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论隐性课程视野下的创业教育课程开发

作者:李 斐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已被许多学者意识到,1968年,杰克逊在其《班级生活》书中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其他的心理成长。前者是人们通常所知的目的明确、计划规范的显性课程;后者则是学校方面经由非学术途径,潜在地、无形地、间接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杰克逊将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递和影响称为隐性课程。此后的教育者们越来越意识到隐性课程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之展开了系列的相关研究。一般认为,隐性课程是存在于学校和班级生活中的,由学校所传递的未加明确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是受教育者无意识地、非特定地心理反应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其特点在于潜在性、间接性,通过对学生行为方式、价值观及心理特质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教育。教育的社会职能是使学生不断“社会化”,最终在生理、心理和道德各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通过显性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间接经验,通过隐性课程向学生传递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塑造学生的意识观念体系,使其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人。相比之下,后者由于所施加的影响不易被受教育者觉察,影响内容涉及的情感、价值观意义深远显得尤其重要。
  
  二、现有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将之视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途径。创业教育将学生新创事业、自我谋职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希望毕业生毕业后不再依赖工资形式就业,而是通过自办公司、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机构实现自我就业,并能够带动他人就业。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国的创业教育徒具形式,实效难显。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任课教师缺乏清晰的教育理念,将创业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学科课程,通过简单的课堂讲解来“教学生创业”。
  学校管理体制僵化,仅仅满足于学生的盲从、柔顺、听话,忽视了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生机与活力,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小而肤浅,缺乏深入实践机会,封闭滞后的校园生活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与职业冒险精神。
  社会重视了解程度不够,企业参与度低,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与有利于引导学生创业的社会舆论。
  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单一零碎,显性课程局限于总括性陈述,缺乏有效的操作指导;隐性课程模式尚未构建,影响力薄弱。
  
  三、隐性课程理论对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启示
  
  创业教育的内涵告诉我们,创业教育不仅需要通过传统的课堂学习掌握创业学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耐挫能力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各个领域。从意识层面到专业知识层面到最后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可以想见,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与以往的学术、技能的培养存在极大差异。假如一个学生什么创业技巧、创业知识都学会了,但仍然在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这种创业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失败的。可见,创业教育不可能仅通过教学教会学生,如果可以直接教会学生创业,就谈不上其开创、新颖性,只能称为就业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充分发挥隐性课程无处不在的优势与潜移默化功能,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观与心理特质进行有意识的间接影响,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创新氛围中学习成长,时时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价值,从而乐于创造,敢于创新,才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最佳渠道。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充分开发创业教育的校内外隐性教学资源,构造多元渗透的隐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空间
  通过创新师生关系、改革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打破思维禁锢。隐性课程的物质载体是人、事、物,教师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时尚个性的形象魅力加上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师生关系都是无声胜隐性教学资源。创业教育不只是个别教师的任务,各学科教师都可以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意地将教学内容与创新思维、创造发明、创业成功事例联系起来讲授,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课程考试中贯穿创新性,通过鼓励开放式的答案,成绩评价标准多元化等教学方式向学生渗透创新可贵、创新有理的价值观念。
  2.形成充满特色的物质文化空间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无意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建筑雕塑的新颖结构、充满特色的毕业生纪念标志物、创新时尚的校徽、校服等新奇的环境知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特质中创新的人文精神的建构。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创意比赛,如校园建筑设计比赛、服装设计及表演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参与组织、策划以及观看表演的过程活跃思维,激发各种奇思妙想,体验到创造的美好、新颖的美妙,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
  3.创新学校制度文化空间
  隐性课程的社会知识学研究认为,学校的不同组织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接受社会的价值,并使其成为学生固有的个性品质的一部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强调教师主导,学生思维路线必须跟随教师备课时就已经确定的思维模式,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传承而不是探索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学校管理模式上,学校强调的是规范、秩序,要求学生听话、合作,却忽视了学生的意见与需要。这种教学模式与管理制度的僵化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呆板与缺乏生气,更别提创新创业了。学校可以通过民主化管理、试行无人监考考场、学生自治、学生选教师上课等措施创新学校制度文化,避免呆板的管理方式对学生思维的不良影响。
  4.丰富创业教育的校内外活动空间
  学校可以设计各种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渗透: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外界社会就业信息与人才标准,了解现代中国劳动力市场局势,让其产生一定的就业危机感;另一方面加大同企业合作办学力度,让学生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其对社会生产的认知与体验;通过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私人企业家来开设创业专题讲座、举办创业计划竞赛、进行创造性思维主题训练、开展模拟性创业实践活动等形成“创意无处不在,创业才能辉煌”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的渗透。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多种多样的外部信息刺激还能够帮助学生避免因为学习生活单调乏味而产生思维惰性。
  5.贯穿创业意识,从中学做起,从全社会做起
  创业与创新、创造力关系紧密,能否创业不仅是相关知识、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潜在的就业价值观。而据笔者的教学经历,年龄小的学生因为思维模式尚未定型,在学习掌握相关创新、创业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创业小策划等活动时表现积极,思维活跃;而在年龄大的班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整个课堂气氛明显不同,虽然学生听讲兴趣盎然,但在参与踊跃程度上远不及前者,显然是抱着旁观者的态度对待。究其原因,同我国的高考制度、家长的价值观影响有很大关系,很多经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往往表现为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就对待创业来说,大的企业不可一蹴而就,小的生意似乎很丢大学生面子,不如找份稳定工作也不白读了几年,许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宁肯到处应聘,也不愿走出创业的第一步,完全忽略了小生意背后的大前景。由此可见,创业教育若想真正产生效果,个体自小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意识观念不容忽视。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内部的隐性课程配合,学校外部的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氛围极为重要。杜威曾提出“学校即社会”,创业教育要想培养出能够创新、敢于创造、乐于创业的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就业的企业家,必须真正实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从小做起,从社会做起,对学生施行整体一致、潜移默化的价值能力转换作用。
  
  参考文献
  [1] 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课程·教材·教法,1997(2).
  [2] 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4] 沈贵鹏.隐性心育课程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
  [5]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赵克理,于东君.隐性课程的职教功能浅析.教学与管理,2002(1).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