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新课程标准下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研究

作者:李武英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政治学科的知识当然也不例外。而正是这种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却被人为地一框题一框题地分割开来。编者是出于方便教学的考虑,而教者却长期忽视这一知识相通的规律性。对每一知识点的讲授不可谓不深刻,而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则成为政治教学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在宏观上把握不够,从而使统一不可分割的知识体系变得孤立、零碎,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行而上学的思维之中。要突破这一薄弱环节,必须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上把握知识架构,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灵活运用知识的必备条件。新课标实施后强调创新、尊重个性,使课堂教学逐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此,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及其价值进行相关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1.复杂社会生活整合而形成的社会现实道德具有混合性特征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一种“非此即彼”式界限分明的静态生活框架内思考问题,但“任何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的宏观现象”,不存在能清晰描述或划分各部分之间的空间界限和精确区分彼此界限的判断标准。因此,生活于复杂而现实的竞争环境、信息环境和多元文化开放环境中的现代理性人,在对于道德行为的选择上也会表现出个体的自主选择性。人们会有意识地把社会要求的理想道德与现实生活的实在状况作出对比,在两者之间经过碰撞后重新调整定位,并找到一个被他人接纳和社会认可的“道德临界”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尺,这就是经过整合而形成的社会现实道德的过程。这种整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个人对“利他主义成分的小心放弃和局部守候,对利己主义成分的思维过滤和试探吸纳”,二者的混合以道德临界点为轴形成一个“道德共生带”,在这个“共生带区”会形成基于利己与利他的不同德性层面。所以,在道德共生带范围内的道德行为选择都应该是被认为有德性的。因此,理想的确定性与现实的可能性之间的差异、不同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呈现出不确定的动态平衡性和层次性,表现出“共生带”上的模糊性和混沌状态。
  2.教育对象思想意识建构方式的多元化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确定性的性状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自主性,可以是自发性的个体社会化过程,可以是社会指导下的受教者被动接受思想影响,可以是受教者自我发展需要的觉醒而主动要求受教育影响,当然还可以是多种方式的立体建构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思想建构方式,使教育对象的主观性倾向、创造性、积极性、情感因素、灵感、直觉、幻觉,以及无意识和本能冲动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并左右着教育对象的合乎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生成,从而呈现出一些无序性、非逻辑、非理性的现象和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与信息组合的输出在经过教育对象复杂的选择和建构以后,其实际的结果和目标性结果并非始终是一一映射的单值对应关系,其“实然”的状态表现出随机性、偶然性和模糊性的特征。
  
  二、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
  
  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它还不能满足复杂社会环境对人们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习惯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自上而下封闭型政令性教育的确定性工作思维方式,这对于发展着的实践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而言是不够的。因此,不确定性思维方式可以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发展,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1.有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增强学科的科学性和教育的感召力
  不确定性思维方式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客观不确定性”和教育对象思想意识形成与行为转化的“主观不确定性”时,要谋求其实效性,必须要经过受教者的自我建构生成这个中介。而这一建构生成的过程无论从时间还是结果上都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计划”就显示出无法准确预测的“限度”。正如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决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集,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当前,终身教育理念、学习型社会的盛行,就说明了社会发展的无限性中思想政治教育计划性的限度。因而,以不确定性思维的视野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有计划性”的限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科学化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教育的本意是引导,是在生活者的灵魂深处激发源于内在的对善、德性、美的热爱和追求,教育引导灵魂转向就是引导人对真理、善、美的向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种引导,是将受教者作为一个整体生活中的人——生活者予以引导。在一个“交往、对话、沟通的过程”中,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的双向互动,而不是为“工具理性”所主导视受教者为“工具人”,满足于“工具性知识”的传输。因此,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的方式,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德育)、生活化教育(德育)、探究式学习、活动式教学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新教学理念和实践探索,都能极大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应有的教育感召力。
  2.有利于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总是希望在一个确定的无风险的环境中生活着,“安全、稳定、统一、有序”都是人们信仰并陶醉于“确定性魅力”的缘由,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计划性、可控性在长时期能得以有效展开。然而,现实却充满了无常的变局,现在的变化不再是确定的过去向未来的简单伸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计划性也表现出于不确定性面前的有限性,因而不断地反馈、修补、完善是实效性获得的保证。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习惯于封闭性、经验性、单向型、问题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我们重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寻找解决办法,其立足点是面向自己和眼前,习惯自我约束,在信息上闭塞,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前显得被动,对受教育者急剧的思想变化无法适时作出反应。单向型表现在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只是针对事物本身,从一点出发,沿着一个固定不变的方向发展线性思维方式,一般具有简单性、静态化的特点。当我们取得一定成绩时更会坚信这样的思路,进而积累演化为长期不变的经验思维,对于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新事物,我们仍坚持过去可能有效的思维方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侧重解决上级指令,以完成现实任务为目的来确立、规划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思维。造成这些工作思维方式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执著”地坚信社会和人的确定性状态,忽视或没有勇气和心理准备来承受充满偶然、随机、无序的不确定性世界。
  3.有利于正视当前教育困境,实现素质教育人才的培养
  夸美纽斯说:“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育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这种把人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的发展过程,看成是可以受某种不变秩序支配以说明教育的可控性,固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有其学科上的合理性,但这种决定性的、可逆的秩序容易使我们的工作陷入狭窄而僵硬的“思维框子”,从而极大地限制我们的“思维容域”,这对现代人才的开发是一个极大的失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在于实现“复制世界”的任务,更要完成“创造世界”的任务。“不确定性本来是一件实事,它意味着当前经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这些经验本来就障碍重重。”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并非前进的障碍,它实际上是创造性的强烈刺激因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我们必须正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确定性和思想困惑,采取一种合理而非敌意的接纳适应态度。
  承认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定性不是将其过程机械化、线性化,而是要立足当前实际去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可能方向。承认不确定性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看做纯自在的、随意的活动,而是要在多种可能性中看到事实情况的限制。因而,“不确定性”思维的运用能让我们摆脱“确定性”思维的束缚,能让我们投入到“不确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能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更真实而宽广。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