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语法在英语交际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顾慧萍




  Longman《应用语言学词典》中新的语法定义是:“语法是语言结构及词和词组等语言单位组成语言句子的方式的描述,它通常包括这些句子在各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和功能......”
  胡壮麟指出:“如果语言教育的目的包括教会学生正确地、有意义地和得当地使用英语,我们就应把语法看作是一个理性的动态系统,而不是任意规则的静态系统。”
  上述语法的定义体现了人们对交际法运用的成果。不仅肯定了语法作为语言形式的静态一面,同时也指出了语法作为语言功能的动态一面。基于这一认识,要求运用交际法教语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获得语法。
  
  一、交际法理论与语法
  
  1.交际法的内涵。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功能是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如表述、询问、请求、邀请和介绍等。意念是功能作用的对象,是指从特定的交际需要和目标出发,规定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即提问谁或什么。
  交际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家D.H.Hymes认为,一个学语言的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Chomsky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自此,交际能力成了交际法追求的教学目的。
  2.交际法教学的原则。交际法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对于教学中的某一特定目的,哪种方法最有效,教师就可以使用哪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交际法主要强调以下原则:
  (1)教学过程交际化。章兼中指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外语教学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尽量使用外语上课和进行语言交际活动,实现外语教学过程交际化。
  (2)真实语言材料。要实现外语教学过程的交际化,其主要因素是要选择真实、地道的外语语言材料和典型的情景,使用外语组织教学,并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中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3)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中心是学生,教学任务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学内容也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学生学了就用,使他们感到有种学有所得的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创造信息差。课堂活动要有实际意义,要有交际需求,即课堂练习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gap)。
  (5)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语言错误是学生走向完善目的语道路上的路标。”外语教学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交际的内容上,不要集中在个别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错误上,防止因纠正语言错误而经常打断学生的语言交际的思路和影响学生语言交际的积极性。
  
  二、语法教学历史回顾
  
  1.西方语法教学回顾。在西方,以语法为纲的“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达数百年。
  20世纪初,语法翻译法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和抨击,取而代之的是结构主义的“听说法”。“听说法”认为在初学阶段应避免语法讲解,在中、高阶段也应限制语法讲解,语法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学生在形成“语言习惯”过程中的直觉或顿悟。
  20世纪后半期,许多反传统的教学法,如“自然法”、“理解法”、“沉默法”等新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在教学中摒弃语法课,希望用“革命性”的方法取得“革命性”的效果。但事与愿违,80年代一些美国学者的实验研究证明在外语教学中抛弃语法教学弊大于利。
  70年代,交际法产生,它以功能、意念为纲,强调以交际能力为中心,语法教学受到大大削弱。然而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与反思,人们意识到了削弱语法教学的弊端,又重新开始思考语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作用和应有的地位。
  综观西方外语教学的历史,外语教学理论家们对语法教学的态度经过了重视、怀疑、否定、又重视的大循环。
  2.中国语法教学回顾。20世纪初至“文革”之前,及“文革”末期至80年代,“语法翻译法”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交际法传入我国后,80年代陆续出现了一些实践交际法的大学英语教材。至90年代,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中学英语教科书》为标志,交际法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流思想。此后交际能力受到推崇,口语得到重视,“哑巴英语”成为否定传统教法的把柄,更有甚者把语法教学与交际法对立起来。
  上述回顾说明,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有两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历史上的英语教学从未缺少过语法,只是因为对语法教学的价值的认识不同而赋予的比重有所不同;其二,与历来的英语教学理论相配套,各自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语法教学法,但目前广泛流行的交际法理论还没有相关的交际语法教学法产生。
  
  三、对于语法教学的争论
  
  1.反对语法教学。伴随交际法法理论的产生,不同派别的语言学家通过各自的理论提出取消语法教学的观点。Chomsky认为人脑中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会自动内化该语言的语法规则;Krashen的监控理论认为教语法是多此一举;Prabhu认为人说话时所必备的语法知识简直太复杂了,所以语法知识是不可能教的;Hallidy、Candlin等强调在使用中学习语言,他们设计的的语言课程Language in Use不讲授语法。
  在我国,“现在有一种偏激主张,认为只要学习功能项目和句型就行,用不着学习语法”;“学习语言知识,学习语法,似乎成了落后学习方法的同义词,而受到嘲讽和讥笑,似乎只有学习语言使用,学习交际,才是唯一先进的学习方法”;“有人从根本上否定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认为我国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在于语法教得太多了”;“人们甚至以为语法是未能培养出交际能力的祸根;希望抑制语法后能立竿见影地取得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所以,抑制语法形成了体现交际法的一大潮流”。
  2.主张语法教学。与反对语法教学的各家相对立,更多的专家、学者把语法能力看作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交际法教学并不排除语法教学。
  P.Balcom指出,语法教学至少在三个方面对外语学习起作用:(1)使输入更易于理解;(2)使学习者更易于把接收的语言信号分析成可理解的语言系统;(3)肯定或否定学习者对目标语所作的无意识的假设。
  Mariane Celce Murica曾这样论述:“引人注意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无语法的教学,无论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还是以交际为基础的,只能导致弊脚的、不合语法的洋泾浜式的外语。学生很难超越这个阶段,取得任何进步。”
  Louis Alexander指出,交际法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来做事,以及掌握为达到此目的所需要的一切语法结构。任何语言的准确性最终来自于语法。
  胡春洞指出:“学外语不学语法简直寸步难行。”
  董亚芬的观点是:“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但交际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能力,两者的关系是皮与毛的关系,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胡壮麟强调,提高交际能力是个综合工程。交际法应和语法教学结合,由此产生了交际法向交际—语法教学法的过渡。
  语法是关于词形变化和遣词造句、连句成篇的规律,它以语言形式为主,兼涉语言意义,同时具备结构和交际两种功能。从中外英语教学的历史来看,语法始终具有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语言知识的结构体系来看,语法是语言的要素之一,又是语言的组织者、监控者;从语言的功能来看,语法不仅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语法既是学习的语言知识内容,又是掌握语言的工具。
  概括语法在英语交际教学中的价值表现在:语法教学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语言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 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2] 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 Widdowson,H.G.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82-98.
  [5] Wilkins,D.A.Notional Syllabus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6] 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外语界,2003(1):2-6.
  [7]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8] 胡壮麟.关于英语语法教学的再认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上).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9] 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国外外语教学,2002(4).
  [10] 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英语辅导(疯狂英语教师版),2004.
  [11] 陆锦林.探求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恰当位置.国外外语教学,1992(1).
  [12] 李观仪.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交际能力.外语界,1990(4).
  [13] 史宝辉.交际式语言教学二十五年.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14] 温厚一.运用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语界,1998(1).
  [15] 王宗炎.语法知识和英语水平.董燕萍,王初明.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6] 吴益民.语法在EFL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外语界,1997(4).
  [17] 张正东.语法是病根吗?中小学外语教学,1990(9).(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