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学校德育工作中人格效应理论探析

作者:王崎峰




  本文试图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个能动体的角度,深入探析学校德育工作中人格及人格效应的基本理论、人格效应的作用机理及生成人格效应的思想认识环境,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示范作用,用人格力量吸引、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格及人格效应的基本理论
  
  人格是以个体内的先天遗传特点为生理条件,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人的行为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就哲学意义来讲,人格是指人在社会中形成的以之调节自我思想与行为来适应和改造周围环境的精神素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的本质,而是人的社会物质。”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系统对人格的形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塑造不同的人格;同一时期,由于人所处的阶层和关系不同,会形成不同群众和个人的人格。这种社会关系对人格的制约作用通过人的内在的精神素质能动地反映出来,内化在人格中,使人们获得真正的人格力量。
  人格效应是人格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震撼力及其对人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人格效应由人格原型、人格作用场和人格力量产生的效果三部分构成。人格原型是人格效应的来源体。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主要指教育者作为人格示范主体的人格力量。人格作用场指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存在的社会关系环境,是人格原型发挥其人格示范作用所产生人格效应的中间环节。人格力量产生的效果指人格原型在特定的人格作用场中对对象的人格影响的效度及人格行为产生的社会效果。人格效应的三部分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关键是教育者对制约受教育者人格塑造的现实关系的把握,从微观上看主要是教育者自身的人格状况、人格效应意识以及教育者对人格作用场的选择和运用。
  
  二、学校德育工作中人格效应的作用机理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发挥教育者人格力量的作用,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解除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冲突,塑造其在理性、道德和意志三方面统一的人格。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是人格力量的来源,是发挥人格示范作用的载体,受教育者是人格内化或者人格自我吸收、自我塑造的内因。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及其自身在心理层次、文化层次、思想认识层次上的特点对他们人格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这表现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主要是教育者的人格状况客观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人格塑造和完善。另外从学生人格特点来看,也是一个正在进行塑造和完善的过程,突出表现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发生冲突等等。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效应作用机理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意识的良性互动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意识的良性互动就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对培养和塑造理性、意志、道德三方面统一的人格的认识以及这种人格对受教育者将来适应社会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进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用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态度引导、影响受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以一定的思想认识方式反馈给教育者这种人格意识信息。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为人师表,要师之以人格尊严、人格力量。相比较而言,由于受教育者自身人格形成特点的影响,某些低级、消极的思想或情感、情绪往往容易为受教育所感染,这又必须要求教育者的人格素质在德育内容方面“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行为的良性互动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行为的良性互动对教育者而言,就是其言行应实践自己提倡的理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能理性地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情感,能通过克服自己的内外障碍以实现自己的理想、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独立性品质。具体地说,就是教育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发挥人格示范作用。反过来,受教育者的人格行为又促使教育者在工作中进一步调整人格塑造目标,并不断塑造自身人格。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的人格行为示范作用与受教育者人格行为反作用的反复、强化、正向的现象恰恰就是人格效应的集中体现。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人格作用场的科学把握
  人格作用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就宏观层面而言,人格作用场包括学校教育的内部大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其涉及学校和社会如何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塑造的综合性问题;就微观层面而言,人格作用场包括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场,课外师生间的朋友、长幼关系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家庭沟通的关系场,受教育者之间和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组织之间的关系场等等。本文所涉及的仅仅是如何把握人格形成的微观人格作用场。
  (1)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场。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场集中体现在学校的教与学中,因此课堂是相对稳定和确定的师生关系场。在这个场中,作为人格源的教师的人格影响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教育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崇尚科学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精神等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者要科学地、有创造性地传授专业知识,在传授知识中给受教育者以高尚的人格影响,从而塑造受教育者健康的人格。
  (2)课外师生间的朋友、长幼关系场。如果说学校教育在课堂上教育者主要教学生如何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技术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学习做人的道理的话,那么受教育者实践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实践其做人的基础原则就主要是在课外和将来走向社会,如何正确地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处理好各种关系,如何面对顺境与挫折等,正是教育者在课外以朋友和兄长的身份关心受教育者,用自己的人格去吸引、感染受教育者所能达到的。正是因为这种人格作用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人格效应不断生成,教育者健康的人格也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因此,我们提倡教育者走出课堂,走进受教育者课外活动的空间与之交朋友就成为必然。以朋友、兄长身份师之以人格示范,是我们培养具有健康完善人格的受教育者必要的途径。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家庭沟通的关系场。家庭是每个受教育者接受人格教育的原始环境,是受教育者接受人格教育、人格引导的启蒙老师。教育者在对人格作用场的科学把握中。重视与受教育者家庭的沟通能进一步明晰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塑造的指向性,这就从一定意义上缩短了人格形成的孕育期。因此建立长期的、连续的、稳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家庭沟通的关系,对生成人格很有辅助意义。
  (4)受教育者之间和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组织之间的关系场。如果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和现实内化人格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塑造的基础,那么这种关系场就是受教育者进行人格实践和向教育者进行人格塑造信息反馈的环境。因为在学校这个环境中,受教育者大量地适应将来社会的经历、经验来自于受教育者之间和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组织之间的关系场,这个关系场给教育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人格实践环境,并为受教育者进行人格效应信息反馈提供了可能。相应地,学校教育者、管理者精心设计、培育和优化受教育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而在生成人格效应的“场”的培育中,从管理的角度,探索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增强育人氛围,显得尤为必要。
  
  三、学校德育工作中生成人格效应的思想认识环境
  
  学校德育工作中要生成人格效应,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除了对人格效应理论和作用机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之外,还需要重视生成人格效应的思想认识环境。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和谐的人格、人际关系状态
  生成人格效应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统一关系,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生成人格效应的环境是一个平等、和谐的人格、人际关系状态,也就是说在生成人格效应的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是能动的、平等的、和谐的。这就要求教育者、管理者在德育方法上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倡导主体性德育,避免枯燥的理论说教和粗糙的加压管理。
  
  2.教育者自身追求真理与塑造人格的统一
  生成人格效应的思想认识环境要求教育者自身做到追求真理与塑造人格的统一。所谓追求真理,就是教育者讲的东西必须合乎实际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趋向;所谓塑造人格就是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教育者自身追求真理与塑造人格的统一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育者进行自身人格塑造也是一个鞭策。
  
  3.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一致性与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有机统一
  德育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是指德育工作要塑造具有健康完善人格的人,即以塑造“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人”为目标。受教育者的差异性是指受教育者在生理发育、心理发育、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上存在着不同的层次。用人格力量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正是教育者、管理者需要进一步把握的问题。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