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
作者:单作民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体现
1.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总体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不仅关系到个体身体的全展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如果说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它们在育人的总任务下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虽然没有在教育方针和目标中加以明确表述,但是通过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深入研讨,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条件,将难以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甚至难以胜任未来社会和时代赋予的职责和重任。
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目标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各有侧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教育活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导向、整合及评价功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仅对心理健康知识有着良好的认知,并且以对外界刺激形成的良好的反应方式等方面来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帮助青少年学生顺利地实现社会化,以这种教育方式来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概言之,德育是对个体施以一种社会规范化的教育和影响,它反映的是一种明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倾向,而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索自身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内外部世界的和谐和统一,它对中小学各阶段的德育、智育、体育活动均有着深刻的、直接的影响。
3.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认识。德育过程是一种对学生施行心理影响的过程,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下,一般会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加速改变,这种变化必然也将反映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借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体系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出德育目标达成的状况和效果。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和心理知识的普及,广大中小学师生在加深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理解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增强贯彻执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二、中小学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性比较
1.教育的价值特性比较。德育的价值是指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德育发生的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符合主体目的和满足主体存在与发展需要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及相关能力。德育的价值表现有多重性,而中小学德育的价值表现形态则不仅体现于形成青少年现实的品行方面,更主要的是它将对受教育者的未来发生重要影响,从而通过德育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这种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满足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主动发展的需要,从社会进步的意义上说,它不仅使个体能正确理解和应对现实的外部环境,而且能够使得社会群体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从两种教育价值特性来看,二者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者在适当的教育情境中融为一体的。
2.教育具体目标和内容方面的比较。中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有其教育目标与内容,其德育目标主要反映出对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特别是从内容上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必须进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它包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的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培养的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谊、恋爱、家庭观的教育和行为指导;坚强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训练。可见,在目标和内容方面,中小学德育大纲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德育工作范畴。这种纳入有其积极意义,它不仅体现出学校德育正日趋以更加科学的、人本的态度来对待教育的双方,并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提到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必须指出的是,德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从学科逻辑上不存在从属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有其固有的规定性。比如,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也予以明确,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学校教育过程方面的比较。从德育过程理论上说,德育过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无论从二者的教育着眼点还是实现方式来看都有较大的区别,当然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学校德育过程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和非教育活动来实现,通过这两方面的交互作用,不仅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接受、认同一定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还必须以一系列有计划安排的交互活动的方式使这些观念和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观念和情感,并体现在行动上。这个过程从形式上看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相似之处,因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当实施一种以观念的内化或行为的改变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时,二者可以实现在教育方式上的统一,但这种统一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援助中的一些独特、有效的活动方式也进一步使得师生认识了德育过程的规律,并且在手段和方式上丰富了学校德育过程及活动的内涵。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及融合方式
1.理论上的可行性。首先,作为实现教育总目标必要条件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保障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并且它与德育一样,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二者在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方面实现融合的基础;其次,在教育内容方面,中小学大纲中比较明确地把心理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的体系当中,虽然从学科理论划分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纳入将存在不少争议,但如果以一种科学的、现实的态度对待两者的共性和异质性,那么这种划分无论是对传统的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都将起良性作用;再次,就传统的德育过程和方式而言,德育强调的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一种心理变化过程,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这种变化打下了基础,并且在德育过程中还将进一步证明,个体在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情感并产生教育者所期望的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德育必须也以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格为目的。从上述意义上说,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融合有着广泛的理论基础。
2.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可行性。班级授课和课堂教育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基本的教学单元。可是,要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能完全依赖于单一的方式。课堂教学有利于系统地掌握知识,但是它们二者的实质并不是“知”问题,而是一种主动地接纳和内化的过程。要达到这个目的,借助于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思想品德、政治观念的传授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对于处在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还必须采取形式多样化的非教学活动进行教育,以使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愿、自觉的行为反应。而心理健康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临床经验和个体的自我感觉,具有明显的个体性特点,其传授途径更多是以活动的方式完成。这些心理学意义上的特点使得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较多的可比较性。
3.对其融合方式的设想。由于中小学校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客观上存在很多共性,因此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将二者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是比较现实的一种考虑,否则在教学管理上很容易形成“两张皮”,不仅浪费教育管理资源,而且也不利于它们各自教育目标的达成。其融合方式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第一、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并行地、全面地渗透和融合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每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到一般的课外活动,从学生的日常管理到学校的后勤保障等方面,均要体现和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第二、在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全员性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两课”教师分别进行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一体化培训,使教育者首先达到专业的融合。在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同时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淡化“治疗”和“指导”意识,把融合的基础放到品德发展性心理问题上来;第三、在课外活动中大力开发包含有共同教育要素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阶段性目标;第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在实现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升学”的重压下,无论是家庭和学校,还是学生和教师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重负,一部分人同时也出现了轻视德育的倾向。因此,只有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起来,才能为构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贯通的桥梁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把基础教育引向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