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探讨

作者:文英利




  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模型。它是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际化,又是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形式,但它不是具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综合考虑了从理论构想到应用技术的一整套策略和方法,是设计、组织和调控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校体育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深入,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突破和更新,教学模式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将有新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1.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用法比较多样,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和公认的定义,有人将某种教学思想理解为教学模式,有人将课程的不同类型理解为教学模式,也有人将教学的特点及风格称为教学模式,还有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构造和变量关系称为教学模式的等等。但至今为止,大多数学者还是将教学模式定位在教学过程范围上,并理解为不同的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方法体系。
  
  2.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与教学模式的概念一样,学者们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也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有把“体育教学模式”理解为“体育教学过程模型”的共同倾向。根据对上述诸多概念的归纳,本文提出如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这个定义有三个特点:(1)将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定义在“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上,强调了体现时间概念的过程结构,并加上与之相联系的教学方法体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方法类型”的框架。(2)指出了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3)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空间和表现形式作了规定,即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
  
  二、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向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生物模式教学,但事实证明,旧的模式教学显然不能适应教学发展,远远不能达到更快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因此必须使体育教学模式走多元化道路,有机地将多种教学法模式相结合,以便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体育教学向心理模式发展
  旧的生物模式教学衡量体育运动的客观指标是生理负荷,对学生诸种心理因素重视不够,没有把心理活动变化规律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来加以考虑,对学生活动的心理负荷、心理障碍不能很好地解决,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运动兴趣和独立锻炼的能力。因此在评价体育教学效果时,不仅要从生物学角度,评价其提高生理机能的效果,同时,还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来全面评价体育教学的效益。三维综合评价的体育教学观,反映了体育教学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系统。从三维综合评价的观点看,体育学习所取得的效果,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的生物学改造,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2.体育教学向思维模式发展
  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应用脑思维模式教学,把动作技术的生动形象变为科学概念,然后再转化为技术动作的全过程。由于任何运动技术的形成都不能离开大脑的分析综合,因此,脑思维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应放到应有的地位上来。
  3.体育教学向适应个性模式发展
  体育教学的个性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应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他们的个性倾向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4.体育教学向学生参与模式发展
  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管理地位,学生为被管理者。学生参与模式即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管理工作,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即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在协作交往思想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锻炼和联系,积极地思维,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参与的时机,选择适合于学生参与的内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同时应注意分层教学,不同学生的参与机会要因人而异,做到全面性与层次性两方兼顾,使其参与意识达到持久、牢固。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即要让学生形成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的自觉意识。通过不断地交流与合作,使语言、情感、思想都得到沟通,互相尊重,进而促使学生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5.体育教学向主动学习模式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课上要经常提问,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动作,即主动质疑、存疑、设疑、问疑的自觉意识,养成不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实现,从而达到能够从本质的高度来掌握体育知识。当代体育教学模式,提出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6.体育教学向终身体育模式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教学都比较重视学生身体的生物性改造,追求比较短期的生理适应性能力的发展。当代体育教学模式则批判地吸收了历史的经验,着重突出了对学生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向“终身体育”。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好体育,有了爱好就能培养学生运动的特长,有了爱好与特长就能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真正使学校体育起到“终身体育”的作用。即学校体育教学的内涵应为:兴趣、爱好、特长(爱好+特长)、习惯、终身体育。
  7.体育教学向自学模式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学会什么为出发点设计的。因此,它束缚了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和利用,以及远期教学效果的获得。当今体育教学模式则是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它追求的目标是由教到不教,由不会学到会学。
  
  参考文献
  [1] 郑春梅.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2(6).
  [2] 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
  [3] 符传嘉.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初探.体育学刊,2000(4).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