技能作出了不同的分类。基于本研究的需要,笔者更倾向于原国家教委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对教学技能的分类: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类技能。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人们的教学观在不断更新,对教学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技能的分类也会不断变化与发展。
  
  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专业化意识。教学技能作为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不但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教学技能的内容和分类,教师在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教师只有做好这五个方面,才能使教学技能真正得到提升。而教师在努力提高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同时,必然会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教学技能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增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教育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如果教学技能高,就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反之,如果教师教学技能不高,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良性发展。在具备大致相当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后,教师所具备的教学技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国内外研究也表明,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但在教学质量上往往会出现区别,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教师所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技能并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脱颖而出,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了,就会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最终促使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三、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策略与方法
  
  1.精心准备和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设计技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第一步,第一
  步迈不好,后面就容易偏离方向。因此,教师必须把教学设计作为提高教学技能的关键扎扎实实地设计好。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研读教材,发现并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同时积极挖掘教材的深层次内涵,突出教材的教育意义,根据教材的重点内容设计教案,从而能够保证教学设计突出重点、具有层次性。二是要认真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前沿的知识、理论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知识,并将之作为教材内容的必要补充充实到教学设计之中,从而能够保证教学设计内容丰富、具有吸引力。三是根据教学需求,对已有的教学设计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及时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从而能够保证教学设计内容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
  2.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使用教学媒体技能。教师如果能够恰当使用教学媒体,就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把教学媒体作为教学技能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要求新形势下的教师不断提高使用多媒体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增强自我学习意识,平时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多媒体使用方法,掌握开展多媒体教学所需的基本能力。二是积极探索制作高质量、高水平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努力提高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吸引力,增进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三是提高板书技能,认真研究黑板分块使用、粉笔色调搭配等方面的技巧,使板书能够美观、大方、受学生欢迎。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整个教育质量来说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一是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学生的知识需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二是充分发挥提问、课堂作业教学手段等在促进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三是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思考,可以把座谈、辩论、演讲、让学生讲课等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四是注意教室桌椅的布局,可以隔一段时间适当改变教室桌椅布局,采用半圆形或环形的桌椅布置方式,对学生进行普遍和更多的关注,以促进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4.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和文体活动,提高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社团和文体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教师一定要参与到学生的社团和文体活动中去,提高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能够看到社团和文体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消除学生参加社团和文体活动会浪费时间的片面观点,从思想上能够重视和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和文体活动,从而使自己打下积极参与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思想基础。二是积极参加学生举办的各种社团和文体活动,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开展活动的指导,把握学生开展活动的方向,鼓励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另一方面也通过参加活动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密切师生关系,反过来将促进教学开展。三是注意发挥社团和文体活动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以活动来带动教学的开展。
  5.深入探讨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可以用于指导实践,教育理论也是如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加强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技能。为此,教师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同时认真学习与教育有关的理论书籍,特别是有关教育的一些前沿问题,了解和掌握教育发展变化的形势,从而为更好地投身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要认真研究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把握教育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教学技能提出的新要求及教学技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能够紧跟形势,把握教学技能规律,增强对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提高教学技能的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三是认真研究教师在整个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个人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不断发挥好自身在促进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四是注意与其他教师开展教育理论方面的研讨与交流,通过交流碰撞教育思想、激发教育思想火花,共同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五是积极思考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推动教育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