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基于学生心理的数学学习情感探究

作者:杨秀芹 曹国梅




  数学学科内容具有规范化和体系化,教学过程具有程序化和模式化等特点。为了突出其科学的严密性,教学过程中往往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抽象枯燥。当代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表明,人们在强调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影响的同时,已日益重视非认知因素对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作用,学生是否具有优良的数学学习情感对数学学习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数学学习情感的特点,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构成数学学习情感的因素有:数学学习态度,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审美观等,归结起来,这些都是心理因素。笔者认为,把研究学生的心理反映,运用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提高教学效率,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首先认识一下心理学与课堂教学的微格化环节。所谓心理学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以及能力性格方面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所谓的微格化教学的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导入,课堂组织,课堂氛围,课堂用语,课堂教法,课堂学法,课堂板书,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堂总结等环节。那么,怎样在教学的诸环节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呢?
  
  一、教学导入多样,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需要是引发行为的动力,人的行为通常都受到需要的支配。”一堂质量比较高的课,首先是学生从心理上感到需要这节课。这就要求课堂导入必须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引史讲故法、直接导入法、温故知新法、趣味导入法、类比猜想法、实例探求法、情景创设法等。不同的课题应选用不同的方法。例如:讲导数的概念时,用物理学中的速度问题引入;讲极限的概念时,可引用“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样一道我国古代的数学题,同学们感到非常有趣,迫切希望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产生对这节课的需要。
  
  二、课堂教法新颖,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直观新颖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种直观、新颖的教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利用形状各异、颜色多样的教具。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很抽象,例如马鞍面、柱面等,需要教师在讲解时充分利用教具或者多媒体,给学生实物或动态的图像,使学生有直观认识,以便在研究这类问题时,脑海里产生图形,达到解决的目的。(2)加强课堂教学强化。对某些知识的强化,也是符合学生心理要求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需要利用强化来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强化要适度,防止产生不良后果。强化主要包括:语言强化,即多说几遍;体态强化,让学生做题或发言讨论等。(3)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教学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气氛不能忽视。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体现在:让每个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会激发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力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点”。让学生在美的追求中有滋有味地学,数学也是一种美学,“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普洛夫拉斯语),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本身的简单美、对称美、相似美、和谐美与奇异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精辟的分析、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以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尽量展示数学美的因素,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与美的熏陶。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现中求知和让学生自己发现兴趣的源泉。(4)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教师的心态对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他会决定教学效果,学生的心理平衡的方向。例如教师的眼光就是学生心理平衡的砝码,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眼光中读出对他们的感情,教师应以平衡的眼光对待每个同学,充满人情味和慈爱的眼光,能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教师的幽默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是将教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三、课堂提问得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A斯托利亚尔指出:“积极的数学教学应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突出表现为不是照本宣科或机械模仿,而是把学生作为探索者,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推理和概括,这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课堂上恰如其分的设问,能激发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的方法,此时还能够增加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反馈及时。提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教学中的提问。这时的提问主要是促进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起合理的实质性联系。(2)数学规律教学中的提问。在数学中,我们把法则、性质、公式、定理以及反映这些基本知识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称为数学规律。在数学规律教学中提问的重点是数学规律是如何发现的,它们是如何被抽象、概括或证明的,它们的应用范围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3)解题中的提问。解决问题时,从原来的问题出发,通过引申、推广、对照、类比而提出新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问题设问合理,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感,从而将他对一节课的局部兴趣,转化为对整个数学的持久兴趣,学习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了。
  
  四、课堂板书优美,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多媒体教学日益普及的今天,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都应摒弃,其实不然。板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不应放弃,而且应该继续发扬光人。现代化的幻灯片、课件等虽然具有快捷、容量大等优点,但随着这些设备的关闭,学生脑子里的影像也随之消火。而传统的板书是老师一笔一画写上去的,因此有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能替代的优点。板书既能帮助教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思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成功的板书一般都具备三个特点:1、系统性。心理学研究表明,系统的材料和凌乱的材料相比,在对学生的帮助作用上前者优于后者数倍之多。教学实践表明,老师要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将复杂的知识系统化尤为重要,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引导学生把教材内容组成一定的系统,使之处在有机联系之中,脉络清楚,条理分明,而板书正好实现了这一点。2、概括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内材料数量增加则记忆所需的平均时间随之增加,而记忆的效果将会大为降低。因此板书不能作为课本内容各部分的机械组成,而要有主次轻重之分,要抓住重点加以提炼,画龙点睛,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记忆。3、多样性与灵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内容的新异法比教学形式的新异法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如果板书的模式固定,对学生没有新异感,引不起兴趣,学习效果会降低。所以你在三尺讲台尽情表演的时候,不要忘记每节课都应有一板优美的板书。
  
  五、课堂学法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要学好一节课内容主要应做到两个方面:消除学习障碍和增强自我意识。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依赖心理、厌烦心理、恐惧心理、疑惑心理、满足心理等,要消除这些障碍应引导学生加强三个方面的自我意识:1、数学学习效果让学生多评价,提高自我评价能力。2、数学解题多反思,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后反思的习惯,不断加强反思的深度,使知识在反思中得到消化。3、课堂学习让学生多发言,提高自我表现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运用心理学,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数学教学中科学性和艺术性应珠联璧合,冯寅,数学通报,2003(3).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