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存在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语文课程

作者:黄强军 李山林




  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其对传统哲学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合理批判,吸引着众多学人的目光,成为哲学领域里一株耀眼的奇葩,尤其是其对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人生命运、人文世界的高度关注,对人文主义大旗的高扬,襄助着当今人文主义教育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席之地。而作为人文教育主阵地的语文课程引进这一哲学流派后,语文课程领域返魅了,重新燃起人文主义的熊熊火焰。
  
  一、存在主义的基本内涵
  
  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其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以及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萨特等人。存在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在狂热地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工具理性”代替了“价值理性”。人类丧失了属于自身的许多东西:“信念遭到嘲讽、理想受到冷落、道德濒临危机,情操堕落为欲望,责任与金钱捆绑在一起……”结果整个世界变得人心惟危。这种状况使人们感到彷徨与困惑:“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应该怎样活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时代召唤着人文主义的回归,由此产生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不断进行探讨和追问的存在主义哲学。
  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第一位的。存在是人生的根本问题,人的存在通过其主观性表现出来,人具有独立自主地选择决定自身一切的权利和自由。存在是偶然的荒谬的,是不可遇见和推测的,它是不可以由某种外在的力量所支配和决定的。不存在决定人的一切的“绝对理念”、宗教或某种神秘力量,唯一能决定人的一切的是人自身。人通过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寻,通过对人生命运、人生境遇等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关注来把握自我。这是由人的存在决定的,是不以其他意志为转移的。人有他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一切都是由自己所支配和决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自由,人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的权利和要求,这就要求人人都要尊重他人的存在、尊严和自由,而不可损害和亵渎这种尊严和自由。
  存在主义重现人的存在,肯定人的尊严和自由。关注人性、人情、人生际遇等人生问题,体现了当代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这对于重新唤起人们的存在意识与自我意识是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的。但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命题对于人文主义教育来说,却是有其局限性的。在人文主义教育看来,人的存在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则体现为人的本质追求。人的存在与本质是同一的,他们共同构成人本身,存在即为本质,本质即为存在。这就将人的存在与本质统一到对人的充分肯定,统一到对人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上来,从而强调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存在即为本质”是比“存在先于本质”更符合人文主义基本精神的哲学命题。明确这一点。对于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坚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存在主义与语文课程
  
  存在主义高度重视人的主体精神和主观意识,关注人性、人情、人格、人生命运、人生意义和价值等人生问题,从而高扬起人文主义的旗帜,体现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这和语文课程的人文特征是紧密相关的。语文科学是典型的人文学科,需要适当的人文精神来建构和发展。但是,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程在“应试教育”和“工具理性”的影响和支配下,丧失了这种人文性。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忽视“人”的因素,忽视学生的主体精神,把学生当作容器,对其进行单调呆板的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语文课程中到处充斥着对本来具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人文性特征的语文知识非要寻求机械单一的所谓“标准答案”等现象。由此出现了认为只有“同心协力”才是对“思想一致,共同努力”的正确理解而“齐心协力”则错误的奇怪现象。由于受这种观念和思维的限制。我们的语文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变成“师云亦云”、“书云亦云”的复印机器,失去了人本来应该有的主动性和人文性。因此,1997年底《北京文学》发表了三篇批评语文教育的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语文教育成为社会的众矢之的。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通过对语文教育的深刻反思,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由此掀开了语文课程改革的高潮。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充分地肯定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语文学科是典型的人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因此。必须充分挖掘其人文主义内涵,高度重视其人文性教育,语文课程召唤着人文精神的回归。存在主义的出现恰好适应了这一召唤和需求,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存在主义涉及的人生问题与语文课程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比如。死亡问题是存在主义的基本问题,是人生的重大问题。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大悲剧,只有处于畏惧、烦恼、死亡状态时,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瓦尔特也说:“死亡创造了责任,正因为如此,也创造了人的尊严。”波普尔更是指出:“正是每时每刻有失去生命的危险,才使我们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存在主义的这些精辟论述说明了死亡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存在即为本质”,正是由于有死亡的存在,才使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引起人们对存在与死亡的深刻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即是存在,一个旧我死亡了,一个全新的自我由此诞生了,这就使死亡问题常常成为人们苦苦寻思的问题,对死亡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人存在的本质。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常常将这种思考对象化为文学、艺术等,并以作品和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以人文性为基本特点的语文课程必然吸纳这种与人生关系密切的作品和思想,表现其对死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深刻地体现人的本质。又如,存在主义关于人的有限存在的问题。这是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又一问题。存在主义认为,人的一生是有限的,必须抓紧时间,把握现在,做些对人生有意义的事情才不枉来这人世间走一遭,这也是由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它反映了人们对人生问题的共同思考与探索,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因此,人的有限性问题也是语文课程所应关注的问题。再如,存在主义关于人的自我认同的问题,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的高度关注与珍惜,由于其同属于人文主义的内容,因此也是语文课程不容回避的问题。存在主义认为,人具有主观性,人人都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自己的尊严和自由。人的生命应该受到关注,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这就体现了存在主义高度重视人的存在、人的生命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要体现其人文性的特点,就必须关注人的自我认同问题,关注生命的存在与价值问题。

[2]