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美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思想和经验及其启示
作者:麦齐好
一、萨顿关于科学与人文本质的论述及其“新人文主义”
关于科学与人文本质的联系,萨顿认为,事实上,不管很多科学发现已经产生的力量和财富远远超过《天方夜谭》故事中最丰富的想象力,但是绝大多数的科学发现却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这些科学发现并未因此而失掉一点儿它们的可爱之处。对他来说,科学已经产生的并更经常是正在产生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并不是主要的东西:科学的主要目的和它的主要报酬是真理的发现……这和美的发现与创造非常类似,在这两种情况中,报酬是同样的,即宁静地沉思那些令人心灵愉快的事情所带来的报酬[1]。这段话所论述的在科学探索与追求过程中体现出的坚韧的毅力、不屈的性格,乐观的情怀和由此而生的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就与人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我们全面而正确地认识科学,尤其是领会科学的非物质性意义有深刻的启迪作用。这里所论述的,是超越于实用价值和工具价值之上的科学精神,它是一种不计利害追求真理的精神,它倡导否定权威的平等主义、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未知的探索,这种精神本身就具有积极的人文主义态度。萨顿进一步论述:“无论科学可能会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都是人性的。每一个科学的结果都是人性的果实,都是对它的价值的一次证实……没有同人文学科对立的自然科学,科学或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一旦形成都既是自然的也同样是人的。”[2]这段话所论述的,是科学的人性化。此外,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近代科学的产生正是人文主义精神培育的结果,人文主义精神解放了人的主体性,激发了人的能动性,确立了客观世界的独立自存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是科学之母。
科学精神、科学的人性化及人文特征,使得科学与人文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在本质上是人文的[3]。科学不但教人求真,同样亦教人求善求美,科学与人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在此基础上,萨顿提出了“新人文主义”思想。“新人文主义”思想的要点是:第一,是一种新颖的科学人文观,是建立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一种新的文化。主要突出科学的人文内涵,挖掘科学的人性意义,贬抑科技理性的张狂和工具理性的片面。它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以科学统领人文,这种统领不是一种控制,而是相互契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科学和人文的融合。第二,追求的理想境界是科学人文的和谐统一,围绕科学建立起新的科学人文观。主张从人类文化这个宽阔宏大的背景出发,认为在人类文化之光的照射下,科学和人文不应该自立门户,各自为战,科学家要认识到自己取得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文学者“必须理解科学的生命,就像他必须理解艺术的生命和宗教的生命一样。”[4]认为新人文主义可以带来双重的复兴:对于人文学者是科学的复兴,对于科学家是人文的复兴,最终目的是促进科学人文的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第三,主张开设科学史课程以期实现教育中科学和人文的和谐统一。科学史课程的学习是培育人文精神(对于人文专业的学生则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最佳选择,是连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当一个人阅读科学史的时候,他会感受到攀登一座高山那样的令人振奋的心情。”[5]科学史学的目的是在了解科学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领会其深刻的人文意蕴和人性光辉,既是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更是人文精神的历练和涵育,有利于增进对人类文化的整体认识,有利于增进世界意识和人类情怀,是科学人文化的最佳表达和中介。
二、美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实践经验
1.重视课程人文性的开掘
美国学校的授课方式非常灵活,教师十分注重课程人文性的开掘。他们在授课前会介绍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尚存在的争论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教学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常常鼓励学生提出对权威的批评性意见,并就此意见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主动参与学习并有所得的兴奋及成就感。如哈佛,教学过程不设立唯一正确的答案,哈佛一直认为正确答案绝不是唯一的,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如何适应形势和形势变化,寻找更好的答案,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充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6]。又如旧金山林肯高中,教师非常注意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以下道理:第一,每个学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实际应用时是相互关联的;第二,有些学习任务依靠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学习成果是可以由自己评估的,但必须是与社会相联系的[7]。
2.注重学生实习的过程
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实习的过程,而不仅仅关注实习成绩。学校普遍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学时数,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历练自己并创新。学生实习过程有其显著的特点:不是从学校到社会的单维度,而是从学校到社会,又从社会到学校,再到社会的,经历了应用——观察——思考——积累——提高——再学习——再应用的多维度。如哈佛,经常把学生置于实践的环境中,让他们用已有的理论和知识解决问题、提出怀疑、积累经验,再解决问题,目的不仅在应用知识,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不断向自己的智力、能力和毅力极限挑战[8]。
3.激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工作
美国学校形成了激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工作的共识,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这种有计划而积极的激励政策,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尽可能多和早地熟悉科研的程序和方法,历经科研的艰辛和得到科研的乐趣。
三、从美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思想和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1.进行学科观念的自我反省
萨顿的“新人文主义”是以科学为核心构建的科学人文观,是一种科学的人性化的主张,是一种新的文化观,有利于打破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隔膜,建立起和谐一致的文化价值体系。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学科观念的自我反省。当前,科学的物质功利主义在实用主义观念大为流行的社会环境下明显膨胀,科学精神却日渐萎缩,这是极不正常的;另一方面,人文学科对科学的认同更多地偏向于其实用价值和工具价值,这同样是科学精神的失落,从更深的本质意义上说,这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进行学科观念的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寻找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最佳载体
萨顿主张通过科学史课程的开设来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具体到我国,仅靠科学史课程是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因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几千年文明史,融合了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宗教礼俗、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至衣食住行各种文化,凡此种种,非一门科学史课程可以囊括。因此,除开设科学史课程外,还应该寻找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最佳载体。我国历来有“文道合一,文史合一,文技合一”的传统,几乎所有文明成果皆汇集于各类文史典籍之中。因此,语文课程是我国能够进行文理渗透、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最佳载体。当然,在目前状况下,如果要通过这个载体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还必须做好现行教材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大量工作。
3.开掘科学专业课程的人文意义
萨顿认为,无论是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人文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科学史课程,只是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和专业性特点有选择的学习,从而使科学专业的学生增加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同样人文专业学生又能认识了解科学的特征以及社会进步对科学的依赖,从而在增加科学知识的同时增强向前看的意识。这样,就可能去掉“没有理想的知识和没有知识的理想”之弊端。但是,科学史毕竟只能向学生呈现科学的历史进程,它对科学本身固有的非物质意义也即人文意义的开掘是有限的,科学的人文意义开掘应主要体现在它的专业课程上,而且专业课程不能只关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训练,同时应该关注科学态度的养成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4.加强学生科研活动的鼓励和引导
我国学校目前理论上已经强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落实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在学生科研中,虽然对学生科研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鼓励措施(如中学生创新大赛获全国奖可在高考中加分),但平时的科研训练和指导并不多。要使科学和人文融合教育取得进步,必须切实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鼓励和引导,利用尽可能多的渠道让学生参与科研,如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习培训等,要注意打破由指导教师提供论文题目或设计项目的传统做法,提倡真题真做,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和感悟科研的过程和乐趣。
参考文献
[1] [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厦出版社,1989.
[2]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3(2).
[3] 闫秀旗,黄海泉.从哈佛大学创新教育谈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2).
[4] 方帆.我在美国教中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