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迁移理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郭素红
早期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因素说、概括化理论。形式训练说来自于官能心理学,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它主张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认为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可使该官能的能力得以提高,从而促进迁移。该理论后来受到人们批判,并失去其自身地位。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的,认为两种学习间具有共同成分和共同因素时,才会产生迁移。该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忽视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另外有轻视理论、概括的倾向。概括化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C.H.Judd)提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本理论被认为是对迁移现象作出较为令人满意的一种解释理论。而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关系理论,被人们看做是对概括化理论的一种补充。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他们大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如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奥苏伯尔指出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或清晰性会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规定: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对学生进行法制、形势政策教育以及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大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生活、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从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来看,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在教学过程中,迁移理论的运用就是使学生实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迁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求教师做到“为迁移而教”。
一、知识的迁移
1.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体系是比较完整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比较密切的。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对已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温故”,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知新”的目的。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等方式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学科内知识之间的迁移。
2.文史地知识与政治知识之间的迁移。文史地知识与政治知识作为社会科学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尤其哲学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这些知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哲学知识就是对这些具体科学知识经过抽象概括而得出的最一般结论。作为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种密切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对已学过的文史地知识来促进对抽象的哲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
3.数理化知识与政治知识之间的迁移。数理化知识作为自然科学知识,它们与政治知识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对于一些政治知识学习和理解有时也要用到有关的数理化知识。特别是要讲解一些复杂、抽象的政治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够掌握这些政治知识,你需要借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熟悉的数理化知识对学生进行点拨,对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是十分有利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由“已知”向“新知”的迁移。
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为掌握知识而学习是不够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教师,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责任。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授业、传道、解惑”之人。而是在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二、能力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古人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了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地说,思想政治课主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即自学能力,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资料的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鉴别、判断是非、正确观察问题的能力,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等。
在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防止出现“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自学能力,也可以称为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影响是很大的。如何在教学中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呢?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教材坚持从基本事实出发,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用比较典型的事例或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出和说明基本道理和观点,适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读好读懂提供了前提条件。阅读是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输入的信息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所能保持的时间要长得多,足见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读”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通读课文,并且根据目标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的读,以达到对本节课内容的初步的整体性的有重点的了解。“读”的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建立初步的知识结构体系。
课堂阅读的最大特点是能及时引起对问题的思考,由于它是由教师组织起来整体进行的。因此能促使每个学生在读时能很快地进入自我认识状态,依据导读提纲寻求答案。这些做法能坚决克服把学生当观众,老师当演员的过时教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划杠杠,背条条,只求现成答案的不动脑筋的被动倾向,代之以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问题,敢于动手操作,善于当好演员的创新方法。
又如参加社会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政治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这里的培养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行”也是学习,是生活中的再学习,在“行”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里,它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走出校门,到工厂,到企业,到社区?而教师就是这一个个活动的组织者。比如在讲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高度重视解决“三农”这一问题时,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参观,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思想觉悟的迁移
学校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实现思想觉悟的迁移呢?首先,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的思想,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确定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面对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彰显,“思想政治教学相对滞后的、弱化的僵局应当被具有亲和性、吸引性、融合性的“和谐教学”所打破”。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充分张扬亲和力,让教师和学生彼此相互信任、相互亲近、才能真正调动主体的能动性,从而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导向性作用。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让学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含的科学思维方法,开放的理念及实践成果,要联系学生的学生现状和思想实际,采用专题授课法,切合一定时期政治现实,选择一些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引进学术界研究动态,最新成果,最新观点,深入透彻的分析基本理论问题,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科学理论由认知到理解,转而相信,甚至信仰,从而强化学生的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