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设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作者:高翠英 毛永泉




  克拉申在他的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或态度是一个可以调节的过滤器,它可以使可理解性输入顺利通过,也可以阻隔甚至完全阻止习得所必需的输入。情感过滤越低,语言学习者所获得的输入量就越大。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还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使学生习得。克拉申认为影响习得语言的情感因素是:(1)动机: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目的明确则动力大,进步快;反之,则收效甚微。(2)自信心:有自信并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进步较快。(3)焦虑状态:焦虑感较强的学习者及课堂气氛,情感屏障高,获得的输入低;反之,则容易得到更多的输入。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给学生大量的语言输入而不注意学生的情感因素是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的。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人本主义相吻合——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将人的思想、情感、情绪置于心理发展的前沿地位,它重视学习者个体,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个人感情,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感情因素而不是认知因素,注重为语言学习提供安全环境而不是增加焦虑等。英语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重要“中介者”(mediator),对学生学习动力的产生和持续,自信心的树立以及创造一个温暖、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学习动机
  
  多数教师都认为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动机。那么,动机究竟是什么?教师在激发和保持学生动机上应做些什么呢?
  Marion Williams & Robert Burden结合认知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对动机作出这样的定义: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唤醒状态;动机导致有意识的决定;动机导致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脑力或体力的付出;动机导致的行动指向一个(或一组)既定的目标。人们因为某种内因或外因而被唤醒,导致他们决定以某种方式行动以达到某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就是行动本身,也可能是以该行动为手段而达到的另一件事;行动一旦开始,就须努力维持下去直到达到目标实现;所有这一切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因人而异的。由此作者又提出了三个阶段动机模式:
  存在做某事的原因→决定去做某事→保持努力并坚持下去。
  两作者在1989年对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作了划分:如果某人做某事的惟一原因是为这件事以外的某事而不是这件事本身,其动机就是外部动机:当对做某事的经验本身产生兴趣和快乐,而且做这件事的原因在于该事本身,此时的动机则可能是内部动机。作者认为不宜把一个人的行为动机看作是两极中的一极,其实人们可以兼有两种动机而且互相影响。作者指出无论在动机的激发还是保持阶段教师都应鼓励学生的内部动机。
  动机是学习者受多种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但是不管学生带着什么样的动机来到教室,教师如何教会直接影响学生动机的改变。正如Erickson所说:课堂有效的学习要靠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能力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关键。研究证明日常教学比直接的说教更能改变学生的的动机。
  首先,教师的热情会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课堂是否精心准备过,教师是否真正关心学生,教师是否真正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其次,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来组织安排教学,无论是课堂内容还是课后作业都应紧密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联系起来,教学材料的选取应让学生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有成就感,教学材料的难度应是递增的。
  再者,教学方法应是变化多样的。新奇会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应不断变换自己的方法,就检查学生单词的方法来说,如果总是默写单词就会让学生乏味,我们可以用猜词游戏、单词接龙、单词编对话或故事等来巩固学生学过的单词。
  另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学生的掌握程度而不是分数,教师应避免用分数威胁学生,教师对试卷的编排也会诱导学生,如果试卷偏细节记忆,学生就会注重记忆大量事实,如果试卷重信息的评价和综合,学生就会在学习中练习这些技巧。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无论是试卷还是作业)都应给予及时的反馈。公开做正面表扬。研究证明,正面鼓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要避免贬低式评价,负面评价要具体客观,尽量在批评的同时指出他成功的方面。
  
  二、自信心
  
  自信心是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总体来说是有自信者。教师经常发现我们的语言学习者常常缺乏自信,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常常害怕用英语表达。造成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中介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正如Feuerstein所说:学生缺乏信心,有自卑感、挫败感等与教师有直接关系……而这又会导致下一次的不成功,解决问题时表现出不知所措。因此,帮助学生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客观的自我形象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应营造一种和谐、温暖、积极向上的气氛,课堂中学生不会因说错而窘迫,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会受到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所参与的活动给他们的是一种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
  其次,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中富有成就感,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教会学生怎样成为“好的语言学习者”。Naimanetal总结出6种好的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1)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2)投入到语言学习过程中;(3)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一个系统还是交流工具;(4)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语言知识;(5)把外语当作一种独立的系统来学:(6)要考虑到外语学习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好的语言学习者是学习策略的积极采纳者,简而言之,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再者,教师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目标或计划,研究证明自己制订目标或计划者比被动接受目标和计划者成功机会更大。计划有长期的,如这个学期的目标,也有短期的,如这周的计划或更短。
  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客观地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如这周我看了几篇文章,这学期看了几本书,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困难等,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变化记录下来,对自己的学习有个客观的评价。
  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坚信只要经过努力是会有好的结果的,Feuerstein曾这样说:……除非我们从开始就让学生相信,每个人都能成功,不管年龄和能力,不然,我们会不断地为学生设立人工障碍。
  
  三、焦虑状态
  
  焦虑状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由于压力和紧张而造成的一种情感状态。无论是学习者个人还是课堂气氛,焦虑状态高,必定阻隔输入的产生,相反则有助于输入的产生。研究证明:多数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焦虑感过强,为了获得心理安全感,他们会尽量避开可能引起心理不安的场所,处处显得被动,不敢参加各种英语活动,担心老师提问等。研究还证明,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得到同学的真诚关心和无私的鼓励时,他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真诚的互尊互助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担心和焦虑就会大大减少。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氛围是积极的课堂氛围呢?
  评价积极课堂心理氛围的维度是:(1)安全而有序的环境: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极其文化差异;规则和程序的界定明确,并能清楚地沟通。(2)合作制度决策: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设定目标、制度规则和运行程序的过程,师生都有一份分担责任和共同掌权的意识。(3)对所有学生都寄予愿望:关键是对学生的学习和他对责任的承担抱有很高的期望;所有学生都被认为能够成功地达到学习目标。(4)鼓励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提供学生自我组织活动的机会,并通过给予学生适当的选择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5)容纳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方案:教师并不是权威,而是与学生共同分享专业知识;对独特的观点持宽容态度,承认复杂问题知识的相对性并做出示范。(6)尊重情绪和观点:应当接受和尊重学生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和观点。因此,一个团结协作、井然有序的课堂环境以及宽容尊重、民主互助的师生和同学关系是积极课堂氛围的关键,是降低学生焦虑感的关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