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多媒体教材的画面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注意

作者:李学杰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材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取并设计教学信息媒体的有机组合,是以动态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手段。基于教育与审美的相辅关系,以屏幕显示、以形达义、以画面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求多媒体教材传输知识信息与产生视觉美感不可分离。[1]如何引起注意,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注意的集中和稳定,确保知识信息的准确表达以提高教学效果是多媒体教材画面设计中不可忽视的。
  
  一、多媒体画面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唯一的门户”,只有通过这个门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才能引起感觉。“注意愈强烈,则感觉愈明确、愈清楚,因此它的痕迹也就愈巩固地保存在我们的记忆中。”[2]由此可见,注意能使人的感觉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捷,而作为教学资源的画面内容能较快地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1.画面容易被感知。人类感官在获取知识信息的比重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学习是从感知开始的,教材只有被有效地感知,其内容才能迅速准确地传递。
  书本教材以文字描述为主,文字的形与义是分离的。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注意、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记忆的巩固以及能力培养等重要环节,只能靠单一的文字描述解决。相比之下多媒体教材以图、像为主,与文、声相结合,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媒体,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对教学信息的表达,生动新颖、主体突出、具有一定强度刺激的画面能引起学习者的充分注意,进而实现对画面内容的感知、记忆。
  2.画面容易被记忆。特瑞克勒对记忆的研究表明,视、听觉结合三小时能保持所获得知识的90%、三天后则为75%。知识量的获得与多种感官同时刺激密切相关,视听并用可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长的记忆保持率,是最佳的信息获取方式。[3]依据视觉规律和心理特征,人们大多习惯接受那些秩序、简洁、规律的形态,组织良好的材料比无组织的材料更利于重要信息的深层处理。
  多媒体教材是通过充分挖掘与教学对象的生活经验及现有知识经验发生有意义、有联系的题材来设计、组织的,经过把无关的材料重新加以编排,在画面设计中合理引用并有创意地发挥,使其贴近学习者,易于被接受和记忆,并适时重复来增强记忆,减少遗忘,提高教学效果。
  3.优美的画面可使学生处在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影响和调节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反之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
  多媒体教材拥有影视元素、画面元素、链接元素等广泛的表现领域,从根本上改变了书本教材重知识、轻表现的单一模式。在传达理性知识的同时,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简洁清晰的表达、方便灵活的互动,营造出一种“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产生兴奋和愉悦,有效地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媒体教材中画面的审美实现
  
  知识教育是施加于人的,受教育过程应当充满人性和人文乐趣,应当是获取知识和享受美同时进行的过程。与传统的文字教材相比,多媒体教材以视觉形象表达为主,在设计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表达形式进行审美意义的选择,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在物理课《波的衍射和干涉》中,通过链接向水中同时投入两个小石块,水波相遇时彼此相互影响、干涉的电视教学片段,运用石子激起的层层涟漪向学生阐述“声音传播”的原理,使学生在美感、愉悦中获取知识,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强注意集中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科学知识中充满了美的元素和美的情趣,从宏伟壮观的宇宙天体到以椭圆轨迹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从六角形的雪花到五颜六色的金相,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和美的表现。多媒体教材的画面设计就是“翻译”,就是把抽象的内容“翻译”为有趣味的形象化的视听觉形式,把文字的东西“翻译”成画面。由于多媒体所运用的大量素材具有丰富的视觉表现性(如运动、色彩、线条、光线、空间等),为教材的艺术化表达提供了充足条件,为审美功能进入多媒体教材提供了可能。
  
  三、多媒体教材画面设计原则和方法技巧
  
  多媒体画面所引起的注意既是审美注意也是认知注意。审美注意是感性的,是对欣赏美的画面自发产生的无意注意;认知注意是理性的,是对画面承载的教学内容自觉产生的有意注意。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审美注意可以加强或减弱认知注意,认知注意则使审美注意稳定化,使大脑皮层适度兴奋,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注意将压倒审美注意,而审美注意则仍在潜意识中支撑学习过程,当认知产生疲惫时,审美注意能随时浮出并对认知注意加以调节。美的画面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使学习过程更加积极主动。所以,在多媒体教材设计中应充分运用心理学规律设计有效画面,提高学习注意。
  1.淡化背景,突出主体。面对一幅画面,当主体与背景的反差愈大主体愈容易被感知。因此,在进行多媒体画面设计时,要适当简化和虚化背景,从亮度、色彩、色调等方面加大教学重点、知识难点等与背景的反差,使之与其它信息区别开来,并运用闪烁、动画等技术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为追求表面上的新颖、动感效果,把众多教学内容不分主次地都展现出来,造成学习者注意力分散而影响学习效果。
  屏幕上的文字可通过依靠字体、层次和对比度来提高可读性。中文字体尽量用宋体和黑体,字号不宜太小和变化太多。背景颜色与字体颜色反差应适度,以减少在屏幕上阅读的疲劳感。标题应放置在屏幕偏上的视觉中心位置,选择字体大小、形状与众不同的艺术字或黑体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遵循色彩感知规律与视觉习惯。为课件中所有的可视装置(屏幕的修饰、按钮、菜单、标题和动画、视频)选择适当颜色,可以控制注意力,提高重要信息的深加工,有助于组织教材内容,提高学习者与教材内容之间的交互,便于学习导航。
  同一章节中色彩使用应统一,数量不宜过杂过多,以三至五种为宜。人们在观察事物时,通常的视觉习惯是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在设计多媒体教材画面时,应首先分析表现内容的主次、风格等,然后合理搭配色彩,按照内容的重要程度依次安排在相应的位置,以提高感知效果率。
  3.视觉材料逼真度。视觉材料的逼真度、可信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直观图像并非越接近原物、逼真度越高效果越好。简单的图像比复杂的图像更有效,高度逼真的视觉材料中无关的信息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对有关信息的正常加工,只有中等程度的逼真度才是最佳的。动画和视频可以向学习者呈现那些很难或不可能自己形象化的动态过程。其造型要合乎教学内容的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比喻和夸张合理,避免不需要和无根据的信息分散学习注意力。选择视觉材料还应考虑学习者的预备知识和文化习惯,遵照图形、图像制作原则,如电路图中的标准符号、流程图中的上下左右顺序等,用说明或标题在图形、图像的关键部分做上标记等等。
  4.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年龄特征对视觉材料的感知过程的影响,体现在对有关信息的选择能力、视觉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和对绘画中所运用的构图规则的理解能力上。学生年龄越小,上述能力越差,越难以从大量细节中区分出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学习者,其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高年级学生则具有较高水平的抽象性与理论性,开始出现辩证性的思维。
  多媒体画面设计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特性,也要考虑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学习者的特点,具有针对性才能引起学习者足够的注意。因此,面对低年级学生,应尽量做到视觉材料形象生动、活泼夸张,图形简单、色彩鲜艳明快,画面的编排形式、图形特点趋于一致,排除认识中的干扰;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应结构清晰、色彩和谐,注意事例的变式与比较,运用丰富的感性材料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内在联系及其认识规律。
  5.画面设计的整体性。多媒体教材由图、文、声、像等多种因素构成,多媒体画面的整体视觉效果是这些因素在屏幕上的综合运用,单个因素不能传递全面的信息。因此,传统视觉设计的美学原则仍是多媒体画面设计的指导性原则,通过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层次与条理、色彩与节奏等设计形式,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美感、精神的愉悦感和注意的集中度。
  合理设计有限的屏幕空间,以达到良好的视觉传播。影像区、控制按钮、文字显示区等屏幕画面的外观、位置和行为应保持一致。主次分明的视觉元素、美观清晰的屏幕结构和良好的布局可以引导学生的视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操作,减少学习中的困惑和努力。
  建立目录索引和提供信息导航,加强交互功能对注意的引导性。通过友好的交互界面、合理的问题情境及恰当的测试训练,控制注意和教学过程,避免学习者出现迷航,分散学习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李文奎,王立功.外国教育名著述评.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3] 段渭军.多媒体教材创作中的审美内涵及把握.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