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文化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张建平

是渗入他的理解,个人的是非善恶等价值观念,这样在原有文化的传播中繁衍出许多生成意义的衍生文化。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有着小同的见解和观点。
  专业自主程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是表现在因材施教上,他不仅针对学生集体的特点,而且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教育;其次是对教材内容的加工处理,教师备课,就像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一样,对教材也需要再创造;再次,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并经常寻找和探索新的更为有效的教育方法;最后。在师生交互作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情景的细微变化,迅速机智地采取恰当的措施,或创设新的情景把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教师正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文化创造,充分发挥专业自主性,体现个体独特的风格,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文化传播中,教师不仅作为一个文化的保存者,试图把它完整地传给下一代,他还是一个文化缔造者和文化批判者。作为一个缔造新文化的人,教师常常设计一种理想文化的规范,然后传递给学生向着这种理想文化前进所需要的态度、价值和知识;作为对文化进行批判性分析的人,在对待任何一种文化要素时,既不是单纯地忽视它,或是变革它,也不是单纯地保存它,而是对它进行评价和分析,一方面,认识到文化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考虑到解决它们的各种可能的方式,至少要防止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引起混乱。他会以民主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师生之间对于提炼、建没文化达成充分的理解。作为文化保存者,教师实现的是涵化中的“附加”情形,即原有的文化结构未破坏,新的文化因素只是依附着原有的文化特质;作为新文化的缔造者,教师实现的是文化中的“创造”情形,即用新的文化模式来取代旧的文化模式;作为文化批判的分析者,教师在注意到新旧文化存在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分析两者的优劣,试图将他们结合起来,实现的是文化中的“综摄”情形,是使两种文化产生出不同的新的特质。一般地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角色,在文化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三、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的终极目标
  
  教师文化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从理论与实践上看,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支撑,任何教育改革和教师成长发展都将是表面的和暂时的。而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蕴涵或包括着丰富的教师文化因素。班可斯曾提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素养:教师要有一定的影响力,要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去解释族群文化;充实各族群的历史文化知识;注意自己对不同族群的态度、行为和语言;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传递不同族群的文化特征;正视学生中存在的种族差异,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种族态度要保持敏感;审慎地选择教材、筛除有种族歧视、偏见等内容的教材;选择课外书籍或视听材料以补教材的不足,增强学生对其他族群的认识;由了解自己的文化开始,进而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学生分享不同的文化;尽量选用有一致观点的材料,而避免在一些问题上有冲突认识的材料;避免在概念、内容及各科教学活动中渗入偏见的成分;对少数族群的学生要有较高的期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力争取得少数族群学生家长的合作与支持;提倡合作性学习,以促进族群间的整合;在学校的正式和非正式群体中,保持其相互间的平等,创造整合的气氛。因此,形成、发展、构建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是一致的。
  其实,教师文化是一种属于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有活力和最具主体意义的文化,它体现着教师这一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规范。从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面探讨作为群体文化而存在的狭义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等。其中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深层因素,内隐于人的内心,属于隐性文化。而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是表层因素,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属于显性文化。它们相互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教师专业成长的终极目标是形成独特的教师专业文化。首先,教师的专业成长利于形成教师明晰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可能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总结形成或由外界直接接受,也可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富有理想色彩的教育理念。由经验式、无意识的朦胧教育信念向清晰的、理想的教育信念演进,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予以更新,是教师不断成长、成熟的一个重要纬度。教师文化的一个成熟表现就是教师群体拥有一种共同的教育信念,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对教师自身的成长以及专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教育信念在教师专业结构中居于较高层次,它统摄着教师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其次,教师专业成长将反映教师的知识、能力发展过程。作为一名专业人员,获得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专业能力是专业成长的又一个重要纬度。具备相当水平的文化知识,这仅是维持正常教学和不断自我学习的基本前提,教师还要有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法知识,并实现二者的融合。教师的知识教养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领域扩展到了文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认知科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进而发展了有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运用的实践性知识与见识的研究。而这种实践性智慧和见识,是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生成的,通过教师相互之间的实践与经验的交流,得以共享、积累和传承,形成了教师的专业文化。最后,教师专业成长利于巩固教师的专业态度。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工作积极性能否维持和专业动机能否继续等。教师专业态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柱。这对于教师不断自觉地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至关重要,它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