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及其对英语习得的意义

作者:查爱霞




  一、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
  
  当代语言学家Chomsky认为,普遍语法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人们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证实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普遍语法是所有人类语言由于生物遗传而必备的共同特征,因此人类语言必定与普遍语法一致,如果哪一种语言违反了普遍语法,人类就不可能掌握它。所有的语言都有共同的语言结构,大量的语言研究证明,语言的共性是本质的,核心的,而个性是非本质性的,边缘的。例如,汉语和英语中有一条共同的句法规则:“主语—谓语—宾语”。它可以构成无数的句子(如:我见你。I see you.他读书。He reads a book.)。
  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它比语音、词汇变化都慢。语言的稳固性主要是由语法的稳固性所决定的。但语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现代语言的语法结构是千百年发展过程逐步演变的结果。英语和汉语的语法演变也不例外。
  1.汉英语法演变的动态特征
  语言是使用的,使用就会有变化,也就是说它是动态发展的。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在其著作Language: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中指出:“Nothing in language is static,every thing is dynamic”(1922:57)。
  由于社会的变革,使得语言也要变化,语法也要以自身的发展来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因此,语法的稳定只能是相对的,只能保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大致稳定,而动态变化才是永恒的。例如,汉语从五十年代以来语法有一些微妙的变化趋势:词类活用现象增加了:不及物动词兼作及物动词(为人民服务→服务人民),形容词兼作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丰富的知识→使知识丰富起来→使知识丰富人们的头脑);复句中从句位于主句之后(我今晚不去,如果你不来。)。同样,英语也是如此:前置修饰语越来越普遍(25-year-old television singer Mary,behind-the-scenes interference);虚词日益简化(You had better be careful→You'd better be careful→You better be careful.Why do you want to go?→Why you want to go?)等等。
  高明凯在他的《语言论》中讲到:“我们认为仅仅就语法形式的角度来看,形态的减弱和句法的加强是语法发展的前景。这是历史所证明了的语法发展趋势。”(1963:573)语法在发展中会产生或接纳一些新的成分以适应社会、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排除已经过时的无益成分。这样使一部分语法规则不断简化和另一部分语法规则不断繁化。如原始印欧语形态极为丰富,名词有三个性、三个数、八个格的变化。因而有性数格的语法范畴。而现在的英语,名词“性”的范畴已消失,“数”的范畴只有单复数的对立,双数已经消失;“格”只有表生物的名词还存在属格的形式“-s”,其它名词和形容词都没有格的变化了。
  同时,人们为了表达日益精密、复杂、完善的思想,就要命名一些不能满足表达要求的过于简单的语法规则以适应表达的要求。如英语在古代时被动的内容是由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的,到中古英语时才开始有动词的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的进行式到十六世纪末才开始流行。再如汉语,从汉代开始逐渐发展了词缀和词的双音节结构,隋唐以来逐步发展了粘附在饰词末尾表示语法意义的构形助词“的、了、着、过”等等。
  2.汉英语法的主要演变方式
  (1)类推。语法是语言中的一般规则。规则性和条理性是语言的基本职能所要求的。但是语言是自古沿用下来的交际工具,一方面它有传统习惯,语法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保守性;另一方面它的变化和发展具有自发性,并不遵循人们的意志。因此,语法规则的效能经常受到限制。类推就是取消语法规则中的例外现象并努力使一种语法意义只由一种语法形式来表示。类推起着调整、整顿语法的作用,使语言条理化、简洁化。请看下面英语和汉语中类推的例子:
  古代英语中名词(主格)复数的语法意义是由多种词尾形式表示的,如:
  stan(石头,单数)___stannas(复数);当代英语一律用词尾s(es)表示,如:stone(单数)____stones(复数)。古代汉语中谓宾结构的语序一般是谓语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如:虎狼食肉(列子(《说符》);但是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要放在谓语动词前面,如:君何患焉!(韩非子《外信者说右上》),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现代汉语中谓宾结构的语序一律是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把上面两句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您担心什么!”,“古人没有欺骗他们啊!”。
  但是类推不是万能的,传统的习惯有很大的顽固性。越是常用的词语越不容易被类推。许多语言中目前存在的各种词的不规则形式就是一个个抗拒类推的顽固堡垒。例如,英语中名词复数形式已被类推为-s(es),但还有一些名词依靠古老的词屈折形式。如:man___men;foot_feet;英语中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已被类推为-ed一种词尾形式,但是还有三百余个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依靠词根屈折来表示的,如:write__wrote__written。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和最高级是依靠加虚词more,most或加词尾-er,-est来表示,但是还有一些常用形容词和副词还保留着异根法,如:good__better;bad_worse;little__less;much__more。当代汉语中还保留某些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面的格式,如:自卫、自爱、自信、唯你是问;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强调或对比时数词性定语后置的结构格式,如:“包子三个,稀饭一碗”等等。
  (2)淘汰。淘汰就是舍弃某些语法规则。舍弃的一般是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规则(如英语中舍弃了“性”的语法范畴,舍弃了双数;形容词舍弃了“性、数、格”,名词舍弃了宾格、受格、造格等等),或是在类推中败阵的规则,如英语中名词复数的屈折形式,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屈折形式,汉语中疑问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前置的规则等等。这就是说,淘汰和类推是同时进行的,类推这些规则就意味着淘汰另一些规则。
  
  二、探讨汉英语法演变的共性特征对英语习得的意义
  
  1.共性和个性并重。长期以来的二语习得研究多集中在语言个性方面,但大量的语言研究又发现各种语言具有共性的一面,也即个性差异的背后有很多相近或相同之处存在于所有语言之中,甚至在较深层次上语言的共性更为显著。因此,在英语的教和学的过程中,既要强调差异,也不可忽视共性。二语的习得,往往是母语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同时发生的。正确引导和利用正迁移,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法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二语系统
  2.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英语作为世界语,因为交流的需要,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方便性原则),英语的语法形态日益简化。它要求英语教学要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教材内容的选编不能过于陈旧,跟现代灵活简约的英语脱节。在教学中和测试卷的设计上,不能盲目死板地固守过去的语法规则。因为英语的许多用法进年来趋于简化。如:They go shopping(on)Sundays.(介词的省略);What he had to do is(to)read and fish and shoot.(动词不定式符“to”的省略);“aids education”代替“education in aids”(名词替代形容词)等等。
  3.可以预测英语语法未来进一步的简化,以减少或避免英语习得中某些常见的错误。如:如果我们将动词的过去时作进一步的简化,即用“ed”表示所有动词的过去时,将名词的复数形式进一步简化,即所有名词的复数都用“s”表示,抛弃所有的不规则变化,那么习得英语动词过去式也省力得多了。当然,语法的进一步简化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既要以发展的眼光预测未来,又要遵守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去学习和交流,否则,语言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从历史的角度看,汉英语法都在慢慢不断地变化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探讨学习这些共性的目的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是人类活动表达的载体,它不仅有自己的个体特征,同时也有语言之间发展演变的共同特征。了解这一语法规律有助于语言教育者和语言学习者正确对待和把握语言的发展变化,促进语言的习得。
  
  参考文献
  [1] 程工.语言共性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李赋宁.英语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5] Jespersen,Otto.1922.Language:Its Nature,Development and Origin.London:George Allen& Unwin.
  [6] 周国辉.英语语法进一步简化探讨.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7] 郭巍.普遍语法框架下“母语迁移”作用的争论.外语学刊,2002(2).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