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肢体语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宗有智 宗延伟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下,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专门教育过程,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进行着不断的交往活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沟通以及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是通过语言手段和肢体语言手段来进行的,其中,肢体语言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对肢体语言手段未给予充分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发挥肢体语言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本文对肢体语言教学法的有关理论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教学法的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创立的人类高级神经活动两个信号系统学说认为:大脑皮质最基本的活动是信号活动。从本质上讲可将信号区分为两类:一是现实事物属性的具体信号即第一信号;二是现实抽象语词信号即第二信号。能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零乱反应的皮质机能系统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在教学中由第二信号为信息传递方式的教学方法称为语言教学法。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之上,并以第一信号为主要传递方式的教学方法为肢体语言教学法。肢体语言教学法的运用常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直接的利用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如人们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信息传递等;另一种是利用第二信号系统进行强化和升华,给具体信号赋予新的更深层的特殊意义,使人不言自明。这时就成为语言化了的肢体语言行为,如代表各类比赛裁判的手势等等。这种传递方式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二、肢体语言教学法的分类
  
  根据肢体语言教学的信息主要传递途径把体育教学中肢体语言教学法又分为视觉法、、触觉法。
  1.视觉法
  美国人类学者博厄斯等人指出,人的体态运动实际上是一些能够加以揭示的密码,诸如表情、眼神、手势、位置、距离等都能惟妙惟肖地“传情达意”,他们把人的这些能传情达意的体态运动称为肢体语言性行为。其用于教学,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沟通,就成为肢体语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这些表情、眼神、手势、位置、距离等表达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意图外,还常常需要各种示范,例如完整示范、分解示范、正确示范、错误示范、正误对比示范。从完成示范的角度又分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表面示范、镜面示范等等。有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田径等教学还常用一些标准化物,通过人体的视觉器官传递教师的教学内容。
  2.触觉法
  皮肤的触摸过程能传递各种不同的特殊信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利用身体接触等手段达到教学信息的传递。例如:善意的击打消除学生的错误动作,赞许的抚摸强化学生的正确动作,这些都给学生所做的动作一个无声的评价。体操教学中帮助学生体会、完成动作,帮助的部位、时间和用力的大小,均在帮助过程中通过身体接触来传递。它能提示学生应注意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力时机和要使多大的力等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完成教学内容的目的。
  
  三、肢体语言教学法的特点和功能
  
  1.肢体语言教学法的教学手段是多渠道全方位的
  从上体育课铃声一响,体育委员左手握拳举于左肩上,右手侧平举,五指并拢展开,表示以右翼排头为基准集合站队,到教师下课前击掌鞠躬,表示下课结束为止,体育教学课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语言教学手段。不同的动作、表情以及各种手势代表不同的信息。
  2.肢体语言教学法具有依附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一种教学法贯穿始终,尽管肢体语言教学法可以直接表达教师的主观意图,但教学中语言法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语言法和肢体语言法在教学中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只有肢体语言法依附于语言法的支持,作到哨声配合口令,或边讲解边示范,或边讲解边保护帮助等,才能使教师的一切信息更好的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这样肢体语言教学法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肢体语言教学法更方便思想上的沟通
  肢体语言教学手段赋予更多的感情内涵,思想上更易沟通。通过学生做完一个动作,很想马上得到老师的认可或指正,而课堂上学生又多,教师不可能一一表扬批评、指正。这时教师就要使用肢体语言教学法,(点头、手势或击打等)迅速作出判断,以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心里会充满无限的快感和自信。
  4.肢体语言教学法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肢体语言教学法的生理痕迹是持续深刻的。在学生适应长时间的说教等刺激后,对肢体语言教学法的生理刺激产生强烈的反映。例如善意的打击,会使学生记住某个动作要领或改正某些错误动作,微笑的点头或某种手势等能使学生加深正确动作记忆。所有这些信息对于学生来说很难在一定时间消逝,反而加深或加强了学生的本体感觉。
  5.肢体语言教学法具有模棱两可的含义
  肢体语言教学法能促使学生进行多种超常发挥,有利于启发积极思维,有些体育教学动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常常通过肢体语言教学法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三大球的哨声、手势、肢体动作代表不同的含义。体操动作在教师的帮助下,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教师的用力时机、程度、方向等。
  
  四、肢体语言教学法的运用原则
  
  1.协调一致原则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所运用的肢体语言手段,必须与具体项目的教学、环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相适应。这种协调一致就是要求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肢体语言手段所使用的具体教学情境、教学对象、以及具体的运动项目;应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手段,作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2.程度控制原则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运用肢体语言手段时,不仅在种类上要有所选择,在程度上也必须有所控制,应做到恰当、适度。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信息,具有肢体非常微妙的差别。
  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在运用肢体语言手段时,应做到简洁、明了、及时、坚定。要防止在同一时刻运用肢体语言手段的次数过多、种类变化过于频繁,不仅不能突出主要的意图,还会相互干扰,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影响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效果。
  3.最优搭配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将语言手段和肢体语言教学法有机结合,使语言手段与肢体语言教学法合理搭配,最优选择。在运用多种肢体语言教学法时,也应进行选择和最优搭配。
  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就应对各种语言手段和肢体语言教学法进行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语言手段与肢体语言教学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情况准确把握,提高语言手段和肢体语言教学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运用艺术。
  4.自我意识原则
  教师应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每时每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某种影响。
  根据这一原则,教师一方面应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还应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和意图,达成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使师生密切配合、统一行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肢体语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是对语言手段的必要深化和补充,它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情感和沟通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肢体语言教学法的内容繁多,类型各异,体育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教学法应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实际教学环境、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并应特别注意与语言手段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方展画.肢体智力因素的影响因素机制——非语言交流.教育研究,1998(4).
  [2] 张广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研究教育,1987(6).
  [3] [美]莱杰·布斯纳安.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4] [美]罗雷塔·A·马兰德罗,拉里·巴克.非语言交流.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5] 左成等.探析体育院校术科教学非语言教学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6] 陈文杰等.论体育教学中的非语言手段及其应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4).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