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教育情境中消极滞怠行为探究
作者:杨 玲
一、“强化”——调控人类行为的杠杆
“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宣称:“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和我们本身都是由奖励和惩罚的历史决定的”。有心理学家设计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将一条狗带进实验室,那只狗内急,在实验室就地“方便”起来。实验者立马将狗从窗口扔出去以示惩戒。第二次,那只狗又被带进实验室。不幸的是,这次它又内急憋不住而就地行起了“方便”。当实验者准备再次将它从窗口扔出去时,未等动手,它早“知趣”地自己从窗口跳了出去。实验结论是:惩罚只能让狗知道犯错要受罚,但并不知道对的是什么。同样,在对人的行为研究方面,行为主义者更多地倾向于表扬而不是惩罚学生。他们认为如果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应对学生的正性行为予以“强化”。在斯金纳看来,人类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受“强化”规律制约。如果有机体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得到正强化物,那么它在今后发生的频率便会增加。强化有“正强化”(阳性强化、积极强化、给予奖励)和“负强化”(阴强化性、消极强化、撤消惩罚)之分。学生的某些积极行为如按时交作业得到教师表扬,这就是正强化过程。学生的某些行为如考试前生病,使得学生因此可以逃避考试,于是生病这一行为得到负强化,以后凡是有考试学生就会找这样的借口,这是负强化过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中,通过强化物的控制有机体可以学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以及学会什么时候做和什么时候不做。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自觉不自觉地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强化”。如教师表扬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礼貌行为予以鼓励等等,这些都属于阳性强化。值得注意的是,奖励和惩罚虽然是塑造行为的有效手段,但必须运用得当,否则教育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如老师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对弄虚作假所取得的好成绩予以表扬,就等于强化了这种不良倾向。难怪有一个班级会发生这样的怪事,班主任表扬了谁,谁的课本、笔记什么的就会失踪,这和教师不当的评价有密切的关系。又比如,有些老师喜欢对上课故意捣蛋的学生予以当众点名,表面看是批评,实际是强化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因为学生得到了他想要的“关注”。为了得到不断的“关注”,这样的捣乱行为会重复发生。因此,在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明白并善用“强化”手段。当教师发现学生在态度或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首先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看看是不是由于教育因素造成了学生的消极行为反应。可以说,“虚心接受,屡教不改”式学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有意无意的“强化”不无关系。
二、“行为矫正”——应对教育情境中的消极行为滞怠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像说脏话、出口伤人,打架斗殴、说谎、课堂违纪捣乱等等,往往是一种长久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行为主义主张使用“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这些坏习惯。下面就是基于行为主义思想的几种行为矫正策略。
策略之一:用新的反应方式代替旧反应,打破学生的消极行为链
行为主义学家格思里提出了一个训练学生良好行为的“不相容反应法”。所谓“不相容反应法”,就是把引起不希望出现行为的线索和与不希望出现的反应不相容(即不能与该反应同时出现)的反应结成对。简言之,就是用一种新的反应方式代替旧反应,打破学生原有的消极行为链,形成新的行为反应联结。例如,某人习惯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东西,电视就成了吃东西的线索。若想克服一看电视就吃东西的坏毛病,可以在看电视时安排一些诸如画画、写字之类的事情,总之要让双手没有空闲,经过一段时间后,电视与吃东西的旧有联结就会破除,“看电视”就“吃东西”这种旧反应被新的反应如画画、写字所替代了。在这里,“吃东西”和“画画、写字”是不相容的。学校情境中使用“不相容反应法”,原理大致一样。例如,阅读和说话是不相容的。有的同学一上自然课就讲小话,要打破二者的联结,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资料,如果学生找到了他感兴趣的书籍,觉得自己增长了不少知识,那么一段时间后,自然课就变成学生自主找书、读书的线索。同样,某些学生总在英语课上捣蛋,老师意识到可能是教学方法太过单调乏味,于是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以情景交融的方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等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相信假以时日,英语课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而非捣蛋违纪的线索。
策略之二:采用非正式系统脱敏训练,重塑学生的适宜行为
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对调皮捣蛋的学生实施行为矫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些学生很少表现出适宜的可施以正强化的行为。就像一些教师所说的那样,“我们也知道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可有的学生,我们显微镜、放大镜都用上了,也找不到一点亮光”。其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教育者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老师如果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将教育视角放在塑造学生良好行为而不是发现缺点上面,教育效果肯定会大相径庭。重塑学生的适宜行为,需要规划好一定的行动步骤。例如,要解决某男生喜欢在排队外出时推搡同学的问题,班级老师可设计这样一个行动方案:第一步是跟该生商讨一下,他是愿意离开大家呢,还是做小队领队。如果班级排队外出时,他能在队伍中有好的表现(不推搡他人),那么队伍回来时可以让他担当小队领队。在双方达成协议后,老师就可以对他进行短距离的训练,一旦该生做到了在队伍中不推搡他人,老师就要兑现让他担任小队领队的诺言。在短距离外出训练达到要求后,就可过渡到稍长一些的距离,最后,直到他推搡别人的行为完全消除为止。再如,学生作业脏乱差问题也是教育情境中的常见问题,老师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某女生,从未按时交过作业,交上来的作业也是既脏乱又破损,而且错误百出。对此,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要求从易到难的训练方案,以小红星作为强化物(预先了解到该生从未得到过小红星,十分渴望),每达到一个要求,就可以得到一颗小红星。训练方案可以设计成循序渐进的几个步骤,第一步要求能按时交作业,以及保持作业本的完整无破损;第二步要求保持作业本的清洁,以及书写整齐;第三步可以要求作业内容方面的对错。当学生偶有违反(即做不到位)时,也不必惩罚,但可以告知,“非常遗憾老师这次不能给你小红星了”。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将会改变过去的坏毛病。类似的行为训练方法其实很多,如以“幽默”方式提醒暗示同学守纪律,以“清单”方式提醒同学该带的学习用具而不是一味批评;通过同学认可的方式来认同积极的行为,如对学习努力的同学予以满意的格外回报,诸如免除作业、加分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正强化”。像有这样一个例子,某生在考试时竟然一道题都没有答对,一般老师生气之余,恐怕都会在学生试卷上打一个大“鸭蛋”。幸运的是,该生碰上了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她给学生试卷留下的是一个“?”和一句语重心长的批语:“希望你从零开始,不断获取知识和智慧”。试想一下,有谁还会不欣然接受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教育者定会豁然开朗,找寻到一片师生“双赢”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美]戴尔·H.申克著.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3版).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 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美]库恩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9版).郑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