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思想政治课自主参与型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唐荣双




  和谐教育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相统一的实际出发,调控教育过程中诸教育要素的关系,使教育节奏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进而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的实质是一种生态教育,是构成教育的各种因素——生物因素(教师和学生)、非生物因素(课堂教学物理环境)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建立的师生人际关系(心理场),三者通过教学达到互动的和谐构建。
  
  一、教学生态场与自主型教学
  
  20世纪7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使生态学进入到教育领域。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课堂,教师和学生是这一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态因子,他们或以个体的形式构成系统中的种类,或以各种各样正式或非正式的组合结成“种群”或“群落”。这样,课堂便不再是单调的“教——学”关系,而是包含了各类生态群体与生态因子的互动与组合,力量波动、消长与平衡,能量(教学情绪与兴趣)和物质(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与循环等。在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中,有种和种群之间的竞争,但更有协同和依存,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自主参与型教学是指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动的兴趣,唤起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从而让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主动、愉悦地参与教学过程,对学习内容进行自觉思考,主动探索,获得认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和谐教学生态场的重要意义
  
  1.和谐的教育需要一个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职能,我们所追寻的教育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健康的、可持续的教育,和谐教学就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它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精干的师资队伍、精诚合作的领导队伍与团体精神、优质的班级管理群体,先进的教学理念等等,归结起来其基本意义就是关系协调。而要呈现这一点,就必须依赖于我们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
  2.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合理的教学生态环境作基础。教师是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因子。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在于我们是否具备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应藉以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教学,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课堂可以使教师充分考虑课堂的多元性、即时性、历时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反思性实践者”。只有当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时,才能真正实现角色的自主转变:从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转变成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的转变能增长教师的教学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跨学科知识、情境知识等,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等,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让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使教师的“教”由学生的“学”来安排确定,才能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作动力。在学校教学生态环境中,学生是生态群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影响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相关性因素极其复杂。就学生本身而言,存在着内在的生态环境因素:心理特性、个性特征、情绪与心境等心理性因素;生理发展、肢体活动、营养保健等生理性因素;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情感性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兴趣爱好等发展性因素等。外部的生态环境因素:教师的情感倾向、个性特点、人格力量、教学技能、管理风格等师源性因素;学校管理、团队精神、校风校纪、班风风纪等校源性因素;家庭亲情、社会公德、法制观念、人际交往等社会性因素。课堂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和谐课堂关注学生在认知、智力、能力、情感和态度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和谐课堂能够营造一个理想的环境,它通过知识教育、情感陶冶、能力培养、道德教育等途径,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各项功能,促进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知识与智力、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的人。
  
  三、构建和谐教学生态场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具体策略
  
  1.情境设置,引导质疑,激发学生寻求参与的欲望。人的素质是认知性素质和情感性素质的共同体现,而局限于课堂和教材的教育教学活动常常导致学生认知因素的片面发展,割裂了认知与情感的内在联系,如何促使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场所布置以及榜样、楷模的人格魅力等课程资源,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采用“情境设置,引导质疑”的教学策略能够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寻求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情境设置”能够唤起学生求如的欲望和参与学习的强烈意识,激发其学习的主体性。引导质疑,能够使学生置身于新旧知识的矛盾中,导致原有认知平衡的失调,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新知识的探求上。
  “情境设置,引导质疑”的具体做法是:回顾体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已有的经历,引出与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元素,激起学生了解、探求的欲望。教师要善于通过情境的设置,拉近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的距离。
  2.发挥想象,大胆假设,让学生体验自主参与的乐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围绕教学内容出示一系列思考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学习内容。其实,这种参与带有很强的被动性,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了一定的条条框框中。要真正调动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就要去掉学生思维的枷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大胆假设。当然,学生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然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知识的探索者。在正确和错误的争论中,学生才能自由地提出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才有可能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更愿意自己去修正错误,获得问题的解决。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以自己的原有经验建构对新知识的认识。关注过程的课程实施者旨在倡导、鼓励学生从事知识的探究活动,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感受知识生成的激动与欢欣,释放知识过程性的教育功能,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发挥主动性,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交流,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解决途径,从而产生对知识的多方位、多视角的理解,并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启发和补充,让学生对如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言语活动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阐述思维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别人的认知进行评价,丰富了学生自身的认知成分。并且通过相互交流,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了教学信息,而且让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见解,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互相接纳、赞赏、争辩和互助,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和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
  3.创造轻松和谐、自由民主的良好课堂氛围。要有效地实施教学,就必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胆量和勇气,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创造积极、和谐、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要给学生鼓励、树立信心、激励他们向权威挑战、向结论质疑,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拘束感,解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学生学中有乐,乐中有获。
  一是教师要融洽师生关系。教学的精神实质在于强调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和谐统一。这种统一,要以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总想着师道尊严,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教师才容易把握学生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
  二是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提高教师亲和力和感召力。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协调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力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在课堂上,教师要保持充沛的精力、高昂、饱满的情绪,对教学活动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激情感染力,起到增强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4.实施案例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呈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告诉学生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积极探寻多种答案,学生从特定的情境出发,在掌握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地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锻炼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