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网络环境下“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分析

作者:贺红梅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获得优异教学效果的基础。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后,将使学校教学过程产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此变化,主动探索、掌握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路与方法,探讨网络环境下“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使网络技术在课程实施中不仅仅是辅助工具。网络技术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要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受到信息道德教育,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本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构建网络环境下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一、“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在教学的展开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帮助和指导等主导性作用。教学的核心是要促进学习主体有意义的学习,教学理论的重点在于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使得学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使其思维的广度扩大、深度加深。在教师的诱导和帮助下,释放学习者的主动性、学习的投入性、学习的创造性。
  网络环境下主导的内涵在于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替代学生思考,而是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等。在学习者的心智还没有发育完成,或者学习者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教师的主导意义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主导可以避免无谓的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可以使学习者符合社会的主流需求,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顺利地展开,可以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二、“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假设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反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建构主义理论支持网络环境下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2.多元智能与合作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使其智能各具特点。这些智能可以培养和加强,也可能被忽视或削弱。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以往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认为的智能仅以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对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这种教育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更具有优越性,在网络教学中,教与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师生关系更容易体现直接、平等、合作关系;学生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进行自我构建;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控制台中断学生操作,将教学内容实时传递给每个学生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问题可向老师电子举手或通过耳麦请教老师,教师可跟不同的学生交流,一对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新型的点对面、点对点的教学模式使师生地位作用都发生了变化,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宽松、平等环境中自主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中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也可创设情境,给学生提出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增强协同工作能力。由此可见,多元智能与合作学习理论与网络环境下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是吻合的。
  
  三、网络环境下“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构建
  
  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是一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产物,且与一定的教育环境、教育技术相联系。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基于intranetinternet为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为教学环境和资源的优化提供了支撑。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ranet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也非常杂乱,如何在茫茫的资源中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呢?在“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教学中,可以把学习的自主权放给学生,这样非常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
  构建网络环境下,基于“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具有四个基本要素:①激发动力;②自学探究;③合作交流;④反馈评价。在四个基本要素中,师生的活动是主要因素,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教为学服务,立足点要放在促进学生自主或协作发展上,为此,在设计、运用模式时,应该重视“两主”作用的协调:①将教学目标引导为学习目标;②将教师的传授活动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③将教师的教法设计转化为学生的学法指导;④将教师提问转化为学生主动设疑;⑤将教具(多媒体计算机)变为学生的学具。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人人都动起来,达到每人都在看、听、说、思、议,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环境下“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误区
  
  1.主导地位的误解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在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1)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教学情境,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都强调要“创设情境”。然而我们发现,这中间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难免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其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
  (2)过度重视知识、能力,忽视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的要求下,教学实践中教师基本都能做到或有意识做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却被很多教师忽视或认为根本不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2.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的误区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环境下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等多个方面。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是指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依托网络环境提供的技术条件,彻底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搜索、收集、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将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总而言之,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