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论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者:王凤云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课堂高度开放、师生高度自主、精神高度自由和创造性高度发挥的最优境界。课堂教学达到这种境界,不是靠教师独自完成的,而是靠教学互动和教学对话来实现的。
  
  一、语文课堂教学最高境界的特征
  
  1.教学的动态生成性
  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教学则呈现出动态生成的景象。即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偶然的、随机的因素,会出现干扰,呈现无序状态,但不把这些当作问题来看待,而是作为新的生长元,成为教学发展的关键点,导致教学从无序的波动走向动态的有序。教学虽然也有预先设计,但设计是具有弹性的,它不是僵化的、固定不变的。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到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教学的设计会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教学呈现出灵活性,师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师生在多向的互动中将不断出现的各种信息进行重组,形成新的认识,并使它们成为下一个新问题、新认识的基础和资源,教学就是在信息的不断重组、新问题的不断滋生,新认识的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推进着。
  2.教学的自组织性
  一个系统形成的各种结构,无须外部的指令能自行创生、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自我演化,自主地由无序走向有序,就是自组织。自组织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征。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组织性。教学活动依赖教学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在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多向互动中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编排不断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知识的发展历史联系起来。教师和学生所有的疑问、困惑、兴趣、注意力、希望、态度、情绪、理解力、思维方式、经验以及他们的见解、观点等等,都是教学自组织活动得以开展的能量。师生在交互作用中不断地进行交流、反思、比较、选择、修正、综合、评价、信息重组、计划调整、更新认识、完善认识。教学就是在这种波动的震荡中从无序走向动态的有序,不断地实现结构的自我更新,使组织活动更具有生命力。
  3.教学主体——师生的自主性
  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时,教学中的师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他们不盲从权威与固定答案,喜欢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积极妥善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能够主动选择目标,积极策划,并付诸实施。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合理主张,充满自信。他们善于合作,善于倾听别人的见解,并积极采纳合理意见,使自己更趋于完善。他们积极合理地进行自我设计、自主建构、自我创造。这完全是一种主动生存的方式,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世界、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的生命过程就会积极,呈现出自主的色彩,会出现创造,不仅创造出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思路、新的作品、新的外部世界,而且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在精神世界,创造新的生命历程。
  
  二、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高境界的方法
  
  叶澜在《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一文中说:“若把学生确实当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把学校生活看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构成,就会发现近十多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不足:无论是对时代的认识、还是对学生的认识、学校教育的认识,都只侧重于认知,在一定意义上依然是乐观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1]叶澜强调的就是教学应该超越理性而实现物化。怎样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物化”境界呢?
  1.教学互动
  教学互动是语文课堂上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课堂交往活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的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逐步走向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教学形成互动,要求教师站在人生的高度看待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作为人生的一种状态,甚至生活本身,它应该充满“真趣”与“人间温情”。教学互动要注意突出和谐、合作、共创等效应。和谐指教学氛围,旨在创造一种共为主体、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情绪高昂的课堂氛围,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合作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友善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师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合作;共创指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强制、硬灌和单向传递,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下,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交互方式,运用自学感悟、智力激励、集体讨论等方法,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强化集体思维,发展学生集体创造性能力。
  2.教学对话
  所谓“对话”,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存在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充满理解的、建设性的双向交流活动。在对话中,人们不是探讨一个确定性的主题,而是重在发现。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服务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引路人,但并不是答案的裁判人。教师的观点仅代表他自己的个人意见,学生可以认同接受,也可以不认同接受。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老师蹉商、交流,甚至争辩,这样做并不是给老师难堪,而是通过与老师的平等对话,读出他们自己的东西。作为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作为一个“是非者”,挑起“矛盾”“冲突”,重新激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营造师生之间“面红耳赤”的争辩情景,则标志着他的对话教学真正走向了成功之路,走入了对话的艺术佳境。
  人与人之间能否对话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设计出供学生提问的时间,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对话契机。很多教师不敢在课堂上让学生提问,是担心学生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会搅乱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是担心自己解答不了学生的“怪”问题而下不了台。其实这种担心是大可不必的,学生大胆地提出一大串意想不到的问题,哪怕是真的打乱了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也无关大局,此时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大胆打破原定的教学方案,抓住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意义的某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持不同观点激烈争论时,教师甚至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时的课堂实现了“物化”,达到高度自主,精神高度自由,教学主体得到彻底解放。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利害得失和苦乐哀忧等外在因素的束缚,想象力、理解力、价值判断、情感等都可以遨游于自由王国里,各种心理机能处于高度和谐一致的状态。
  第二,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平等的交往、精神的相遇、相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2]人与文本的对话它呈现出动态生成过程,表现为从人轻微激动到深刻地激动,直到实现人与文本融为一体,也就是说,人与文本是从相遇到相知的融合。相知的融合实际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去碰撞对象的“生命”并亲历对象的“生命历程”。其结果是“突然有一种东西以无法形容的正确性和微妙性,震撼着心灵深幽之处,……它像一道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脑海,不容你有任何选择的余地”[3]。这种东西就是灵感,它具有突发性和不自主性。
  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建立了层递性的对话系统。层递性,是指教学对话从浅表性向深层发展,从相遇到相知的融合。首先,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在视觉、听觉或者感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使学生与课文相遇。这时学生感受轻微的激动而勃然兴发,对话状态是他们想说、他们要说、他们不能不说,否则,会感到压抑和痛苦。其次,教师引导学生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把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成长需要、生活经验、生命活动紧密联系,用心灵“体味”课文而达到与课文相知的融合,产生悠远无限的“游”的境界。对话状态是:在相知面前,化静为动,学生说出肺腑之言,言语感人肺腑。这些肺腑之言,是学生的内心独白,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触类旁通、随机应变因而产生的超常构思;是不同凡响的新观念;是学生的自主构建和自我创造。它震撼着自己,也震撼着别人。
  
  参考文献
  [1] 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教育研究,1994(10).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