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澳大利亚基础德育分析及其启示

作者:刘晓鹏 秦伊楠 尹丽娟

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开放政策的实施,品德教育必须加强,这是世界各国近年来的普遍认识。
  当今世界各国对学校品德教育越来越关心,据1975年教育社会舆论调查,在美国对是否赞成学校进行品德教育这一问题上作出肯定回答的占全国调查对象总数的77%,在公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学生父母中占84.5%。由此我们对各国重视品德教育的程度可窥一斑,那么究竟为什么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品德教育呢?日本教育学者藤田昌士认为原因有三个: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战争的威胁都会促使人们关心品德教育。科学的进步向人们提出应该根据什么样的价值意识来利用和控制科学成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要受道德品质、价值意识的制约。第二,当前高犯罪率、性道德混乱等都是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动摇,善恶标准模糊和忽视道德教育的结果,而由此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影响各国现代化步伐的因素都为各国所重视。第三,从学校的现状看,中小学生越轨行为在增加,如校园暴力、中学生堕胎等。学校纪律越来越混乱,使各国感到忧虑,这就促使各国政府和人民不得不关心品德教育。
  
  三、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裕,人们的道德品质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社会的道德也不会自然而然地进步。相反,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开放政策的实施,品德教育必须加强。这是世界各国近年来的普遍认识。我国作为世界的一员,作为一个五千多年的具有传统美德的东方大国,当然不能忽视道德教育,不仅如此而应该得到加强。借鉴澳大利亚基础教育中德育的若干做法,我国的德育可以尝试以下改革。
  
  1、国家从政策上予以支持
  国家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结合我国历代教育前辈的教育成果,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如杜威的实用主义、蒙台梭利的新教育思想等,充分尊重我国儿童智力和心理的发展规律,认真对待儿童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开展由上到下的德育改革。
  
  2、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加强活动这种组织形式
  以往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只重形式不注重其教育的效果,因此应引入另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活动,活动是活动教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正是由于活动,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属于主体性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塑造主体、个体为目的的活动,因此其中必带有主观性和能动性的特点。虽然在传统的教学中也有活动的开展,但是这种活动中的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要么按部就班地模仿着教师的动作或完成教师要求的动作要领,要么借活动来验证教师的观点。这显然无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当然我们的教材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德育的需要。
  
  3、重视教师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更应该受到重视。面对新的改革,教师应该积极认真地学习有关政策,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示范者和指导者,应该在教室里建构一个实施道德教育的民主环境。通过过程来讲授价值,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对学习价值的关心,鼓励道德性反思。教授解决冲突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教室以外事物的关心,积极引导学生体验道德,使道德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把这一标准始终作为学生心中的一条线,把道德意识贯穿于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把它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
  
  4、在德育改革过程中注意四个活动教学的策略
  四个活动教学策略,即主体参与策略、感悟导行策略、合作探究策略和创新策略。具体如下:(1)主体参与策略。因为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开展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就成为一句空话。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互相感染、角色互换、行为互相促进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内化相应的道德认识,这样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教师为活动而活动。教师应按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判断道德的是非,正确引导。另一种是教师对学生活动放任自流,不能将活动性和教育性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合理解决,避免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以便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2)感悟导行策略。这是指学生主体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情境的感染来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践行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人眼、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在活动过程中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把课堂上所感觉的道理和激发的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从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动机。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生)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要求教师在活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感悟和体验生活的机会,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有感有悟,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保证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3)合作探究策略。小学生由于自身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在活动中更要强调彼此问的合作与帮助,这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广的人际交往机会。与同学的交往、与教师的融洽、与他人合作都会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感到心情舒畅,这不仅使学生热爱生活,也易于形成活泼开朗、积极主动的品质,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促进集体和个体共同进步,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教学形式强调的是小组间的竞争。小组内的合作,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辱必定要“荣辱与共”,“先进帮后进”,进而保证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后进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实验证明,这种合作小组的学习比个别学生自己学习效率高30%。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所以需要教师把课堂活动的空间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在大的环境中去体验道德。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及时了解信息,及时监控,保证取得应有的效果。(4)创新策略。在教学活动中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彻底打破传统教学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所学,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能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实现德育学以致用的功能。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价值取向下,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起点,并努力向高标准靠扰。
  在我国现行的改革中,要彻底改变过去的德育方式,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使德育课程真正地走进学生的道德心灵,使儿童从传统的德育体系中真正解放出来,还儿童以真正的本性,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必然会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小学德育的低效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