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语法教学的再认识
作者:张沛沛
一、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
1、自动性:内隐知识是在过去的无意识学习中自动获得的,它是内隐学习理论最令人感兴趣的一方面,即人们能在没有意识努力去发现周围环境中的隐藏规则或结构的情况下,仍然能对环境中的复杂关系作出恰当的反映,内隐学习即语法的内隐学习会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中的外显规则,而且正是内隐学习的自动性,才揭示了它不同于外显学习的独特本质。大部分知识都是在个体无意识自动化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也就是说,内隐学习一般会自动发生,无需个体有意识地去发现环境中的复杂规则,便可在认知者的实际活动中自动获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内隐学习通常容易被个体忽略的原因。
2、概括性:假定所需的内隐知识是抽象的,那么将其推广到所有深度且结构相同的新情境中时,都与在类似的特殊记忆环境中的效果相当或更好。
3、抽象性:内隐学习获得的是抽象的规则知识,即使在外部刺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知识也能够发生迁移,内隐学习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不依赖于刺激物的表面物理形式,Reber(1969)在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的实验报告中阐明,语法规则的改变明显降低了被试的成绩,而字母串物理形式的改变对成绩未产生影响。由此证明了内隐知识是抽象的,是不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形式而存在的。
4、理解性: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即内隐学习的缄默知识在部分程度上可以被意识到。Reber(1994)等对人工语法构成的词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着被试的外显报告所用规则能力的提高,他们也内隐地发展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规则知识。国内研究者郭秀艳(2002)等人也采用测量方式对内隐学习理解性的操作定义进行了探讨,发现随着学习的推进,内隐组与外显组被试的成绩都是逐渐上升的。这些充分证明了内隐学习具有理解性。
内隐知识并非不能为人们意识到,只是人们很难把它们完全揭示出来,即内隐学习具有理解的不彻底性。
5、抗干扰性:即稳定性,这是内隐学习区别于外显学习的主要特征。与外显学习相比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不容易受次要任务、年龄和病理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也就是说内隐学习所获的知识更加稳定。这一点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eber(1993)的内隐学习生物进化论中有详尽的阐述,具体表现为内隐学习具有强健性(不易受到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年龄和IQ的独立性(不受年龄和IQ的影响),平均性(个体差异小和群体差异小),过程的普遍性(内隐学习的内部机制具有跨物种的普遍性)等特点。
二、内隐学习对语法教学提出了挑战
长期以来,国内语法教学总是在两种观点中徘徊。一种是语法翻译法,即要求教师对语言规则做演绎式的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做相关的练习,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明示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也有人称之为以形式为中心的语法教学。该教学方法主要偏向于外显式教学,学生对语法规则、条例的学习都是通过教师明确的讲解来完成的。另外一种观点是以贝立兹等为代表的语法直接法,他们认为,语法学习应该像第一语言那样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因此,直接法主张语法规则要在练习中来加以提炼,词汇学习应被实物和手势所代替,主张对语法采取归纳性的教学,认为语法学习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行,该种教学法也被称为暗示性语法教学或以意义为中心的语法教学法。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是以外显明示还是内隐暗示的方式进行一直争论不休。主张外显明示性语法教学的学者不接受语法是可以自然习得的观点,他们认为内隐暗示法所教的语法是支离破碎的,学生在目的语的学习中会过早地碰到石化现象或产生高原反应,学舌功能的学习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再进一步提高,而主张暗示性语法教学的Kmshen等人认为,在形式语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对规则和形式进行有意识的学习,这只会严重制约说话者自然高效地说话的能力。“他们认为学生在获得足够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输入后,有效交际的语言能力自然会得以发展,这种内在的天生的语言能力会把可理解性输入转变成输出”,也就是说,暗示性语法教学的过程就是内隐学习的过程,它使学生的内隐学习机制被有效启动,仔细分析起来,明示性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的形式,却似乎有忽视语言的意义及其交际功能的倾向;暗示性语法教学强调的是语言的意义以及使用的环境,但却忽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出现这种弊端的根本原因是使用者割裂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而只是片面地强调了各自的独立性,忽略了两者的相互转化”。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法教学仅限于条理化,逻辑化,循规蹈矩的外显学习方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能不说这是语法教学的误区。内隐学习的无意识性,耐久力和抗干扰性恰好为我们走出误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昭示了内隐学习在语法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三、内隐学习对语法教学的启示
1、内隐学习是语法教学的有效补充
与外显学习相比,内隐学习在语法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外显认知虽然是认知的基本途径,但也不能取代内隐认知的功能,外显认知所获得的信息只是经过人的大脑皮层集中注意和加工的信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人感官接受的信息只有一小部分被阈上知觉所接受并进行集中加工和理性思考,大部分以无意识的形式被阈下知觉所贮存,这便是内隐认知的结果,它时刻对外显学习起到补充和调节作用,教师要使语法教学摆脱只讲规则。举例说明,练习引证的刻板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新鲜感,加强学生对语法的切身体验,大量的鲜活的听读语言材料提供了大量的语法实例,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语法的鲜活体验,内隐学习机制会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认知语法材料中所隐含的语法规则,为今后语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2、在教学中应注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适度转化
在现实的学习情境中,人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持续不懈地系统地获得语法知识构架是困难的,要始终在无意识状态下轻而易举地完成语法学习也是不现实的。外显认知中渗透着无意识的自动加工功能,内隐认知也时常受到外显控制加工的污染。在现实的学习情境中,往往主要表现为一种认知功能,同时也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另一种认知功能的影响,最近一些学者通过对人工语法范式的实验研究发现,学习材料影响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协同效应,学习限定状态语法材料时,内隐加工贡献大,而学习双条件语法材料时,则外显加工贡献大。由此可见,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达到最佳状态,针对学习语法材料的难易程度,突出不同的语法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外显语法练习在语法教学中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经过集中强化所掌握的语法知识将监控语言的实际使用,学习者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注意到目的语中相关的语言特征,但外显练习过分强调的是语言的精确性而忽略了语言的流利性,使得学习者不敢大胆使用语言,适当的内隐练习的注入是语法教学的大趋势。教师在语法课上可加入适当口语练习,以直觉来挑选答案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加大内隐练习,其形式轻松,易于学习者接受并有助于语言自动化的形成”。
四、结束语
内隐学习是人类认知能力及其发展的宝贵资源之一,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有关内隐学习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语法教学研究理论的不断加深,内隐学习在语法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一些教师也不断尝试在语法教学中加入内隐学习机制,如在教学中出现了语法教学融入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方法,即不单独为语法而教语法。语法课与写作、听力、阅读、翻译等相结合,试图给学生营造最大量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浸泡式地体会,应用语法规则,这都不失为一些有益的尝试。相信在广大研究者和教师的精心钻研下,应用内隐学习理论于英语语法教学当中,我国的语法教学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展现出更加诱人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