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偏见探析

作者:王丽霞




  班级管理是一项既讲科学性、又讲艺术性的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警惕人际偏见的影响。人际偏见,即对人的一种不准确的、不完善的知觉,它往往左右着对人的态度,影响班级中师生关系及其学生之间关系的正常发展。班级管理中的人际偏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晕轮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被试者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结果被试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成为一个友善的人。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根据这五种品质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阿希的实验揭示了人际知觉中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在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一种突出的品质,并因这个品质的影响,使人们看不到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从而由一点作出对这个人整个面貌的判断,即“以点代面”。当一个人某一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好”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他的品质都是好的,即“一俊遮百丑”。当一个人某一突出品质被标定为“坏”时,他就被一种消极的“晕轮”所笼罩,被主观地认为其他的品质都是“坏”的,即“一丑遮百俊”。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常常无意识地左右着人们的交际行为,干扰着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
  班集体的发展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都需要班主任倾注大量的心血,而期望的就是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校的优秀典型。但是,事实上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个体之间都是存在客观差异的,并且这种差异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班主任陷入了“晕轮效应”里,那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情感上就会倾向于少数的“尖子生”,认为他们什么都好,对他们偏听偏信。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也会觉得是偶然现象,情有可原,不与追究。而对于所谓的“差生”,则认为他们什么都差,即使他们有某个方面的特长,例如体育好,也会认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置之不理。这样的做法显然与我
  们面向全体、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原则是相违背的。
  
  二、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存在着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看待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从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等方面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评价和判断他人个性的依据。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刻板印象”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认为年轻人总是举止轻浮,而老年人则是墨守成规;男性总是独立性强、竞争性强、果断勇敢、自信和有抱负,而女性则是“头发长、见识短”、依赖感强、讲究容貌、细心、软弱等等。
  应该承认,“刻板印象”有时是人们认识某一交往对象的捷径,不失为人的一种智慧的表现,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某一类人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生活、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容易产生许多共同特征。但是,由于他们各自具有的生活经验背景多少有些差异,从而导致彼此都有其不同的个性。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用“刻板印象”看待学生,往往看不到学生的复杂性,看不到学生的发展变化,过早的给学生贴上“标签”,以至对学生的行为品质作出错误的评价与判断,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又影响了班主任的形象。例如,一位成绩不好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后,终于在期末考试时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但带有刻板印象的班主任不是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而是说:“成绩不错,是抄来的吧!”使得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和刚刚体验到的一点成功丧失殆尽。造成这种偏见主要是认识方面的原因。如果在没有充分掌握某一类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就做出概括,往往会形成不符合这一类人的实际特征的形象。而依据这种形象去评价与判断人时,又不考虑某个人的具体生活经验,自然就会产生“刻板印象”偏见了。
  
  三、近因效应
  
  心理学家曾作过这么一项实验:分别向甲、乙两组大学生介绍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然后要求这两组大学生分别想象出对这个人的印象。对甲组先介绍这个人的外倾特点,后介绍其内倾特点;对乙组则先介绍这个人的内倾特点,后介绍其外倾特点。在介绍完第一部分后,插入一些与实验无关的活动作为干扰因素,然后再介绍第二部分。结果表明,甲组大学生普遍把这个人想象成内倾型,乙组大学生则普遍把这个人想象为外倾型,即都是第二部分材料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近因效应”。具体地说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知觉对象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具有较强烈的影响。
  “近因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并不少见。例如,当发现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同学犯了某种错误后,人们往往会把问题看得较重,甚至夸大错误,并否定他以往的成绩。又如一个平时表现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同学,在班级篮球赛中立了大功,人们往往会对他刮目相看,并肯定他以往的一贯表现。这种人际知觉的一左一右,均是“近因效应”的典型表现。“近因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近期因素在时间上的优势,它与“第一印象”在时间上相反。如果说“第一印象”主要产生于陌生人,那么“近因效应”则主要产生于熟悉者。“近因效应”掩盖甚至否定对一个学生的一贯了解,从而影响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另外,班主任的言行也会使学生产生“近因效应”,例如,班主任向学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但给人的印象却全然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相反,给人一种积极的印象。这就是说,有时尽管你有心讲出令人感到痛快的话,但如果最后一句话是悲观的语调,整句话就会呈现出悲观的气氛。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也应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
  
  四、投射倾向
  
  所谓“投射倾向”,就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征,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通俗地说就是“以己度人”,认为自己有什么言行和需要,就认为别人也一定有什么言行及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投射倾向”有两种既典型又对立的表现形式:其一是有些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行及需要,认为世上尽是好人,犹如东郭先生和唐僧,虽然多次上当受骗,仍不会醒悟,原因是他们均有一副“菩萨心肠”,即所谓“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其二是有些人总是从坏的方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行及需要,认为世上尽是坏人,例如在卑劣者的眼里,似乎别人也跟他一样心术不正,倘若别人有明显的善行,也会强认为其动机不纯,即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一个班主任知觉学生时,如果受到“投射倾向”的干扰,其认识、判断和看法往往从“是这样”、“一定会这样”等心理倾向出发,把学生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例如在军训结束时,学生一般要给教官送点纪念品以示感谢。有个班的班长在全体同学的一致要求下,送的纪念品较为昂贵,结果这引起了班主任的不满。班主任从自己的观念出发,认为学生目中无他,不和他商量就送给教官那么好的礼物,是否有什么问题?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由于班主任的投射心理,造成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误解与隔阂。
  
  五、经验的逻辑推理效应
  
  所谓经验的逻辑推理效应,是指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有联系,因而有些人便在知觉判断他人时,以对方外部的一些表面特点为线索,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逻辑推理。其知觉判断的模式是:“A的特点往往伴有B的特点,由于某人具有A的特点,所以他必定具有B的特点。”例如,有这种偏见的人认为:“老实人往往伴有不爱讲话的特点,由于甲不爱讲话,所以甲肯定是个老实人。”又如认为:“爱打扮者往往伴有怕脏怕累的特点,由于乙爱打扮,所以乙肯定是怕脏怕累。”
  这种凭经验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是简单化的人际知觉方法,它往往会使班主任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以至造成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知觉偏见。事物与事物之间虽然有联系,但这种联系是错综复杂的,那种“A的特点往往伴有B的特点”的“单一式”联系在社会生活中虽然有,但并不具有绝对性。例如一般人认为,班里男女同学只要有经常在一起的行为,就判断他们在谈恋爱,这就是受到投射效应的作用。在一般人看来,这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异性同学之间的纯洁的友谊。这样错误地理解同学之间的关系未免太狭隘了,反而玷污了同学之间的真挚的感情。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人际知觉偏见,很有纠正的必要,因为只有在健康的、无偏见的班级人际环境中,学生才能过正常的生活,同学与同学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些人际知觉的“误区”,有助于克服自己看待别人时的偏见,也有助于了解其他人是如何产生这种偏见的,从而达到纠正这些偏见的目的。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