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构建开放的历史课堂

作者:苏向荣




  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也以开放的形式走向了中学历史课堂。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与当前的课程改革相适应。因此,历史新课程呼唤着一个新的、开放的历史课堂。
  
  一、新世纪历史课程的开放性
  
  1、开放的历史课程标准
  从课程标准的设计来看,本次课程标准制定时将初高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用简短的内容呈现大幅的历史画面,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的历史有一个轮廓式的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综合走向了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分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与以前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具有更大的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开放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从课程标准的主旨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标准,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历史新课程,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开放性。
  
  2、开放的历史教材
  从历史教材的结构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教材,从学生身边的历史写起,厚今薄古,由中国到世界,形成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观感和对比。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合编,并分为历史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历史必修课中又分为三个模块,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打破了以往的通史体系,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这样的教材编写手法,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大历史之中,用全球史的眼光审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通过学生对历史横断面的考察,增强学生更深层次的时空观念,能够使学生在历史的横向对比和纵向联系中去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感受中西方文明的冲突与交融,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视野,这些都体现出了新世纪中学历史教材的开放性。
  新世纪历史教材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历史教材的内容上。如果“从‘教’的角度出发,‘历史’的内容样样都不能丢!因为丢掉了就有可能损害‘历史’逻辑的关系链,再说哪个历史知识不具有教育的因素呢”?因此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一直是历史教师的“法宝”,在课堂教学中把它“祭”起来。从“学”的角度来看,对历史教材的阅读应当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的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因此,新世纪的历史教材,一改以往繁、难、偏、旧的内容,重新整合了适应学生发展的新内容,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实现了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所精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反映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层面,同时体现了历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宽了学生的历史视野,更加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构建开放的历史课堂
  
  1、历史课堂的现代阐释
  什么是课堂?“课堂的涵义应该包括三个递进的层次:一是把课堂理解为教室(Classroom),是指学校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传统教学论是把它作为教学环境来研究的;二是把课堂理解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所谓研究课堂就成了研究课堂教学,实质是一种狭义的教学研究;三是把课堂理解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包括课堂实施、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多种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现代课堂的含义越来越接近第三种理解。基于现代课堂的含义和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笔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课堂应当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作为一个“场域”,包含了师生的共同活动,既有教师的“教”,也有学生的“学”。实施历史新课程,要求师生互动,构建文本。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既来自于历史教材,也来源于课堂生成的文本。从这个角度来讲,教师不再是教“教科书”的“教书匠”,而是历史课程的组织者、参与者、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构历史,理解历史。在学与做的过程中完成对历史的认知,并在这一过程中,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形成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二,现代意义上的课堂,尊重和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形成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学科综合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需要进行学科之间的统整与建构,防止偏科现象的发生。在综合学科的学习中,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门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历史课程重在对学生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是新世纪对教育的内在规定,也是学生“成人”的客观要求。
  第三,更新教育和教学观念,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历史课程具有很强的联系性与综合性,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来源于教材,也来源于实践。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当中来,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校和教师要给予热情的支持,提供可用的资料,并从中加以指导。
  
  2、开展文本对话,赋予学生话语权
  历史新课程倡导师生互动,开展文本对话,一方面促进课程的持续更新,为课程的开发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开放的历史课堂要求主体的参与,实现“人”的回归。因此,赋予学生话语权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开展文本对话,就是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发表自己对于历史的见解和看法。开放的历史课堂不再是以前的历史教师用一方黑板、二寸粉笔、三尺讲台构建的“一言堂”,而是要求历史教师允许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允许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历史新课程中,在讲《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时,必然会提到鸦片战争,历史教师可就此提出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灾难深重的百年史;另一种观点认为,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用侵略的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学生也可以发表除此之外的其他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就这几种观点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水平。话语权的回归,才能使历史课堂“活”起来,才能实现课堂上“人”的回归。
  
  3、体悟历史的真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并依据学生自己的兴趣,以史料为凭借,或自主、或合作,探究历史问题,感受和体悟历史现象的丰富多彩、历史事件的盘根错节、历史人物的栩栩如生。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历史课堂不仅传授着历史知识,而且贯穿着爱国教育。不仅如此,全球史观下的历史教学也要培养学生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关注人类命运的历史意识和开阔的胸襟,在学生感受和体悟历史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自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历史课程的价值来说,历史课程重在培养民族精神与人文素养,这也是社会发展赋予教育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责任。“大致而言,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人格的养成和提高;其二,知识的学习、运用和创造。后一方面所说的知识又可分为两种:作为‘价值理性’知识和作为‘工具理性’知识。前者以修养人格为目的,并体现着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后者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体现着直接的功利需求。”历史课程在“价值理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课程的学习必须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注解历史发展的动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开放的历史课堂的建立,既要靠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的革新和历史教师的努力,还要求创设开放的教学、教育评价方式和教学环境,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为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