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论外语教师职业自主

作者:黄有才




  一、学习者自主是教师自主的出发点
  
  学习者自主,以学生为中心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者自主”(learner autonomy)已成为外语界研究的热点。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地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学习者自主研究来看,学习者自主实质上是要求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重新定位。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协作,学习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尽管大家对教师在学习者自主模式下的作用表示赞同,但大多数研究中,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者却很少作为研究对象被研究。在培养学习者自主能力的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90%以上的教师都在知识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熏陶、培养出来;另外,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班级人数众多,课时量大,教学负荷超重、教师进修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把培养学习者自主能力写入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压在教师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全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极为关注。教师自主(teacher autonomy)研究从而成为外语教育和师资培养的新课题。
  
  二、教师自主的定义
  
  目前,教师自主同学习者自主一样,在理论界还没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定义。在国外,Little(1995)将教师自主诠释为职业能力行为自主,他认为成功的自主性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责任感,他们能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分析,善于利用课堂的自主空间;Aoki(1999)指出教师自主是其作出教学决策时所表现的能力、自由和责任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教师的职业发展方面,Smith(2003)明确提出了“教师学习者自主”的概念,认为教师自主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者。相比学习者自主或自主学习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教师自主研究相对较少。吴宗杰(2004)从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角度探讨制约教师自主的各个方面;蒋菁(2004)从教师本身和外界因素两方面阐述教师自主的观点。
  从以上这些对教师自主的定义和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教师自主可归结为:教师应当具备教学所需要的自我发展能力,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不断进行反思。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他所承担的任务——促进学习者自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并转化不利因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
  显然,教师自主(teacher autonomy)在本质上不同于教师培训(teacher training),后者把教师当作培训对象,强调群体的外在的学习,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而前者强调教师素质发展的创造性和持续性,着重教师个人的,内在的提
  升,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终生性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作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三、目前我国外语师资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我国外语教学在近20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和文化教育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及种类方面急剧上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问题越来越明显。“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批评中学和大学外语教学的声音越来越多。学生对教学有意见,教师自己也不满意。隐藏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外语师资问题。笔者在2003年暑期对四川广安地区中学外语师资培训中发现,该地区外语教学,特别是外语师资情况令人堪忧。从学历结构来看极其不合理:51%的英语教师是非英语专业毕业的,英语专科毕业的占25%,而正规师范外语本科毕业的仅占该地区外语教师总人数的18%,还有少量高中毕业教师。98%以上的教师采用的是语法翻译法。教学中很少考虑学生因素。同这些外语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教师自身语言和教学能力差,教学力不从心,但都渴望获得进修提高机会,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希望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笔者认为:教师自主无疑是迅速改善自己英语水平和教学理念的必由之路。
  
  四、如何培养自主型外语教师
  
  在教学中,外语教师的自主能力包含两大部分:一是语言基础能力,二是教学能力。语言基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理论以及语言基础技巧等。教学能力包括怎样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怎样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怎样评估自己的教学行为等。因此,一个成功的自主型外语教师应当能熟练驾驭英语语言,有足够的使用英语语言系统的知识,并且口头传递信息及口头交际技巧好。这是成为语言教师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目的语,不仅为学生提供有意义和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也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保障。
  本文认为有以下措施。提高教师自主能力,促进教师自身的自主发展。
  1.熟练掌握语言教育和测试的有关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创始人Williams M和Burden R(1997)强调学习过程中教师、学习者、任务和环境这四大因素的动态平衡:学习者处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中介的作用以促进学习者学习,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和教师交流的连接界面,学习环境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人际交往行为和教学方法,教师本人对语言学习的认识和信念影响其课堂组织结构、学生参与程度、课堂互动模式以及对学生成就的评估等方面的决策。因此,教师须了解或掌握相关学科如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测试学等知识。便于教师更有目的和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古老的语法-翻译法到目前广泛认可的交际法,语言教学理论层出不穷,教学流派各领风骚,语言工作者苦苦寻找一种最佳方法以解决语言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其中,二语习得理论汇集了多门有关语言教育的学科知识和理论,为外语教师的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框架。外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语言技能的操练,还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及个性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没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所以,教师只有学习和借鉴二语习得研究成果,认真研究语言学习规律,研究学习者因素,才能准确评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并给予恰当的指导,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
  2.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调动两个“自主”
  自主型教师仅仅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习得理论是远远不够的。Wallace(1991)曾把教师的成长概括为三种模式:1)匠才模式(craft model):此类教师依赖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和自己的经验积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2)应用科学模式(applied science model):教师学习与外语教学有关的理论课程,用理论指导和改进教学;3)反思模式(reflective model):教师在教学实践、观察他人教学的同时反思自己学,并结合理论指导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学会如何思考、感受及进行反思性的教学有助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过程的一种内省式的自我研究,通过反思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观察、比较、分析和评估自己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教师反思的形式包括:写教学日记、听看课堂录制的音像资料、同学生交流或问卷调查等。把反思后形成的内容融合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价值体系中去,不断提高教师自主水平。
  
  五、教师自主研究的意义
  
  教师自主的发展对于外语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外语教师应积极地、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投入到教师的自主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