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流动的合理性思考

作者:孟令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日趋完善,人才流动现象日益频繁,人才流动的合理性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由于生活条件困难、工资收入过低、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在人才流动中农村中小学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近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流动一直处于单向的教师流失状态,因而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成了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我国8亿多农民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农村中小学教育需要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锐意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确确实实存在着吸引人才的诸多劣势,人才的自由流动势必给农村中小学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不同的学者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该自由流动,有的学者则不主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自由流动。笔者支持第一种观点,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该在一定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自由流动。
  
  一、从农村中小学学校组织的发展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世间万物的活力皆蕴藏于运动之中。农村中小学作为教学科研组织,并不是孤立静止封闭的,而是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俄籍比利时人,197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必须对外开放,并与周围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进行交换,使系统内部组织更有活力。农村中小学作为教学科研组织系统,同样具有耗散结构体的特征——高度的组织性、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疑也是动态的复杂的开放系统。教师流动就是学校组织与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的具体表现。
  美国学者卡兹(Katz)对科研组织的寿命进行的研究,也证明了教师流动对保持学校组织活力的必要性。他通过研究发现科研组织是有寿命的,科研组织寿命的长短与组织内信息沟通情况有关,与获得的成果的情况有关。他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出了一条组织寿命曲线,即卡兹曲线。该曲线表明:一个科研组织的寿命也与一个人一样,有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在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在一年半到五年这个时期里,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的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五年的时间段,成员信息沟通水平不高,获得的成果也不多。
  这是因为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彼此相互之间并不熟悉,难以进行较多的信息沟通。而相处五年后,由于彼此过于熟悉,而不愿沟通。这时组织便进入了衰退期,唯一解决的办法便是进行人员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农村中小学校作为教学科研组织,要想不断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流动必不可少。
  
  二、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之相适应的人事管理模式也是高度集中的行政计划调配。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制定和执行政府劳动人事计划来实现的。各类人才一经分配,便变成单位和部门所有,人才想按个人意愿流动十分困难。据统计,在1978年以前我国的人才流动率只有0.87%。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中,单纯强调“稳定”多,而讲“平等竞争”、“合理流动”少。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的行政计划调配,对我国的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曾一度起了积极作用,保证了特定时期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行政配置的弊端日益显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人才配置方式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开放性,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中应起基础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的配置受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基本规律要求人力资源与生产资料有效的结合。如果人才与生产资料不能有效的结合,就不能提高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有通过人才市场给人才以择业的权利,才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其特长,调动积极性、创造性,才有利于实现人才与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
  
  三、从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结构的优化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师资队伍结构是指教师在年龄、学历、职务、专业、来源等方面的的构成状态。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队伍的性能。从系统论的角度,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系统原理认为:系统虽然由要素组成,但它却具有构成要素没有的新功能。要素性能好,系统性能未必好,系统的功能不仅取决于要素的性能,还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符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教师被分配到学校里来,学校无权拒绝,想引进的教师由于受进人指标的限制却进不来。尽管近几年这种现象有所好转,但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严重。以学缘结构为例,合理的学缘结构应是“远缘杂交”,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教师应该来自五湖四海,而不应该出自同一“源头”。因为教师来源的杂交,有利于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的相互渗透和竞争,活跃学术空气。但是我国农村中小学,一所学校的教师全部毕业于同一所师范大学(师范专科学校或中师)的现象比比皆是,“近亲繁殖”现象严重。而改善这种状况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师流动。在流动中吸引学校必需的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淘汰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低素质教师,一步步促使教师队伍结构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职务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便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教师流动在优化教师结构中的作用。任何的投入都存在着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教师的投入也如此,当一个学校需要应定量的教师时,某类教师的投入量达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益达到最大;之后随着教师的增加,边际效益反而逐渐减少。用数学表示为:d2d2<0,或dydx是x的减函数,式中x为教师投入量,y为x的效益。从教师配置的角度说,就是教师结构的最优化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学校某个教研室中的教师关系十分和谐,可增加一个教师,相反出现了裂痕、有了隔阂,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出现了扯皮。这种现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想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达到最优化必须使教师处于流动的状态,从而不断保持这种优化的同态平衡。
  
  四、从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角度看,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存在合理性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人才的一部分,既然人才是资源,那就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只有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即每一位教师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最大才能的位置,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有利于教师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把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当前的工作岗位并不一定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时就需要通过流动,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树挪死,人挪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的心理学家勒温(Lewin)的场论便证明了这一点。勒温认为,个人的能力和个人的条件与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绩效。他提出了如下的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公式:
  B=f(p,e)
  式中,B:个人效绩;
  p:个人的能力和条件;
  e:所处的环境;
  该函数式表示,一个人所能创造的效绩不仅与他的个人能力与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之中(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工资待遇不公平、领导作风专断、不尊重知识人才),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无能为力,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这个环境,转到一个更适宜的环境工作,这就是人才流动。
  日本学者中松义郎在《人际关系方程式》一书中提出的目标一致理论也证明了教师流动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途径。他认为,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只有个人方向与群体方向一致的时候,个体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群体的整体性功能也才能达到最大化。当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不一致时个人的潜能会受到压抑,个体的发展途径得不到群体的认可和激励。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个人目标向群体目标靠拢,该方法难度较大,可取性不强;二是通过人才流动寻找与群体目标一致的环境,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行性较强。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合理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村中小学教师就享有了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流动自由。教师流动应该考虑学校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受国家《劳动法》、《合同法》、《教师法》等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