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语用学理论在高中EFL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黄永亮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领域,又称语言实用学,是以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同一句话的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是语境。话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即语句本身意义以外的含义,正是语用学研究的内容。人们说话要表达的事物往往不仅限于所说语句本身的意义,有时由于说话的场合不同,甚至会出现所说语句结构与所表达的意义毫不相干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听话人就要懂得说话人的弦外之音,要明白说话人到底是直言不讳,还是指桑骂槐,或是声东击西(刘润清,1995)。在语言教学方面,语用学可用来解决语言结构功能的问题,即对语言进行语用分析,解决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使用原则,这种研究成为“语用——语言学”。此外,语用学还可应用来解决外语教学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一系列语用失误问题,探讨语用的社会因素,这种研究成为“社交——语用学”。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语用原则,我们必须在EFL教学中贯穿这些英语语用原则。
  
  一、EFL教学的含义
  
  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学是指英语在第一语言不是英语也非其官方语言的国家的教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就是EFL教学。EFL学习者的动机是工具型的,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该语言当成一种工具,并以能获取信息或者表达自己的意思为主要目标。同时,相对于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学习,EFL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很难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在真实交际语境中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培养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这一艰巨任务就落到EFL教学上了。
  
  二、语用学理论对中学EFL教学的启示
  
  1.教师应注意用语的准确与得体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指在语用中用词准确,语句合乎语法规则。至于语言表达的得体,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它既指说话人说的话合乎语法规则,具有语法上的可接受性,又指说话人说的话在特定的语境下得体、合适。由于语言主要是用来进行交际的,所以得体比准确具有更大的意义。传统教学法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但对得体性的关注就不够了。结果,我们虽然学到了不少语言知识,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交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根源,可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用语中就忽略了语言的得体。比如说,有些教师在要求学生重复问题时就会说:Repeat,please!或Say it again!而没有用西方人常用的句型:Pardon!或Would you please repeat it?而学生也会在要求老师或同学重复问题时模仿这一句式,让受话人感到被命令,很不舒服。如(夏纪梅,1995),学校负责人在欢迎一位美籍教师的会议上用英语作的讲话:Ladies and gentlemen,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Miss Brown.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brown听了这番话后显出了难堪、不高兴的表情。因为尽管这位校领导讲话时没有犯英语语法错误,但他讲得并不得体。他把美籍女教师Miss brown说成是一位pretty girl这一点,足以使当事人对他产生反感。按照欧美的文化,成年女子是不愿意被称为girl的,他们宁愿被称为woman。在当事人Miss brown看来,别人称自己为girl,是说自己幼稚、不成熟。此外,pretty和good的用法也有不妥。中国人介绍来宾,总是喜欢使用褒扬词汇以表敬意,但西方人则认为,初次相识不宜使用过于主观的言辞。这时,如果说话人客观地介绍来宾的身份、学历、技术专长等会更得体些。语言的准确固然重要,但得体更重要,因为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
  2.教师应结合语用知识讲授语言知识
  结合英语语用知识来讲授语言知识,就是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表达。在现实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形式的教学主要体现在语言难点的教学上,大部分教师对语言难点的讲授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词语意义的解释和句子结构的分析层次上,而对所教的词语和句子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使用方面的有关知识则传授很少。这种脱离相关语用知识来传授语言形式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在真实的语言社会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能力(余祥越,2002)。
  当然,我们说将语言形式和相关的语用知识结合起来教学,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语言形式项目的讲解都结合其语用知识的传授,这种结合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3.学生应结合文化背景学习语言知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用某种语言进行交际,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而这种语用差异往往是他们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差异会对交际造成影响,出现信息误导、信息错误和信息障碍,这就是所谓语用失误。如果交际的一方出现语用失误,交际的另一方就可能产生误解,以致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其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
  交际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制约着语言的使用,这就是语言的文化因素。不同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也有诸多不同,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我们与英语国家人民进行交际,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交际困难,甚至发生误会。这里的文化差异主要是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其产生是由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不同而导致的。文化差异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到交际的成功:第一,文化差异影响信息的获得。文化差异影响听话人获得信息的原因,往往是说话人越过了话语字面意义,传递一种带有文化因素的暗含意图。第二,文化差异误导信息的获得。不同语言的人具有不同的民族心理,这种文化差异使他们在交际中获得不确切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信息。第三,文化差异造成交际障碍。不同语言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思辨、推理方式不尽一致,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使交际发生障碍,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
  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但要掌握外语的发音、词汇和结构,还要认识英语语言在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差异,更要自觉地将英语同我们的母语进行比较。语用对比对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满足于理解和分析规范的英语语句,而应自觉地学习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知识,避免出现语用失误。只有重视积累语用对比方面的知识,才能更自如地使用英语。
  4.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学习者经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学语言就是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然而,语用学却告诉我们,语言知识的积累固然不可缺少,但它决不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学习一门语言的合理、可行的做法是在使用中学,在运用中领会、巩固,边学边用。但什么是语用能力呢?Leech(1983)提出区分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语用能力也就相应地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语用语言能力以语法能力为基础,涉及语言的使用规则,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社交语用能力是指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是更高层次上的语用能力。总之,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为了学生能够了解言语交际的一般模式和原则,以及话语意义的多层次性,教师就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针对特定的语境,教会学生灵活、合理地使用语言。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 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1983.
  [5]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 夏纪梅.英语交际常识——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误会实例分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7] 余祥越.语用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