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其对策
作者:肖新燕
1.厌学心理的危害
所谓“厌学”,即厌恶学习,或不愿意主动学习,是一种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厌学心理,是对学生不愿意学习、厌恶学习这种消极的行为反应模式的概括。
中学生的厌学心理是一个社会、学校、家长都担忧和关心的问题。不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这一种心理障碍,将给我们国家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厌学心理的危害性首先在于它的普遍性、易流传性,这对我国的教育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模仿要大于对成人的模仿。因此,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中学生存在的这一问题,其厌学症将继续流传和扩大,并向下延伸至小学,这样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的。
其次,厌学心理将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并将对我们的民族素质产生不良影响。因为中学阶段的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关系到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就不可能掌握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又如何承担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呢?
再次,厌学心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只有乐学,才能优学,不乐学,不愿意学又怎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又怎能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呢?厌学是阻碍学生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学生的厌学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真正关注。
2.厌学心理的表现
首先,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读书无用”、“学习无用”,学习的好坏对自己的未来的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有人说“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脑体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应,也是流传的一种社会偏见在学校中的折射,但无论如何,这种观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是厌学心理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以消极的态度、情感对待学习。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生勉强学习,却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学习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
第三,厌学者在行为上,主要表现出一种远离学习活动的倾向,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时干脆放弃和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因此,常和老师、家长发生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但是,必须指出,厌学心理仅在学习中表现出不适应,而在社会、生活、体育、艺术等方面也能较好适应。因此,厌学心理不同于“双差生”,也与学习困难,智力低下相区别。“双差生”是指学习和品德皆差。学习困难是指学生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学习成绩差,不能适应学习要求的状态,尤其是认识障碍。智力低下是指智商在79分以下,厌学者往往也会表现为“双差”,即智力低下、学习困难等,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二、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几年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加之社会上“文盲大亨”的出现,致使“读书无用论”又有蔓延的趋势。没读几天书,不识几个字的人步入商海,却通过各种手段赚大钱,这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影响是巨大的。
同时,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思潮,其中有高尚健康的,也有低俗、消极的,它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因此,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而沉溺于低劣的武侠、言情或黄色书刊的阅读及游戏机、网络游戏甚至三级录像片的欣赏中,沉溺于拍拖、吸烟、吸毒、偷盗、高消费攀比中。厌学者一般都崇尚低俗文化。
2.家庭教育的影响
首先,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父母表现过多的惩罚、拒绝、否认和干涉,同时又有偏爱和过度保护,更易使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采取的教育方式易走极端,或要求过于严厉,或放任不管,过度溺爱,这都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现在中学生的父母这一代人,在中学生时正处“文革”之中,他们深感“无知”的痛苦,极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长,补偿当年自己无机会学习的损失。因此,不断地给孩子加压,这反而适得其反。他们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却体会不到乐趣,以致于成绩下降,造成了对立、逆反、厌学的恶性循环。
其次,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却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流露和再现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既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再大,要求再严格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往往报怨其父母不爱学习。
3.学校教育的过失
首先表现在办学思想的不端正。中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围着升学的指挥棒转,导致学生畸型发展。其次,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陈旧、枯燥,以及教学的方法不当。目前,某些学校仍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书本知识。这种强制教学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致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特别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他们从未体验过学习成功的喜悦,最终导致厌学。
三、对学生厌学心理采取的相应对策
1.优化社会大环境
全社会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
2.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
儿童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心理特点。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阈限。在此阈限内,外界刺激或压力可引起其积极的动机或行为,即期望正效应。如果刺激或压力超过这一阈限,是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根据孩子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把握其“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此外,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精神放松地学习。
3.学校教育内容、方法的更新
解决学生厌学问题,首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教育思想和对学生要求“一刀切”的旧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这不仅是矫正厌学心理的要求,也是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需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好学、乐学。
4.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给再多、再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如学生缺乏正确的动机,学习兴趣不高,或者学习意志不坚强,情绪不稳定,诸如此类,都会导致厌学。
培养非智力因素,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有兴趣学生才会投入、追求,才会自觉学习。只有让学生主观体验学习是乐事,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活动,把学校变成学习生活的乐园,才能令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除智能发展优异外,都较自信、好胜,想要学什么或干什么就非学好干好不可,表现出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而学习有障碍即厌学的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战胜自己的学习惰性,表现出意志薄弱。意志力不是天生的,靠后天一点一滴的培养。为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从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上培养学生自觉、坚韧、果断、自制的品质。由此可见,优良性格特征的培养,也是克服厌学心理的一种途径,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邵宗杰.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3] 李伯黎.教育心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