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教师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培养途径
作者:周发强
一、艺术教育解析
“艺术教育”从狭义上讲,是指培养艺术家和专门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教育。从广义上讲,是美育的核心,强调艺术的普及性,注重对优秀艺术作品的评价和欣赏,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角度探讨教师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途径。
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开拓思想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早已把学校艺术教育写进联邦宪法,承认艺术是一门核心学科。法国在1987年通过《艺术教育法》,并确定每年5月18日至23日为艺术教育周。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学校艺术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艺术教育还有相当差距,且区域差异也很大。高师院校作为教育的“母机”,应加强以提高人文素质为目的的公共艺术课教学,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师教育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取向
1.教师教育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结果
从20世纪初人们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影响下,从开始接受图画、唱歌、手工等艺术学科的教育到现在,中国师范艺术教育已走过了百年历程。改革开放以来,艺术教育逐步得到重视。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智育第一、“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艺术教育的地位尚未真正落实。全国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0年—2010年)》,其目的是为了扭转艺术教育在我国整体教育中仍处于薄弱环节的现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体现了对艺术教育功能与价值认知的深化。
将公共艺术教育培育的才能用于教育教学,有助于班主任工作、教学技艺、科研创新能力,因此教师教育只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才能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2.教师教育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8世纪德国杰出的思想家席勒极力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理想的人,完美的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美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一个人具备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才有可能使感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艺术教育的加强既是素质教育内容的补缺,同时也能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态度,从审美化的角度对待生活,摆脱纯功利性的生活目的,实现人的全面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这对加速学生师范人格的营造具有深层和稳定的效果。艺术教育能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合格率,缩短角色转换的时间,具有其他教育内容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是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手段,有它特殊的价值。
3.教师教育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师范类学生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知识的传播者,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以美辅德。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全方位的公共艺术教育使学生既学到了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同时又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审美化的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提高文明程度、审美趣味。师范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21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师教育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途径
借鉴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精神,建立教师教育公共艺术课教学体系,确保艺术教育的有序开展,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公共艺术教育涉及到课内课外,教学训练的方法牵涉到多个方面,场地环境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有校级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教学管理上的得力组织。需成立由校长挂帅,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美术教研组、音乐教研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学校艺术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全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解决场地、师资、经费、教学管理等问题,确保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
2.构建适应教师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从艺术知识、技艺教学开始,逐步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由于学生基础千差万别,兴趣爱好、审美心理各不相同等因素,艺术课与其他专业课有很大差别。可采取必修和校级素质文化选修,并纳入学分制管理的办法,开设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如举办美学讲座,以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3.切实抓好公共艺术教学“两个课堂”的管理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涉及面广,教学管理比一般公修课难度大,要让学生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既要有课堂教学,又要有较多的课外训练。要出成效,必须有规范化的教学管理,严格的教学要求。因此,必须从建章立制入手,对学生的学习训练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保证足量的教学时数,形成比较齐全的教学管理规范。把艺术课纳入第一课堂教学,规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标准,引导学生自觉练习。学生完不成这门课的学习,就意味着他们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另外,除第一课堂教学主体外,还必须有丰富、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配合。依托学生艺术社团经常性举办丰富的文艺活动、开设各类艺术培训,都是对学生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柳斌.加强艺术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民教育,1997(2).
[2] 教育部.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3]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7.9.
[4] 赵沁平.在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第四届全体委员会议上的讲话.2003-04-08.
[5]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课题组.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光明日报,2005-3-18.
[6] 程刚,郭瞻予.知识的批判.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315.
[7] 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